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满天的尼泊尔:奇特旺的丛林探险之旅

标签:
尼泊尔奇特旺独角犀牛nepalchitwan |
分类: 旅行[东南亚,南亚] |
“...奇妙的旅途过得很快,象夫看天气不好,就驱赶着大象折返回去,刚走出丛林,趟过大河,就听到几个孩子的喧闹声,他们在和老象夫打招呼,看来已经等了很久,一边呼唤,他们就一边跑到大象近前来,老象夫也立即喜笑颜开了。看来必定是老象夫家的孩子们了,他们大概每天都在这个时间,等在这河边,等着老象夫驾大象从树林里缓缓而出吧。象夫让他们到一旁先等着,要把我们这些客人先送回原处。孩子们都很懂事,就像喜鹊似得又一哄散开了。也许因为阴天云层低的缘故,他们的欢闹声扩散得特别远,已经走出很远,我们仍然能听到,我想这声音也一定能扩散到附近的村镇,周围的原野和丛林,让这云层之下的世界,都因为他们,而快乐起来。我当时就觉得,最了不起的文人所能描写出的祥和圆满的乡村景象,也不过如此了吧...”
因为要去奇特旺,一早就要从蓝毗尼出发,6点半就起床洗漱,收拾行李,到前台退房。按约定交了30美元,可以交美元现金,但我换算成Rs交的现金(乘以100,但这个比率比换汇的比率高多了,酒店以此多赚些钱),本来想再加一些tip,但伙计没有收tip的习惯,所以坚决不要。前一天拿行李的时候让lumbini village lodge的司机把车开到peaceland酒店来,我结账后就看到他们的car已经来了,四人座的小车
上车出发后,按商量的先到附近镇子,我旅伴被狗咬了以后每隔几天要打针,先到了卫生站,里面的大夫说必须到医院去,司机又开去附近的医院,还很热心地进医院帮忙沟通,旅伴说这里的医院非常不靠谱,医护人员竟然都不穿白大褂,打针消毒也很糊弄。之后就往chitwan开,路况很不错,都是很平整的paved
road,又没有限速,速度可以开到很快,司机一般开80公里时速以上。开过南部的平原、农田地区就进山了,却遇到车祸,等了一个多小时
大约11点半开到chitwan国家公园最近的城镇Bharatpur,之后才到公园常规的游客集散地,sauraha小镇。这就是chitwan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集散地。奇特旺国家公园(chitwan
national
park)位于加德满都西南150千米处,占地540多平方千米,以产印度独角犀牛闻名,这种犀牛是世界上濒于灭种的动物,极其珍贵。孟加拉虎也是公园里重点保护的濒危动物。由喜马拉雅山流下来的7条河流汇集成的拉普梯河也蜿蜒流经公园,游客可乘游船观赏鳄鱼
从19世纪开始,该地区就是专供尼泊尔和外国贵族狩猎的禁苑,在1911年的一次狩猎中,英王乔治五世及其子爱德华八世杀死了39只受伤的老虎和10头犀牛,尽管如此,被禁苑所保护的动物还是比被杀死的动物多得多。因为在尼泊尔Terai低地,野生动物最大的威胁始终是失去栖息地,奇特旺地区为维护猎场而保留了森林和疟疾肆虐的沼泽,使人类的进入降低到最小量。所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小规模的塔鲁族村庄是奇特旺山谷唯一的人类居住地,因为他们对疟疾有天然的抵抗力
但1954年一场大规模消灭疟疾运动之后,来自山区、没有土地的农民纷纷涌入该地区,为了开辟农田,很大一部分森林被夷为平地。随着老虎和犀牛栖息地的消失,它们的数量也在大大减少。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犀牛和老虎分别降到不足100只和20只。为此,马亨德拉国王宣布该地为皇家保护区,并于1973年在这里建立了尼泊尔第一座国家公园。约22000名农民(包括原先的taru人)从公园里迁出,但直到军队进入公园巡逻以阻止偷猎之后,野生动物的数量才开始有所回升。因此,1984年奇特旺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根据2000年的统计,野生动物数量相当可观,除544只犀牛和约80只老虎之外,还有另外50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然而,反政府武装暴乱使上述数字又降低了许多,犀牛和老虎的偷猎者把动物卖给中国西藏等地的不法商人。