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彤彤三岁生日,祝福彤彤生日快乐!!
=================================================================================================
其实,我不喜欢用让孩子听话的说法,因为,那让人觉得有不平等的感觉。彤彤经常说:“谁说得对就听谁的。”这句话是我教给彤彤的,这一句话一点没错。但是,生活中有些事情很难用对错来简单判断,实际上,有些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安全、比如责任、比如计划、比如生活规范,虽然,我并不是希望彤彤对我唯命是从,但,也会希望彤彤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牺牲一下自己选择理解并支持我。
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看来仅仅是少玩一点时间,可这个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头等一的大事情。这就难免和家长产生矛盾。矛盾出现了,总要想出个解决的办法。正面冲突?往往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即便每次都可以通过武力解决,双方似乎总是不太愉快。
事实告诉我,和孩子相处使用得当的方法永远比结果更重要,达到同样的目的,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家长的管理也许一时可以起作用,但要长期有效,跟多的还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随着彤彤慢慢长大,脑子里的想法多了,让她简单的听我命令就变得越发不容易,在和小家伙几个回合的PK后,我们慢慢摸索出几个对彤彤比较有效果的方法。相信许多妈妈都会有几招和自己宝宝相处的好办法,我就当抛砖引玉吧,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游戏让孩子不拖后腿
2岁9个月,发现带彤彤去奶奶家,离开的时候,有几次彤彤会有些拖拖拉拉,嘴里说着:“妈妈,我再玩一会儿。”曾经想过,用自己的转身离开威胁彤彤。虽然,我知道,如果我站起来就走,彤彤一定会一边哭一边着急的跟着我走,但,实在是不喜欢让孩子有被抛弃和被威胁的感觉。于是,就开始琢磨一些其他的办法。
其实,要想出个糊弄孩子的办法,对于家长的智商来说应该算小菜一碟。比如:和彤彤一起玩“紧急集合”。我倒数10、9、8、7……,这期间让彤彤兴奋无比的和奶奶爷爷亲亲道别。然后,我在旁边夸张的摆出向门口起跑的准备动作,彤彤亲吻爷爷奶奶后,马上跑到我旁边,模仿我的姿势跃跃欲试。当我数到“0”的时候,我和彤彤同时起跑,比赛看谁先跑到门口,然后,同时转身,对着爷爷奶奶高举双手挥别,并齐声说:“爷爷、奶奶,再见~~~”,场面混乱而热烈。2岁9个月的彤彤马上就被这个充满欢乐的游戏吸引了,自从玩这个游戏,我们再没为带彤彤回家发过愁,并且,每次告别的氛围都热烈而愉快。
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家长只要能花些小心思设计,一定能找到吸引自己孩子的好游戏。一个好的游戏,在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同时,更有可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带来意外的收获,相信好多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家长都会记得尹老师在里面提到的教孩子数学的小卖铺游戏。由此可见,在孩子教育中游戏绝对是家长最得力的工具。
二、提问鼓励孩子自律
去大姨家,彤彤意外接触了“倒霉熊”动画片,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感觉有些暴力。但,怎奈彤彤一下子被倒霉熊充满夸张搞怪的动作吸引了。对于孩子喜欢的东西,我从来都避免正面干预,生怕自己过分紧张反而激发孩子的好奇,但,对于眼睛的保护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和彤彤说好,每天可以额外看两集倒霉熊。
昨天早上,彤彤在起床后就迫不及待的要看,于是,我把电视打开后对彤彤说:“彤彤,一天可以看几集倒霉熊呢?”“两集”彤彤用小指头比划了个二。“好,那,妈妈上班去了,彤彤看完两集就关掉电视好吗?”彤彤点头同意。下班回来,彤彤又表示希望看倒霉熊。我问彤彤:“彤彤上午看倒霉熊了吗?”“看了”彤彤点头。这时旁边的奶奶怕孩子看不了倒霉熊难过,马上插话:“上午我们看了一会儿就不看了”我继续问彤彤:“那,彤彤告诉妈妈,彤彤看了几集呢?”“看了两集”彤彤非常诚实的告诉我。然后,我又继续问:“那,彤彤一天可以看几集?”“两集”“彤彤看完两集了没?”“看完了。”“那彤彤,上午看完两集下午还能看吗?”“不能看了。”彤彤边说边把电视关掉。
经验告诉我,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使用简单的拒绝往往会激发孩子逆反心理,孩子的判断能力有限,需要家长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说出答案,效果往往会更好,激发孩子自律同时也避免矛盾。
三、自己上个小闹钟,自觉永远比督促好
家里有个旋转小计时器,从彤彤2岁多开始,我发现计时器比妈妈的命令要有用多了。每次和彤彤提要求,如果是我直接提出来,彤彤会下意识的反抗,但,如果是和彤彤说好定时器响了就做某事,等定时器想起,彤彤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许多。也许彤彤把闹钟作为一种游戏,或者,这样的方式让彤彤更有自觉做事的成就感。总之,彤彤很喜欢听从小定时器的指挥,倒是也让我省去了很多说教的口舌。
2岁10个半月,发现彤彤又有了新的进步,每次和彤彤约定时间后,不用我帮她上闹钟。她就可以按照我们的约定,自己准确的把计时器调整到“5分钟”或者“10分钟”,这样一来我就更省事了。每次和彤彤提前几分钟约定好要做的事情,然后,小家伙自己跑去上个闹钟。我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不用管彤彤。等定时器一响,彤彤就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东西,飞奔着做该做的事情,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每次都不忘记夸张的表扬彤彤:“真是个自觉的好孩子”,然后充满热情的互相热烈拥抱!
不要期待家长只要发号施令,孩子可以立刻无条件的执行,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因此,用机器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注定会得到失望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让孩子听话就需要我们使用一系列的小方法:比如,提前向孩子说出自己的希望或要求,给孩子5分钟的缓冲时间,而不要求立即执行;再有,把家长的唠叨提醒换成小闹钟,鼓励和激发孩子自觉做事情的热情;最后是充满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另外,记得在提要求的时候约定一个不同意的小惩罚,比如多看一集动画片,明天就应该少看一集等,然后,在孩子违背约定的时候,不批评不指责,用提问的方法(上文二)鼓励孩子执行自己的诺言。当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懂得如何自己约束自己时候,也许,作为家长的我们离幸福生活就越来越进了。
让孩子听话,不是培养一个一味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孩子,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判断的能力、计划的习惯、以及对待承诺的态度和自我约束的自律性,这些能力都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需要孩子在长期实践中习得,孩子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作为家长除了正确的引导以外,还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即便在孩子违约的时候,如果,他可以认真履行自己的违背约定的承诺,也是值得大加赞扬的事情!让我们在对孩子的坚信和支持中充满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吧,唯有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她们才会长出天使的翅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