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秋喀·新闻汇 |
【编者按】爱心点燃希望,助学成就梦想。在今年的“爱心助学”活动中,又有一批贫困家庭的孩子走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近日,一封受助贫困大学生写给市委领导的感谢信,表达了所有受助贫困家庭孩子的心声。作为“爱心工程”、“民心工程”、“雨露工程”,“爱心助学”活动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使受助大学生群体持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家乡人民的期盼,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爱心献给贫困大学生
□本报记者 李中华
8月,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时节。古城安阳的莘莘学子,即将在这个时候,背起行囊,踏上寻找梦想的征途。
8月,一个充满了忧愁的时节。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面对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及无力承受的学费,他们的心情难以言表。
8月,一个充满了感恩的时节。一位曾因受到“爱心助学”活动资助而走进大学校园的贫困大学生,用一封饱含着感恩之情的信再次感动了市委副书记林宪斋以及所有看到这封信的人。
“尊敬的林伯伯,您好!非常感谢您对‘爱心助学’活动的支持。我是一名‘爱心助学’活动的受助者,首先我代表所有的受助贫困学生向您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写信的贫困大学生名叫李潇丽,现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二年级。在信中,潇丽同学这样写道:“两年前的此时,也就是2004年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里真的是又喜又急。一年六七千元的学费,对家庭是多大的负担呀!我的父母双双下岗,每月只靠200元的社会最低保障金生活。母亲下肢残疾,又身患多种疾病,这些病都是为我上学而累出来的!平时家里虽然省吃俭用,一角钱掰成两半用,但又如何一下子凑出这么多钱……而在此时,由安阳市委、市政府支持,市总工会组织的助学活动帮助了我。我领到了饱含着社会的爱与关怀的2000元助学金。这样,我才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圆了大学梦。而今,又有许多接到通知书的贫困学生受到‘爱心助学’的资助,有更多贫困学生可以走进大学校门了。困境中受人之恩,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以后更好地回报社会,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希望与关怀。”
写信的贫困大学生名叫李潇丽,现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二年级。在信中,潇丽同学这样写道:“两年前的此时,也就是2004年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里真的是又喜又急。一年六七千元的学费,对家庭是多大的负担呀!我的父母双双下岗,每月只靠200元的社会最低保障金生活。母亲下肢残疾,又身患多种疾病,这些病都是为我上学而累出来的!平时家里虽然省吃俭用,一角钱掰成两半用,但又如何一下子凑出这么多钱……而在此时,由安阳市委、市政府支持,市总工会组织的助学活动帮助了我。我领到了饱含着社会的爱与关怀的2000元助学金。这样,我才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圆了大学梦。而今,又有许多接到通知书的贫困学生受到‘爱心助学’的资助,有更多贫困学生可以走进大学校门了。困境中受人之恩,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以后更好地回报社会,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希望与关怀。”
读了潇丽同学的来信,市委副书记林宪斋感慨良久,并在批示中这样写道:“细读山西农大李潇丽同学的来信,我能真切感受到,受助大学生对市委、市政府的深厚感情和发愤学习、回报家乡的强烈愿望;同时,我也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在择业、就业等问题上面临的种种困惑。这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即很有必要在资助单位与受助学生之间建立长效联系机制。通过落实跟踪问效、激励帮扶、咨询引导等必要措施,使受助大学生群体持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家乡人民的期盼,以利其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勤奋学习,更加热爱家乡,毕业后回家乡建功立业、创业成才。”
就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等问题,市总工会主席聂孟磊及有关工作人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表示,“爱心助学”活动自2002年开展以来,共筹集资金80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139名。特别是今年开展的“百局百企帮千生”活动,就募集资金436万元。今后,他们将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开展下去。据介绍,市总工会为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在今年的“百局百企帮千生”活动中,专门在捐助单位与受助学生之间建立了联系档案,实现了双方的对接。此外,市总工会还将建立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出资的“爱心助学”帮扶基金,对像李潇丽一样特别困难家庭的子女进行长期帮扶。
8月18日,记者与工作人员一道走进了受助学生李潇丽的家。在狭小的房间内,记者见到了李潇丽和她下肢残疾、行动不便的母亲。现在,潇丽家每月仅收入500元,其中包括2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潇丽的父亲靠拉玻璃挣得的300元工资。
为了弥补学习和生活费用的不足,李潇丽在学习期间坚持打零工,靠给学校附近的饭店洗盘子,每月收入100元。她每月仅有200元伙食费,每顿饭只点半份米和一小份素菜。而更多的时候,她是靠馒头加豆腐乳来坚持完成学业的。听了潇丽的讲述,在场所有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将市委副书记林宪斋的亲笔批示递给了潇丽同学。在认真阅读后,潇丽哽咽着对记者说:“没有想到林宪斋副书记在百忙中还牵挂着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许多像我一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虽然家庭贫困,但在我的生活中,爱心与温暖始终包围着我,点燃了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用我所学的园艺专业知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采访结束后,潇丽拉着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手,送大家出门。临别,她向所有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为了弥补学习和生活费用的不足,李潇丽在学习期间坚持打零工,靠给学校附近的饭店洗盘子,每月收入100元。她每月仅有200元伙食费,每顿饭只点半份米和一小份素菜。而更多的时候,她是靠馒头加豆腐乳来坚持完成学业的。听了潇丽的讲述,在场所有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将市委副书记林宪斋的亲笔批示递给了潇丽同学。在认真阅读后,潇丽哽咽着对记者说:“没有想到林宪斋副书记在百忙中还牵挂着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许多像我一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虽然家庭贫困,但在我的生活中,爱心与温暖始终包围着我,点燃了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用我所学的园艺专业知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采访结束后,潇丽拉着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手,送大家出门。临别,她向所有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前一篇:我市2006年全民健身周活动开幕
后一篇:省十运会游泳赛洛阳开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