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密育儿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011-02-17 09:20:20)
标签:

育儿

亲密育儿法

宝宝

性格

独立

    新浪育儿博客推荐第17篇亲密育儿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个半月的彤彤


    我独自带彤彤到1岁1个月,这一年多里,我和彤彤天天粘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周围许多人都说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会非常粘着妈妈,疼爱彤彤的奶奶一直非常担心等自己接班带孩子时,孩子会因为陌生而哭闹。

    1岁1个月我上班那天,心里对宝宝有太多的不舍得,想到从没有和彤彤离开过,就担心离开的时候彤彤会像许多朋友说的对我依依不舍,大哭大闹。后来我发现我是多虑了,彤彤基本没有在我上班前哭闹过,每次我和彤彤说妈妈去上班,下班回来和你玩时,彤彤都会很坦然的和我说:“妈妈,Bye-Bye”。痛快的我都有些心里酸酸的,咋就看不出孩子依赖我呢?

    后来我在想,也许这正说明彤彤是一个得到妈妈充分的爱同时内心充满爱的孩子吧,这种对爱的坚信也使她成为了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现在,1岁9个月的彤彤独立感越发显现出来,过年的时候我带彤彤去一个陌生姨奶奶家拜访,彤彤很快和这个和蔼的姨奶奶打成一片玩的不亦乐乎,要离开时,彤彤对姨奶奶家恋恋不舍,我叫了彤彤几次:“彤彤该回家了”,彤彤却一直爬在她喜欢的毛绒玩具上不回应我。于是,姨奶奶逗彤彤说:“彤彤今天住在姨奶奶家吧,爸爸妈妈回家了好吗?”“好”彤彤爽快的答应道。彤彤的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彤彤完全相信妈妈永远会在她身边,即使短暂离开也会及时回来,所以,彤彤从来不担心和我分开。即便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彤彤会到处随意的探险,然后突然回过身举起手一边摆手一边对尾随在身后的我说:“妈妈,不要。”意思是我不要总跟着她。

    现在想想,之所以彤彤可以在得到充足的爱后坚定的放开我的手,真要归功于希尔斯医生《亲密育儿百科》中学到的亲密育儿法,让我在彤彤需要爱的时候学会了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正如书中说的,错误的育儿方法只能将亲子关系逐步恶化,父母如果方法不当,会因无法了解宝宝的需求而陷入慌乱和无助的状态,而宝宝则会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情绪低落,以致影响其健康成长。

亲密育儿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彤彤3个半月,体重16斤8两

    亲密育儿法一:想怎么抱就怎么抱    

    彤彤在襁褓时(8个月前),每次啼哭我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抱起她,给她及时的响应,对于老人“抱多了就放不下”的观念置之不理。每当特别累的时候,我常想,对于彤彤漫长的生命旅程来说,可以被妈妈抱的时间也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这个时间转瞬即逝,所以,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在怀中拥抱彤彤的机会。

    现在,许多科学证明在宝宝早期(8个月前),及时对宝宝的哭声进行回应,有利于培养孩子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正如希尔斯医生在他的亲密育儿法中提到的:如果在宝宝刚出生的前几个月,你能毫不迟疑地满足他的需求,你与宝宝间就打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渐渐地,你可以放慢回应的脚步,随着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语言,学会自己做一些事,她也会懂得多等一会儿。就当这是对未来的投资好了,等到宝宝长大了,碰到的问题比吃饱、睡足大得多时,你会很庆幸你们之间有了这座沟通的桥梁。

    亲密育儿法二: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应该是回应宝宝哭泣的最好法宝,每次宝宝哭泣,第一时间可以投入妈妈的怀抱,吸允到甘甜的乳汁。妈妈可以立刻从宝宝脸上看到安详幸福的表情。实际上,母乳也是妈妈与宝宝沟通的桥梁,每次宝宝哭泣都会刺激母乳妈妈产生激素分泌乳汁,这种“母性激素”产生的化学作用,也是妈妈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宝宝需要什么。 

    在彤彤婴儿时期,我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不论我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永远第一时间听到刚刚睡醒的彤彤的呼唤,身边家人称之为第六感。总能听懂宝宝各种哭泣的意思,第一时间发现宝宝那里不舒服。我想这都归功于母乳喂养带给我与彤彤心灵相通的能力吧。

 

我的母乳喂养相关文章:

母乳喂养只有勤喂没有捷径 

孕期一定要为母乳喂养做准备的两件事

 

    亲密育儿法三:吃奶时间和频次由彤彤自己说了算  

    正如满足彤彤被拥抱的需求一样,对于喂奶的时间与频次也是一样的满足,完全没有时间和频次的要求,母乳喂养的好处也在于此,母乳中的天然成分,不用担心婴儿会有消化不良。

    亲密育儿法四:和宝宝同床睡觉 

    与彤彤同享睡眠,能在夜晚给与彤彤最及时的照顾,让彤彤有更多的安全感也让彤彤和我的睡眠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宝宝在睡眠之前是一天最脆弱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抚慰与陪伴,正如希尔斯医生说的:“别担心孩子会永远来在你的床上,他会离开的,对于夜晚需要与父母亲近的孩子来说,这种习惯并不会持续多久,但所带来的好处却是一辈子的。”

亲密育儿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