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在家的港湾中感受爱(感知我的爱)

(2012-06-04 08:46:57)
标签:

育儿

家庭

成长

感受

分类: 婚姻家庭

   让孩子在家的港湾中感受爱(感知我的爱)

 

让孩子在家的港湾中感受爱

 

----参加“孩子,我留什么给你——让孩子感知我的爱”有奖征文大赛

 

    说起来是个笑话,巧巧曾经认识一个朋友,那年朋友的女儿考大学,看着孩子那么艰苦的拼搏,朋友语重心长的对女儿说:“闺女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妈妈爸爸有两套房子,以后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可以租一套住一套,绝对可以保证你基本生活无忧。”还记得朋友向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引发了一众好友的讥笑,一致认为朋友是我们见过的最没追求的“落后”妈妈。朋友的女儿很争气,最终不负众望的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而我们这个朋友,终于也算是赎了罪。之所以说“赎罪”,那是因为女儿在当年中考报志愿的时候,她没有听从女儿想报最好的市重点高中的意愿,而是设法说服女儿报了一个相对分数线较低的重点中学。结果,当年女儿的分数下来后,因为远高于女儿原来想报的那所学校,朋友被女儿埋怨了整整三年。所以这回,在女儿填报大学志愿时,朋友毫不犹豫的听从了女儿的愿望,总算皆大欢喜。

    朋友一路拖着女儿“后腿”把孩子送进让人羡慕的重点大学,到是让我感触颇深。也许,朋友这样教育孩子的做法有待商榷,但我知道的是,朋友用爱给孩子建造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从没有过高的期盼孩子的好成绩,让孩子一路在轻松而愉快中学习,朋友这样的“低”要求不但没有毁掉孩子的前途,相反低期盼在某种情况下反而激发了孩子努力学习的勇气。朋友从不用自己的期望禁锢孩子人生的方向,孩子在每次成功后得到了父母喜出望外的夸奖,更让孩子获得了莫大的成就感。朋友传达给孩子的无条件接纳,让孩子知道无论她走到哪里,家永远是她最安全的避风港,这个家给了孩子无限的安全感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这几天,看见新浪正在做征文活动,题目是“孩子,我留什么给你——让孩子感知我的爱”,看到这个标题我想了很久,我应该如何让孩子感知我的爱?也许,我应该向孩子直接表达自己,告诉孩子“我们很爱你”;或者,注意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爱、珍惜爱进而能够用行动感谢爱的人;再或者,留给孩子一个成长博客,记录她生活和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她可以在回忆童年中感受爱与被爱的成长过程……然后,想到了开篇提到的那个故事,突然恍然大悟,不论是表达、或是培养、再或者记录,都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给孩子一个感受爱的土壤,一个可以称之为避风港的家。在家中,让孩子感受接纳和被认可,轻松的被关注,安全的去信任。是的,让孩子感受爱,没有比创造一个友爱并且可以在爱中成长的环境更重要的事情了。

      给孩子留一个可以当作避风港的家,而不是蜗牛肩上的负累,更不是孩子的第二战场。家需要和谐,处理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和睦才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家需要健康,家庭完整才是孩子幸福的保证,不论多么繁忙,请记住珍惜并关爱自己;家需要关注,关注孩子和老人,多陪陪孩子玩耍,关注孩子的成长,多陪陪老人聊天,关注老人的幸福;家需要理解,时常换位思考,试着用自己童年的经历去理解孩子;家需要倾听,和孩子如朋友般聊天,把它纳入生活计划;家需要宽容,平凡的家庭拥有平凡的幸福,相比眼前的得失,长远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家需要鼓励和赞扬,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优点,时刻带着欣赏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被爱滋润过的孩子,更懂得爱的含义,更知道爱的回报。

    写到这里,想对女儿说:彤彤,在你成长的路上,爸爸妈妈希望给你一个有爱的家,和谐的家庭环境、宽容的成长氛围,当你犯错的时候,我们学会反思自己;当你挫折的时候,我们是你坚强的后援团;当你有成绩的时候,我们由衷的为你喝彩.我们付出我们的爱为你营造这个家,只希望你在成长的路上慢慢体会被爱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