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越人
越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780
  • 关注人气:72,7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年·古镇·同里印象 】

(2011-02-08 00:00:02)
标签:

古镇同里

摄影

原创

行摄无疆

越人好影

旅游

分类: 华夏掠影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年,是社戏温婉的唱腔

 

晨犹同里,夜已北京。也许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缘故,流连在古镇同里,一样是家的感觉。

同里位于太湖的东面,属于江苏苏州吴江市的一个镇,水道、古桥、石板街、墙门和弄堂保留完好。

有幸与如风兄一起行摄同里,一切都很难忘。片子拍了不少,选了几张,大家共赏。

 

2,年,是凝眸欣赏的专注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3,年,是退思园中的静踱【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4,年,是窗棂外的新绿【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5,年,是街头高悬的灯笼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6,年,是村妇肩上的担子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7,年,是一种祈愿【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8,年,是劳作中的喜悦【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9,年,是桥头飘过的花轿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0,年,是夜色里的灯火阑珊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1,年,是石板街上的喧闹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2,年,是古镇人喜悦的笑脸【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3,年,是擎起的祝福【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4,年,是古巷缤纷的灯饰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5,年,是古桥上的细语【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6,年,是弄堂里的一盏夜灯【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7,年,是檐角上挂起的一轮红日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8,年,是小河上石桥的如虹色彩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19,年,是鸬鹚有力的振翅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20,年,是河面璀璨的倒影【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21【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22,年,是一种无言的期待【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23【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24,年,是香炉上吐香的翘龙

【 <wbr>年·古镇·同里印象 <wbr>】

 

COPY:

   同里隶属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东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南接318国道、西连苏嘉高速公路、北离苏州18公里。2001年10月,同里与屯村两镇合并后的同里镇行政区总面积102.91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辖12个行政村,1个水产总场,6个社区居委会。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目前,同里镇退思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镇同里也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古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全国各大报纸以及美国、香港等地的报纸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同里,影视摄制组也频频取景同里,所得这一天然的摄影棚蜚声海内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在此设立了“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

 

 

如风:《同里 新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