内战结束,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国家公园的管理再次加强,增派了岗哨巡逻,有效减少了偷猎。目前,奇特旺国家公园已经被认为是继喜马拉雅山徒步游和加德满都山谷观光之后,尼泊尔第三大最吸引游人项目。除了能看到野生动物,还有广阔而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中的婆罗双树森林、沼泽和连绵的草场
由于猖獗的盗猎活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独角犀牛已经成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拉丁学名Rhinoceros,现全球仅存2949余头,印度阿萨姆邦的国家公园现有1500头,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拥有其余的大部分。犀牛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动物,因为其角、齿、骨和血在医学上均有较高的价值,被东方医学者视为珍品。医药文献记载犀牛角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只售价就达数10万元。据说,用犀角制成的高脚杯,还能鉴别酒中是否有毒。尼泊尔特产的独角犀牛,也被认为是这类珍品,所以尼政府一向把这种稀有的珍贵动物视为国宝,严禁捕猎,并把犀牛角等列为国家禁止出口的药材,违者将受到极刑的处罚
我们快到公园的时候,路上开始出现收费站,司机都主动交了,要是国内,说不定又要扯皮。这里的酒店我们也打算现场找,于是旅伴在某攻略里找到对rhino lodge and hotel的推荐,就让司机直接开到这里。进门时候看到有tripadvisor的推荐标志,看来还不错,让伙计带到房间看一下,虽然比较简易,但还干净;空间也不狭小,卫生间也够大,热水试过一下也不错;wifi是免费的,在房间里信号一般都不错,偶尔断网;有个大花园,可以直接走到河边,风景很好。价格2000Rs/晚,于是就定下来住两晚,至于电的问题,伙计说每天只有1、2个小时断电,所以空调不用担心,但实际上电力非常不稳,经常短时间断电,空调就不运转了,而空调只能在前台控制,伙计并不愿意立即帮客人打开;并且后来发现他们把空调固定在吹风模式,而并不致冷,开或不开没什么差别,也就随他们开或不开了。好在电扇还可以用,也提供了蚊帐,虽然第一天没用,被蚊子咬了很多包,第二天用了,就睡得很好。如果评价,我想可以在镇子里多找找吧,这一家性价比一般
入住时候填了个人信息登记表,但并没有立即交钱,可以退房时候交。行李放进房间后,就找前台伙计打听tour和bus车票,这家旅店可以代订任何东西,但价格按照攻略建议,当然要货比三家,于是又到街上问了一些旅行社。这个sauraha小镇不大,全镇居民几乎全是从事旅游业的,横竖两条主街上布满了旅行社、酒店、饭馆、纪念品店、小商店,也有一些银行和ATM机。和一些商家聊天,这里和蓝毗尼一样,也正处于淡季,酒店都很冷清,而旺季的时候则基本都能住满
最终发现tour的项目主要是坐独木船、丛林里徒步、吉普safari、骑大象进丛林,其中独木船和丛林徒步一般捆绑起来,大约1200-1500Rs/人,3-4小时;jeep safari大概1000-1200Rs/人,2-4小时不等;骑大象大概1500Rs/人上下,1.5-2小时。虽然各家线路未必一致(例如有的是国家公园范围内,有的是之外,坐独木船的河就是公园内外的分界,而大象肯定只能走公园外的路线,园内不允许进大象),但价格大概差不多。一般人会把这些项目安排在2-3天内,除了tour的费用,大多路线涉及国家公园范围,要交国家公园门票1500Rs/人,门票是一日有效的,所以线路要设计好,尽量避免玩两天买两天票。除非刚好有人拼,这些travel agency都不会卖group tour,都是按private方式安排,所以如果是一个人,价格会贵很多。除此之外,还有参观附近的村落民俗、歌舞表演、参观大象养殖中心等,就不是主要的观光项目了。经过比较,我和旅伴最终在rhino lodge and hotel街对面的chitwan guide office预定了所有tour,包括当天下午的吉普safari,第二天上午的独木舟、丛林徒步和下午的骑大象,这个package两个人分担后每人收了5175Rs,包括国家公园门票钱。相比较其它travel agency报价,这里的低一些,但有些项目时间似乎也短了一些
