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在幼儿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在上课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孩子每天都接触,因此我把目标设定为:第一点是在探索中发现磁铁的特性,充分感知磁铁的特性,对之产生兴趣。第二点是能动手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导入时创设问题情景:老师不小心把许多回形针散落在地。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思考,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回答,有的认为:可以用手将回形针一一捡起;有的认为:可以用干净的扫帚把回形针扫成一堆,再用手捡起来……,幼儿的想法比较接近.对于幼儿的回答我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对他们的回答表示肯定的前提下,引发幼儿思考:能不能借助其它的物体?在我的引导下,话音刚落,一名幼儿快速的回答:可以用磁铁.于是,我让他尝试用磁铁来将散落在地的回形针捡起来.第二环节是感知、探索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此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材质的物品,让幼儿自己的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磁铁的特性.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对于木制品,塑料制品不起作用.第三环节为幼儿提供了几个小游戏,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生活中磁铁的运用没有生活经验,只能借助图片或是实物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如冰箱门的封条、门吸、磁性黑板、电话等等。我们在开展活动时,不仅仅是科学活动。一定要对班上的幼儿现有基础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让幼儿真正在每个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