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彩收藏 |
14、指标
图表分析的好处是直观,可以显示多空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但依据直观经验获得的结论只适于定性,不适于定量。很多时候,投资者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定量化的,“买还是卖,是个问题”。为此,投资者发明出技术指标,这是一种定量化的分析方法。均线分析搭建了技术指标分析和图表分析的桥梁,均线图既是一种图表,穿越均线又给出明确的买入卖出信号。
描述股价走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股价运动的速度、波动的幅度、买方与卖方力量的对比等等,都可以用物理学上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予以研究,不过,这样的方法研究出的结果与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理解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股票价格上升了,如果是带量的突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向上抛出的物体,起初速度很快,但随着物体越飞越高,速度就变慢了。熟悉力学原理的人一定清楚,物体在离开手之前,受到手的作用,处于加速状态。可一旦松手后,物体处于的是减速状态,直到速度为零,地球引力的作用最终使物体以加速度落回地面。股价运动却要复杂得多,在突破时,抢买的力量是最大的,这时的股价犹如受到手臂的抛射力量,但一旦突破完成,量度升幅达到,市场又将受到其他力量的左右,其实,即使是突破后一瞬间,股价的受力也远比只受地球引力一种力量影响的物体复杂。
物理学以“距离/时间”表示速度,速度本身还会发生变化,物理学又引入了一个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速度的变化除以初始速度。股价变化中,时间是容易度量的指标,距离也是现成的,在技术指标中,股票的速度被命名为动力指数(MTM),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命名者深信,速度的变化反映了价格背后的推动力量的变化。股票加速度变化的概念似乎玄妙,不妨想象一下,5天内,股票价格变动是3元,它的速度是3/5。对于一只标价50元和6元的股票,3元的变动的含义是大大不同的,所以,分析者将股价的原始数据用来做参照,来进一步获得股价变动的敏感性。于是得到变化速度指数(ROC)。沿着MTM和ROC思路,技术分析者创建了多如牛毛的技术指标,据说不下千余种。
如此多技术指标,却从来没有总结出类似牛顿第二定律一类的真理。所有结果都是经验公式。经验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如一个指标在70%的状态下给出的信号是正确的,只有30%的信号是错误的。这就意味着10次交易中,指标的坚信者胜多输少,成功减去失败,他至少有40%的机会是抓在手中的。如果错误的时候再及时止损,赚得将更多。对于积攒财富并不那么容易的人类,这样的事情岂不足够好了么。定量有定量的好处,对于坚守原则的投资者,定量工具给了他一把尺子,而非像波浪理论和图形判别,给人的是一种感觉。
世人创造的技术指标汗牛充栋,投资者甚至可以自创,就其功能而言,无非只有两种,一种讲究顺势而为的,提供趋势发生转变的信号;另一种则是在趋势尚无变化的时候,也就是振荡的行情里,寻找极限点位。
绝大多数的技术指标都是用来寻求拐点的,某些技术指标被巧妙的数学计算控制在0到1之间,使技术指标围绕一个轴心运动。由每天的技术指标组成的指标曲线在上封顶、下封底的空间内来回摆动,因此被称为摆动指数。摆动指标的好处在于,曲线在限定范围内摆动,指标值具有可比性。比如RSI值,出现在20%以下就是超卖信号,出现在80%以上就是超买信号。超买和超卖是表征股价运动中买卖力强弱的术语,股价连续上涨,买气旺盛,是为超买,反之则为超卖。超卖和超买是极端状况的写照,几乎所有看好的投资者都买了,市场还会有多大的潜力?同样,所有悲观失望的投资者都离开了市场,市场也将失去下跌的动力。
股票市场的运动是最复杂的社会运动,用研究物理运动的方法研究它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得出的公式基本上是经验公式,经不住科学推敲。但反过来说,与图形分析一样,股价运动的确存在着一些概率上的规律,凭技术指标判断股票的涨跌就应该天然地抱定“宁信道,不若无道”的心理,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