搞定了tour后,也在这里预定了后天回加德满都的车票,当时买的是green
line的车票,各家卖20美元左右,这里卖17美元,算便宜的,green line属于高档tourist
bus,早上发车,到加都是5-6小时,有空调,管一顿饭。后来travel agency的人说green
line的车票卖完了,换了mountain
overland的,另一家提供同样服务的巴士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提供到加德满都或者博卡拉的车,两个方向的车票价、服务、时间都一样。另外也有普通tourist
bus,价格600-650Rs/人,没有空调,不管饭,发车时间也是早上,路程也是5-6小时。只有green
line的车从镇子上发车,而mountain overland和其它tourist bus都在镇子外的bus
park,后来旅社伙计陪着我跟着旅伴的突突车一起去了bus park,旅伴这一站之后不回加都,而是去博卡拉
tour和巴士票解决了,就找地方吃午饭,先去了LP和酒店伙计推荐的"KC",看菜单觉得太贵,后来比较镇子里其它饭馆它家贵了3、4倍,就再找其它的,溜达到镇子口上,就是往独木舟码头的路上,看到一家“小木屋”中餐馆,是中国大叔开的,他自己也是厨子、服务员,做的都是家常炒菜,很合我们的心意。点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青椒土豆丝,加两碗米饭,才680Rs,米饭还可以免费加。吃饭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不少象夫赶着象走过去,也看到一队队游客在向导带领下往镇子外走
吃完饭回住处休息,下午的气温也在40度以上了,按照商定,在将近4点的时候到报名tour的旅社,下午的活动是jeep safari,因为路线不在国家公园里,就不需要公园门票了,因为同日有另两位游客报名,四个人拼车,价格便宜一些。很快那两个加拿大女生也来了,吉普车也开来了,完全敞篷的,除了看起来破旧一些以外,开起来很有safari的感觉。司机开着出了镇子,就进入丛林,是chitwan国家公园北边的Tikauli bufferzone community forest
虽然不是国家公园,也不是能随便进的,入口有荷枪实弹的警卫守着,还有简易的防御工事,估计是防盗猎的,这里的珍稀动物特别是独角犀牛,并不只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活动,是受到重点保护的。司机要在入口登记后才能开进去。大概一个半小时,开进了树林深处,沿途司机一直在盯着路两边看,特别是在经过林间一些开阔地的时候,但除了看到远处的鹿和猴子,没见到其它更有特色的动物。停车处是一片安静的湖泊,绕着湖走了半圈,除了一些水鸟,也没见到大型动物,但湖景本身也不错。原路返回的途中,终于看到一只犀牛,可惜距离实在太远,而且只看到圆滚滚的后半身
回到镇子上的旅社,已经6点多了,和旅社伙计确认了第二天活动的时间,旅伴又联系老板参加village
tour了,其实就是有人带着坐三轮车在村子里溜一圈。我就回到酒店,没有再找其它餐馆,就在酒店自己的餐厅吃饭,价格比街面上贵一些,但也比KC便宜。下一天就是五一节了,所以中国游客(特别是旅行团)也明显增多,在旅店的院子里到处溜达,吃饭时候都聚集到餐厅里,晚上和早上就在楼道里大声聊天、开门关门也发出很大的响动,举止中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晚上电力不稳,经常端点,每次断电空调就停了,前台又不主动开通,扯皮了几次以后就不再去了,因为他们只开fan模式,根本无法制冷,自己房间里的遥控板可能是没电了,根本无法实施控制。到晚上11点多,彻底停电了1个多小时,房间的电扇也无法用,只好把窗子打开,外面温度比室内还低一些。整晚都受到文字骚扰,只得不顾及天热用被单把全身遮住,到早上天气自然凉快一些,又开大了电扇,蚊子才退去,勉强能睡
