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水暖·潜鸭先知 】

标签:
赤嘴潜鸭白眼潜鸭小鷿鷈飞羽瞬间行摄无疆越人好影旅游 |
分类: 飞羽瞬间 |
■1 赤嘴潜鸭(雄)
常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气温渐渐转暖,颐和园西湖的赤嘴潜鸭更加活跃起来。
趁着最后的趴冰机会,周末,与如风兄一起,再到颐和园拍鸭。不几日,鸭鸭们将去它们新的家乡。
■2
■3
■3
■4
■5
■6
■7 赤嘴潜鸭(雌)
描述:体大(55厘米)的皮黄色鸭。繁殖期雄鸟易识别,锈色的头部和橘红色的嘴与黑色前半身成对比。两胁白色,尾部黑色,翼下羽白,飞羽在飞行时显而易见。雌鸟:褐色,两胁无白色,但脸下、喉及颈侧为白色。额、顶盖及枕部深褐色,眼周色最深。繁殖后雄鸟似雌鸟但嘴为红色。
虹膜-红褐色;嘴-雄鸟橘红,雌鸟黑色带黄色嘴尖;脚-雄鸟粉红,雌鸟灰色。
叫声:相当少声。求偶炫耀时雄鸟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雌鸟作粗喘似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欧及西亚;越冬于地中海、中东、印度及缅甸。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为季节性候鸟。繁殖于中国西北,最东可至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冬季散布于华中、东南及西南各处。
习性:栖于有植被或芦苇的湖泊或缓水河流。
■8 小鷿鷈
描述:体小(27厘米)而矮扁的深色鷿鷈。繁殖羽:喉及前颈偏红,头顶及颈背深灰褐,上体褐色,下体偏灰,具明显黄色嘴斑。非繁殖羽:上体灰褐,下体白。
虹膜-黄色;嘴-黑色;脚-蓝灰,趾尖浅色。
叫声:重复的高音吱叫声ke-ke-ke-ke,求偶期间相互追逐时常发此声。
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北部。
分布状况:留鸟及部分候鸟,分布于中国各地包括台湾及海南岛。亚种capensis为留鸟见于中国西北部,philippensis见于台湾,poggei见于中国其余地方。偶尔上至海拔2000米。
习性:喜在清水及有丰富水生生物的湖泊、沼泽及涨过水的稻田。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期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
■9 白眼潜鸭
描述:中等体型(41厘米)的全深色型鸭。仅眼及尾下羽白色。雄鸟头、颈、胸及两胁浓栗色,眼白色;雌鸟暗烟褐色,眼色淡。侧看头部羽冠高耸。飞行时,飞羽为白色带狭窄黑色后缘。雄雌两性与雌凤头潜鸭区别在于白色尾下覆羽(有时也见于雌凤头潜鸭),头形有异,缺少头顶冠羽,嘴上无黑色次端带。与青头潜鸭区别在两胁少白色。
虹膜-雄鸟白色,雌鸟褐色;嘴-蓝灰;脚-灰色。
叫声:雄鸟求偶期发出wheeoo哨音;雌鸟发出粗哑的gaaa声。其余时候少叫。
分布范围:古北区。越冬于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为地方性常见至罕见。繁殖在新疆西部,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新疆南部零散湖泊,也可能于中国西部的一些地方。越冬于长江中游地区、云南西北部,迁徙时见于其他地区。迷鸟及至河北及山东。
习性:栖居于沼泽及淡水湖泊。冬季也活动于河口及沿海泻湖。怯生谨慎,成对或成小群。
■10 湖边的柳枝泛绿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