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彤彤3岁的一天,无意中和彤彤玩爬楼梯的游戏,一时兴起的我故意赢了彤彤,让我看到了彤彤少有的山洪暴发般的痛哭,边哭边叫嚷着让我退回去重新比赛,完全不能接受失败的事实,彤彤的这次哭闹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彤彤竞争意识培养的问题。
大约2岁左右吧,彤彤就开始有了竞争意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人经常有意无意与孩子玩各种竞争游戏,比赛吃饭快啊、比赛穿衣服啊、比赛谁走的快啊……之所以和彤彤经常玩这些游戏,除了让孩子开心外,更有,利用孩子的好胜心达到督促孩子做事情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激发彤彤对竞争游戏的兴趣,更多的鼓励她主动做大人希望做的事情吧,每次竞争游戏后,失败的一方的我们总会夸张的表现沮丧和难过,而彤彤则在每次大获全胜后,在对手失败中沾沾自喜。
现在想来,对于彤彤也许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竞争的模拟演练,而我们则在每次演练中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了彤彤,竞争失败后的情绪是低落的,竞争就必须争取胜利,竞争的失败代表对自己的否定。当我们乐此不疲的和彤彤玩着竞争小游戏时,突然有一天发现,彤彤已经把这些规则认定下来。
经常看到网上关于孩子应该如果培养竞争意识的文章,曾经的我认为,在竞争的社会中培养一个有竞争意识的孩子,就是告诉孩子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在每一次竞争中争取胜利。而当我看到彤彤面对失败的反应,我感受到,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人,应该是可以积极面对失败,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可以检讨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前进的方向的,唯有这样孩子才可以在竞争中,不论是失败或者成功都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试图用任何语言教育她,只是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和彤彤玩竞争游戏的时候,每次比赛游戏失败后,我都会笑着对她说:“祝贺你,你赢了,我下回会努力的,争取超过你。到时你也要祝贺我啊。”我希望从这句话中告诉彤彤,竞争对手的关系是互相激励的、要记得在对手胜利的时候表达祝贺;要能够发现认可竞争伙伴的优点,认可别人优点的同时,也是发现自己不足的过程;每次竞争的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人生前进的方向,不断努力向前;一次竞争不是获得一个敌人,而是,争取一个朋友。就这样,彤彤从不接受、不允许自己失败,到在每次竞争中,无论是失败还是胜利,都愉快的面对。几个月后的一天,当我再次在一次比赛中刻意超过彤彤,小小的她愉快的对我说:“祝贺你,你赢了,我下次会努力超过你,记得也要祝福我啊!”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让我捧起她的小脸亲了一下。
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是竞争的强者,所以,培养一个可以面对失败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可以面对成功的孩子更重要,希望彤彤可以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在“良性”竞争中获得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还有宝贵的友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