早上还没能安宁地睡几个小时,就被闹铃闹醒了,6点还不到,早上的项目是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独木舟canoeing和丛林徒步。简单洗漱后只带了随身物品出门,但注意了穿着,因为丛林里大量土路,杂草树枝很茂密,还是要穿长裤、厚鞋,穿凉拖就要受苦了;骑大象的话还没什么关系。到马路对面旅社门口,旅伴先在他家吃早点,因为他们是一家在这里住,除了旅社,也开餐厅和住宿。到6点半,旅社伙计带我们到镇子口,国家公园管理处,和两个向导汇合。向导是国家公园官方的,都穿着制服,带着棍棒,按照国家公园的规定,团队无论大小,每团要跟两个公园的向导,8人以上的团队还要更多向导。我们只有两个人,也派了两个向导,从乘独木舟时候就跟着,随后带着在丛林里徒步,沿路讲解、帮着找动物,在遇到大型动物(犀牛、老虎)的时候保护游客和动物双方的安全。两个小伙子英文都不错,虽然谈不上什么专业知识,但沿途带路、帮忙找动物还是很尽责的。他们自己说都是国家公园里原先住的taru族人,后来建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后,taru族人都按政府要求搬迁出来了,他们就在国家公园工作
公园管理处旁边的码头停着很多独木舟,每一条都是单一一根长木制成的,可坐7-8人,船后有一位撑长杆的船夫。我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船。游客和向导一起按照人数分配到不同船上,我们和一对中国情侣一起,加上两组四个向导,一起拼一条船。坐船时间约1小时,沿着国家公园的边界rapti河前进,这条河据说最后要流入印度恒河。河边看到很多鸟类,向导都能说出它们的英文和中文名字,还看到一些鸟在河边土丘上造的洞穴,如果不是向导讲,就以为是自然形成的洞穴了。不过很奇怪的是这段河流中没见到任何鱼类。我和旅伴坐在船的前半部狭窄的部分,位置相对高一些,而另两个乘客坐的位置低,船经过激流、转弯的时候就会进水,他们的鞋都湿了
下船的地方是犀牛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地区,向导下船后先和我们说了犀牛的基本知识,例如他们视觉很差,但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相应的安全防护要点是,看到犀牛后不能靠近,不能被它发现,要从侧后方偷偷绕过溜走,不能从正前方逃跑,因为犀牛奔跑能力很强,可以跑到40km/h速度。于是我们和另外几个团队一起展开搜索,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先是看到地上犀牛的粪便;接着看到河对岸有犀牛,向导用望远镜能看到,肉眼很难看到,只看到河对面有很多游客正聚集一团在朝河滩上看;很快我们的向导也发现了我们这一侧河滩的树丛里有两只,一公一母,正在约会。其它几个团队也很快围拢过来,各团队向导都要求游客不能靠近,至少要隔50多米,也要隐藏在树丛后,不能让犀牛看到。我们的向导有个胆大的,很热心地拿着我的相机到相对较近的距离去帮我拍了照,都还满清楚的,不过还是有长焦镜头的相机更好用。这里的犀牛白天一般在河岸附近活动,因为可以洗澡、凉快,晚上就回到丛林里去睡觉
看完这两只犀牛,才开始真正徒步的路线,原来就是从下船地点沿着河岸走回码头去。先是仍然在丛林里走,与其它团队就分开了,走着的时候向导也一直帮我们找动物,总是能看到犀牛粪便,后来终于发现一只躲在大树枝条下的孤单的犀牛,不过已经又另一个团队发现了,在不远处盯着看,我们也凑过去,不过几位向导仍然严格要求我们保持距离。犀牛也不动,看来游客不走它是不打算从树荫里走出来的
