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当后盾 农民挣“巧”钱-2007032603[新农村]

(2007-03-26 15:04:38)
分类: 秋喀·新闻汇
新农村
政府当后盾 农民挣“巧”钱
□本报记者 李中华
  前不久,家住市北关区田桃村的农民田爱军喜气洋洋地踏上了南下务工的列车。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俺在广州一家玩具厂打工,一年就挣了1.4万元呢!”
  车上与田爱军同行的还有来自市北关区的10多位农民。据他们介绍,通过外出务工,他们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其中,一位在浙江承包建筑工程的农民,仅去年一年就挣了10多万元。该区一位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无感触地说:“是政府给咱农民铺好了一条致富路啊!”
  近年来,北关区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如今,劳务输出已逐渐成为该区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城乡市场的重要途径,有力促进了该区新农村建设。
  在充分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该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深化乡、村两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建设,按照办事处“八有”、村级“六有”的标准,建设基层劳务输出工作平台、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劳动力资源台账,实现了劳务输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了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北关区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返乡创业标兵、优秀在外务工人员先进典型,并与相关培训学校实现对接,建立培训基地,由培训学校与街道劳动保障所联合深入辖区农村进行宣传、组织招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办到农民家门口,聘请各类专家上门授课,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通过开办农民素质学校,该辖区9000余名富裕劳动力成为“懂技术、会生产、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程寸营村农民李军高兴地说:“现在学会了钳工技术,咱也能挣‘巧’钱了!”
  在该区召开的农民工联席会议上,28个政府职能部门为劳务输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开设绿色通道,积极为辖区外出务工农民进行政策引导、提供用工信息。通过深入农村集中开展“春风行动”,该区共向农民发放务工培训读本等宣传资料近1万册,并定期召开农民工用工洽谈会,实行维权宣传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2006年,该区就向辖区农民发布用工信息600余条,提供用工岗位1800余个,实现劳务输出8000人,创收1.2亿元。
  合法权益能否保障是北关区外出务工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使辖区外出务工农民在外工作时放心、安心、省心,北关区积极建立维权组织,为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实施劳动保障、处理劳务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政策咨询。据统计,2006年,该区共处理各类侵权事件24件,为辖区外出务工农民追回工资10万余元。与此同时,该区又建立了帮扶组织,在农忙时期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提供帮助,解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