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成为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2011-02-23 12:36:38)
标签:

育儿

离婚

家庭

受害者

孩子

新浪育儿博客推荐第23篇

孩子成为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春节假期,在一次短程旅行中认识了一个离异家庭的男孩,他叫洋洋,今年6岁。直到现在,时常在眼前浮现洋洋与妈妈分手时的那场终于爆发的哭闹,还记得洋洋那双充满泪水、委屈的眼睛;耳边回荡洋洋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不要妈妈的钱,奶奶,你要是今天拿她的钱,我就不和你回家。”,每当想起这个孩子,都会触碰到作为妈妈的我内心最脆弱的神经,心痛难以言表。我忍不住为孩子惋惜,因为,孩子是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洋洋妈妈18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打工,一个人在外漂泊的生活,让她渴望在这座浮躁和喧闹的大城市中拥有一个自己的家,20岁不到洋洋妈妈闪电的找了一个北京户口的老公把自己嫁了,生洋洋时洋洋妈妈才是个20岁的小姑娘。洋洋妈妈22岁的时候,苦苦维持了3年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洋洋妈妈再也忍受不了在外寻花问柳的老公。一次,老公的小三给洋洋妈妈打电话,在电话里逼问她:“你什么时候和你老公离婚”,那个电话终于促使洋洋妈妈下定决心放弃了这段本就草率的婚姻,那年洋洋2岁3个月。

    由于洋洋妈妈窘迫的生活条件,洋洋被理所当然的判给了爸爸,离婚后本就缺乏责任感的爸爸,更是还少回家,离开父母的洋洋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

    起初的2年,洋洋妈妈没有钱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这段婚姻虽然是由于洋洋爸爸的错误才导致失败,但爷爷奶奶护子心切,又因为,嫌弃洋洋妈妈给的生活费太少。对于洋洋妈妈的探视表面上谈不上阻拦,却也并不喜欢。

    3、4岁时,由于不能经常和妈妈在一起,对妈妈爱患得患失的洋洋,在每次与妈妈见面时都不希望妈妈走,每次与妈妈分手洋洋都会撕心裂肺的哭闹一番。每每出现这种情景,对孩子的私心和占有欲以及对洋洋妈妈的不满情绪都使得洋洋的爷爷奶奶将的怒气迁怒在洋洋身上。一次,洋洋被洋洋爷爷强行从妈妈的怀里抱过去,洋洋趴在爷爷身上哭喊:“爷爷,求求你,让我和妈妈多待着一会儿吧?”愤怒的爷爷挥手给了洋洋一个嘴巴,责怪洋洋没骨气。这个嘴巴打在洋洋脸上,疼在洋洋妈妈心上。后来,洋洋对妈妈的依赖进一步升级,发展到每次洋洋见到妈妈,洋洋妈妈都必须把洋洋哄睡着了才可以脱身回家。几次以后,每次洋洋妈妈哄洋洋睡觉的时候,洋洋就会用手死死的抓住洋洋妈妈的手,洋洋总是睡不熟,妈妈的手稍微一动,他就从梦中惊醒。洋洋甚至会要求用绳子把妈妈和自己的手绑在一起,才可以放心的睡着。但事实是,洋洋很快就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能让妈妈留在自己身边。慢慢的洋洋越来越懂事,每次给妈妈打电话,洋洋都会说:“妈妈,你先挂电话吧。”如果洋洋妈妈要求洋洋先挂,洋洋就会说:“我不舍得挂你的电话,你先挂吧,你挂了我再挂。”

    24岁,洋洋妈妈找到了现在的老公,洋洋妈妈现在的老公与洋洋妈妈是初婚,家里是独子。洋洋妈妈在结婚前,曾经告诉现在的老公洋洋的事情,交朋友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带着洋洋一起去公园玩。但,为了男方父母及亲属同意这段婚姻,他们把洋洋妈妈离异的事情隐瞒了下来,成为他们夫妻不能对亲人说的秘密。婚后1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女儿,出于各种原因,洋洋妈妈现在的老公明确告诉洋洋妈妈不希望自己女儿和洋洋接触。一边是家庭、一边是骨肉,这样洋洋妈妈非常难过。洋洋妈妈说,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她的两个孩子可以和她生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不想再生孩子,因为,她担心如果她为现在的老公再生一个男孩儿,就会彻底毁灭她们母子团圆的希望。

    正因为听了洋洋妈妈对我说的洋洋这段可怜的身世,当洋洋妈妈怯怯的向我提出这次短途旅行,能不能带上洋洋一起去玩时,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的要求。要不是洋洋妈妈的新老公临时决定不和我们一起去,我想我永远不会知道洋洋妈妈有这样一段痛苦的经历。不论如何,这段旅行也算满足了洋洋妈妈希望女儿和儿子在一起的心愿。