后来走出丛林,就走到汽车开的土路上,看车轮是供开进丛林的吉普车用的,路边有大片的grassland,向导说monsoon季节快到了,这些草到时会长得很高,我看现在已经很高了,已经影响到看动物了。这也是淡季的原因之一,除了天热以外,丛林太密集草太高,很难看到动物,我们这一路虽然看到犀牛了,但没如预期的看到老虎,只在沙地上看到了一些脚印向导说是老虎的
大概走了两个小时,回到乘船出发点对岸,再坐摆渡用的独木船过河回去,两个向导一直把我们送回旅社,大概和旅社老板要算帐,后来下午我还看到那个帮我拍照的,不穿制服了,骑着自行车带着个本地女生从路上经过,看来他真就住在这里。时间已经快11点了,就到hotel对面的一家旅店的餐馆吃饭,他家餐厅设在楼顶,可以看街景,价格也比rhino
lodge and
hotel的餐馆便宜,就是上菜有些慢。吃完饭回房间休息了一会儿,因为行程,第一天和我同飞机来加德满都,逛了一天的lucy也到chitwan了,于是在我们住的hotel又见了一面,也带她去我们订tour的旅社咨询了一下,不过后来她还是在她住的酒店订了
很快就到下午3点了,赶快又到旅行社报到,下午的项目是骑大象,这才是所有活动里最值得期待的,骑大象本身在东南亚、南亚没什么稀奇的,但进丛林看动物才是重点,骑大象是真正能近距离观看野兽的方式,因为无论犀牛还是老虎都不能攻击大象。因为坐在象背上,就没有穿厚鞋长裤,不过后来发现还是长袖衣裤好一些,因为大象太高,穿过丛林时候经常和树枝刮蹭,大象不在乎,象夫也能躲过去,坐在象背上就很难躲,树枝上要是还有蜘蛛之类的,就很烦人
很快有吉普车来接,只有我和旅伴上车,后来到镇子口另一个hotel,拉上另外6位游客,挤了一车人,往骑大象的地方开去。穿过小镇后,最终开到一个community
forest的象站,这里正有几只大象等着客人,chitwan国家公园范围内是不允许大象进入的,只能在周边进行这个项目。每只象的背上有个四方形的木头坐篮,可以坐四个人,象夫坐在坐篮前方大象头顶,驾驭这个大家伙。大象真的很高,上下大象都需要通过两层楼高的木架子。我们这车人加上另外来的游客,分坐了几头大象,就出发了
过了河以后就进丛林了,象夫们似乎故意采用了相互分开的路线,不要让大象们聚集起来。大象走得很慢,所以并不觉得颠簸,不过拍出照片来有时确实有些糊。大象的高度让我们感觉就是在树冠之间巡游,虽然被树枝刮蹭,但很有意思,公园里也在树枝高处挂了很多垃圾筐,以免游客在大象上乱扔垃圾,想得很周到!一边驾驭大象,象夫也帮我们寻找动物,除了我和旅伴,另外两位同坐的游客是尼泊尔本国人,和导游就一直用尼语聊天,也偶尔用英文和我们沟通一下。遗憾的是,虽然非常期待,但最终也没有发现犀牛或老虎,只看到几批鹿,惊艳的是一只开屏的孔雀,象夫先让大象悄悄停下,让我们尽情拍照,然后驱赶大象到孔雀近前,孔雀竟然仍是毫无惧色,也不逃跑
奇妙的旅途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象夫驱赶着大象折返回去。也该回了,天色越来越阴沉,眼看要下大雨了。快走出丛林的时候,象夫下到地上,主动用我们的相机帮我们每个人和大象合影。刚走出丛林,趟过大河,就听到几个孩子的喧闹声,他们在和老象夫打招呼,看来已经等了很久,一边呼唤,他们就一边跑到大象近前来,老象夫也立即喜笑颜开了。看来必定是老象夫家的孩子们了,他们大概每天都在这个时间,等在这河边,等着老象夫驾大象从树林里缓缓而出吧。象夫让他们到一旁先等着,要把我们这些客人先送回原处。孩子们都很懂事,就像喜鹊似得又一哄散开了。也许因为阴天云层低的缘故,他们的欢闹声扩散得特别远,已经走出很远,我们仍然能听到,我想这声音也一定能扩散到附近的村镇,周围的原野和丛林,让这云层之下的世界,都因为他们,而快乐起来。我当时就觉得,最了不起的文人所能描写出的祥和圆满的乡村景象,也不过如此了吧。老象夫继续赶象到上下客的木架子边,放我们下来,象夫很快就驾着大象和孩子们有说有笑地离开了,我们和另外同车来象站的人还要等着原车来接我们回去,等了快十分钟才等来车,回镇子里的路上就开始下雨了,刚回到hotel就开始下大了,不过雨季的特点就是雨停得快,只下了十几分钟就天晴了
看看时间六点多了,也该吃饭了,就走出去稍微远一些,到另一条主街去找餐馆,找了一家更本地样子的小饭馆,不过也正有几个欧美游客在里面吃饭,点菜时候看,果然价格便宜很多,但等的时间也比其它餐馆都长,只点了一盘炒饭一份甜品,就等了不止半个小时才上齐。吃完天已经黑了,回到住处,没急着洗漱休息,在对着花园的楼道里坐了一会儿,因为雨后空气很清新,也凉快,不过蚊子比较多,也没有待太久,就回屋子了。晚上睡觉也不用空调和电扇,开着窗子就很凉爽,为防蚊子拉下了蚊帐,一晚都睡得很好
