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游戏儿歌。它念起来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边念边玩。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正因为这首游戏儿歌的趣味性很强,没有多大的记忆负担,特别适合边玩边学,所以我在设计活动时,把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 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充分体验儿歌的趣味性、节奏感和韵律感。2.尝试根据汉字卡片和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感知儿歌的结构和韵律。3.愿意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边念儿歌边愉快的进行拍手游戏。其中我的难点是尝试根据汉字和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的后面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相应的教具准备,下面我就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借助图片,学习儿歌中的词语
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内容,我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十张小图片上的内容,在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3个字来概括图意,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性较高,较好地激起了幼儿想学想说的兴趣,小朋友跃跃欲试。因此,每出示一张图片总能快速地用相应的词来概括,如:打电话,吃饼干,吹喇叭,摘石榴等等。
二、借助动作,帮助孩子理解、掌握儿歌内容
儿歌中每一句的前半部分很简单 “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幼儿很容易理解、记忆。记忆的难点就是后半句“一个娃娃干什么,两个娃娃干什么……”而借助拍手,加上动作(比如开飞机、打电话)来记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拍手的动作是贯穿全过程的。因为拍手歌如果离开了拍手坐着说会非常枯燥,就失去了游戏儿歌的趣味性。而拍手说不仅有趣,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一开始是自拍,速度可以由慢变快,然后模拟对拍或手腿对拍,为后面的两人拍手游戏做好准备。
三、两两结伴,增进幼儿间的合作
幼儿有了独自拍手做动作的体验,肯定十分渴望和同伴一起合作玩拍手游戏。于是,我为幼儿提供了合作游戏的机会,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在我的引导下玩起了拍手游戏。刚开始,幼儿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经过同伴间的协商及教师的引导,小朋友越拍越好。两两结伴开展“拍手歌”游戏,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了儿歌的韵律,充分感受了儿歌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气氛很活跃。
课后,我还将引导幼儿尝试快速的边拍边念儿歌,并进行儿歌的创编。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使幼儿更充分地体验到趣味歌谣的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