    刚接到洋洋上车时,可以看出洋洋无比的兴奋,能够看的出,6岁的他对这次与妈妈第一次旅行是相当愉悦的。乍看下洋洋与普通6岁孩子没有什么区别,男孩子都爱玩游戏机,一路上稍有时间,就拿着我的手机聚精会神的玩。但两天接触下来,却让我对洋洋有了跟多的忧虑,从很多方面看,洋洋这个孩子在心里成长上都出现了问题。

    我们发现洋洋的性格里有些自卑,他不知道如果和小伙伴相处,对小伙伴的关系患得患失,他不认可自身的价值,总会寄希望用物质去拉拢讨好别人。在游戏厅里,我给洋洋买了20个游戏机币,其实洋洋应该是非常喜欢游戏的,但,我发现,他自己不玩,却拿着币问正在玩游戏不认识的小朋友说:“你没有币了吧,我这里有,你玩我的吧。”,从而换的别人对他的重视。他从不敢明确的表达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如果是特别喜欢的东西,我问他:“洋洋,你喜欢吗?”,他会说:“恩,有点喜欢。”感觉洋洋好像是在用这种不明确表达自己喜好的方式保护自己,避免需求不被满足时受到伤害。

    洋洋总是极力表现自己,千方百计的讨好妈妈,即便手中只有一个草莓,他也要留给妈妈吃。洋洋很羡慕甚至有些嫉妒妈妈怀里的小妹妹,但他不敢表现出来,他主动的照顾小妹妹,给小妹妹照相,但在我给小妹妹照相时,他悄悄的遮挡我的镜头,我假装没有发现的躲开他,他则不敢再追上来。晚上,他悄悄问妈妈:“妈妈你爱我吗?我怎么觉得你更爱妹妹呢?”。洋洋非常怕妈妈,但这种怕是近乎于乞求,这个怕并不是源于妈妈对他严厉的管教,而是源于对爱的渴求。每当妈妈说:“洋洋,你再不听话,我不喜欢你啦。”洋洋就会非常害怕,追着妈妈说:“妈妈,你原谅我吧,我听话。”

    洋洋对妈妈的概念非常模糊。由于洋洋可怜的身世,两天的时间,我对洋洋格外照顾。时常,洋洋会脱口而出的喊我:“妈妈。”然后,看着我怀里的彤彤表情尴尬,我则假装没有听见。一次,洋洋看见我喂彤彤奶吃(母乳),洋洋非常羡慕的看着,和我说:“我在家时,我也经常吃我奶奶的奶。”这让旁边听见的洋洋妈妈表情难以形容。

    两天的时间,洋洋是在怎样的心情中度过的,他嫉妒妹妹夺走了妈妈的爱,羡慕彤彤有爸爸、妈妈的爱护。小小的他胆怯并悄悄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他看着妈妈给妹妹不停照相,会不断摆出稀奇古怪的姿势要求妈妈也给他照一张,即便是一头扎在水里,其实,根本找不到他的脸。他喜欢彤彤爸爸,也羡慕彤彤有个关心自己的爸爸,看到彤彤爸爸抱着彤彤,他却非会彤彤爸爸给他拉衣服拉链,而我走过去给他拉,他又躲开了,告诉我这个拉链其实根本不能用。他似乎是个矛盾体,永远在想表达和不表达之间徘徊、纠结。

    母子三人短暂幸福的相聚很快就要结束了,回家的路上,我几次回头观察坐在后排座位上的洋洋,他显得格外的安静。车开到洋洋奶奶家楼下时,洋洋枕着妈妈的肩膀“睡”的非常沉,以至于,我们叫了很多次,他才非常不情愿的“醒”过来。妈妈塞给洋洋手里几百块钱,告诉洋洋把钱交给奶奶。当看到接他的奶奶出现在楼下是,一路上非常听话乖巧的洋洋突然爆发了,他大哭大闹,尽情抒发着自己的不快,大叫着:“我不要妈妈的钱!奶奶,你要是今天拿她的钱,我就不和你回家。”,这次,洋洋再也不像小的时候,直截了当的向妈妈表达,想和妈妈在一起,而是,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妈妈给的钱上。我想,洋洋应该很明白,他不能挽留住妈妈,也许,洋洋在想,既然,妈妈不在身边,那么就让所有与妈妈有关的东西都离开我好了。

    洋洋妈妈最终把钱收了回来,车开动的时候,我看见洋洋小小的身躯,仍然坚定的站在那里面对着奶奶,眼睛瞟向我们车开的方向,没有哭闹却更让人心酸。我忍不住为孩子惋惜,因为,孩子是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孩子成为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