早上本来想多睡一会儿,不料很早就被楼上中国旅行团吵醒了,很多人在楼道里大声喧哗。随后雷电大作,下了几阵大雨,到8点多才渐渐晴天。这一天要离开chitwan国家公园回到加德满都去,早已从travel agency订了green line的巴士票,9点发车,但前一天旅社的人说green line没有座位了,给我换了一张mountain overland公司的,发车时间、车型和服务全都一样,价格也相同,不同的是green line在镇子里坐车,而mountain overland要在城镇外缘的bus park坐车。我的旅伴从加德满都跟我到现在,也要分别了,他要前去博卡拉,也要9点在bus park坐车,于是要一起去车站
我们洗漱收拾行李后就到前台退房,没想到前台伙计除了加上我在这里吃的一顿晚餐的饭费外,还有整个加10%服务费,我反驳说餐饮加服务费无可厚非,但房费我只能按入住时候谈好的价钱给,入住时候没提服务费,我现在也不会给。他本来也没有道理,看我坚定的态度,也就只能按理办事了。到8点50多我们带齐行李到travel
agency,旅伴已经提前让旅社帮他找了车送去bus
park,于是旅社伙计就也带上我,一起坐车前去车站,本来他找了一辆马车,后来还是改成电瓶车了。开到路上才发现还不如自己走着,因为出镇子的路都是穿过田间的坑坑洼洼的土路,坐车的速度还不如走路快呢
好不容易到了车站,就是个停车场,已经过了9点,但这里的巴士大多没有准点发车的习惯,我旅伴的车和我的车都还在继续上客呢。旅社伙计先送旅伴上了去博卡拉的车,然后送我到车身上喷涂着mountain
overland的车上,当场给了大巴售票员多少钱我没看清楚,肯定赚了不少吧。这辆中型大巴可坐30多人,车内车外确实如预期的,比我从加都到蓝毗尼坐的tourist
bus高档很多,全封闭的空调车,座位也宽大,椅背也是可调节的。缺点是也有free
wifi但信号一直都很弱;座椅间空间小,腿伸不开;另外没有厕所。上车时候因为车内没有放行李的地方,我的大包也塞到后备箱去了。上车的乘客基本都是在travel
agency买的票,有新的乘客来上车时售票员也习惯性地问,哪个旅行社的?
从9点多我上车后,又等了十几分钟,乘客才陆续上完,几乎都是外国游客,坐了将近一半座位,司机这才开车。这时又开始下雨了,不过开出镇子进山后,就停了,附近的镇子又上了几批人,看来就不是外国游客了,本地商旅人士如果不差钱也坐高档旅游车的。刚开车后不久,售票员还下来发放午餐餐券,这顿饭是包括在车票里的。进山后公路很险,很考验司机的技术,路并不宽,一侧是山壁,另一侧就是高崖,崖下是一条奔流的长河,有的区段水流还很急,有游客在玩漂流
从sauraha开出后2.5小时,就到了一处休息点,是一个resort,停车场上还停了另外几辆mountain
overland的车,坐它家车从奇特旺去博卡拉的乘客前一段是和我们去加都的乘客在一起的,到这里要换到另一辆车去,去加都的不用换车,但要下车吃午餐。虽然是团参性质,但吃得不错,自助餐,有米饭、炒面、咖喱土豆加扁豆、咖喱鸡肉,每个人可以盛一大盘,还可以要一瓶或一听饮料
大家吃饱喝足后回到车上,继续启程往加都赶,后来就回到前几日从加都去蓝毗尼的公路上了,连司机停车的休息点也一样,可以买零食、上厕所。快到加都的时候,还在山路上,就开始有些堵车了,进城后赌塞严重,大量的私家车、巴士和行人、摩托车、三轮车毫无秩序地塞满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和交警的哨子声混在一起,非常吵;路边还随处可见施工的工地,加上路面原本就有的一层浮土,被往来的车辆带起一阵阵遮天蔽日的沙尘。本地乘客也许等不及到大巴站,就在几个路口纷纷下车了,而我们这些游客仍留在车上,本来以为中午3点前肯定能到了,这样还有时间去patan,结果快到4点才到终点站,还不是常规的长途汽车站,而是mountain
overland自己的停车点,一处旅行社的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