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秋喀·新闻汇 |
城市公共交通(暗访记)
追求群众满意
细节有待改进
本报讯(记者 李中华)11月15日上午,记者随河南省安阳市“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活动督察组工作人员对市区公交车服务情况进行了暗访。
8时50分许,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市人民公园门口南侧的公交IC卡充值站,并以为老人办理公交IC卡为由,向工作人员询问所需手续。工作人员详细告知所需费用和首次存入乘车款不少于20元等相关情况。但由于其正在伏案处理保险单等工作,对于公交行业的窗口来说,其语言及服务态度略显生硬。
在人民公园站,公交部门将原来用于广告的站牌上部,换成了青少年乘车安全须知。现场部分老年人在候车时与记者的谈话中提到:有的公交车车速太快,老年人还没下车就开动了;有的公交车看到等车的是持证免费乘车的老年人,便加快油门夺路而去。就这些问题,在候车过程中记者观察到,由火车站开往东小寒站的17路公交车到站后,由于要下车的老年人人数较多。司机将车停稳后,主动招呼其他乘客搀扶老人下车后才发动车辆,没有出现以往由于赶时间而出现的慌乱情况。
随后,记者随两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乘8路公交车从人民公园站前往工人新村站。司机在察看了老人免费乘车相关证件后,提醒车厢乘客为其让座。到站后,老太太对记者说,现在公交车服务进不了不少。
坐同一路公交车回到人民公园门口正西的站台,记者又换乘上了由公交东站前往安钢站的1路公交车。这趟悬挂着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公交车由于行程区间较长,又处于市内公交主干线,乘客较多,车厢比较拥挤。女司机不断地引导乘客向车厢中后部行走。
记者在文化宫站下车,换乘由二机床站开往西客站的23路公交车。由于想乘坐我市公交车形象的名片——双层巴士,记者便向司机询问乘车路线。司机态度和蔼地向记者详细讲解了乘坐路线,并提醒记者在市建行站下车后到路对面便可。不巧的是,记者在市广电局站等待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乘坐上心仪已久的双层巴士。据身边乘客谈论,记者遇到的情况可能与双层巴士行车线路常有变化有关。
乘车至文峰中路中山街站,再步行至文峰中路北段的老槐树站。一位刚刚从车上下来,并显得十分气愤和不解的老大爷引起了群众的围观。据称,他乘坐的由漳涧站开往纱厂站的18路公交车,需要交费1.5元。但由于他身上没有5角零钱,被司机告知无法找零,被请下了车。找零问题一直是乘客反映较多的问题。在市广电局站,有乘客就谈到了一次与公交车司机的争执。该乘客在使用公交IC卡时,由于多刷了一次,便想要收取下一位乘客的一元钱以挽回损失。但是由于其办理公交IC卡时,是按照每次8角钱收费,所以被司机认为是占了2角钱的便宜。
随后,记者就群众反映公交车到站间隔时间过长的问题,对途径老槐树站的多路公交车到站间隔时间进行了统计。在中午客流高峰期,被统计的各路公交车基本都能按时并提前到达。此外,还有乘客提出了末班车到站停留时间过短的问题。
通过一上午的乘车以及听取乘车群众的反映情况,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我市公交部门在服务等多方面,正在按照其自身提出的“持续改进公交服务,永恒追求乘客满意”、“安全、准时、方便、快捷”的目标不断进步,但在具体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前一篇:河南省首家少年科学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