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2014-04-06 22:18:39)
标签:

秘鲁

印加

马丘比丘

peru

machupicchu

旅游

分类: 旅行[南美]
“...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在这崎岖的高地,在这辉煌的废墟,我寻到能续写诗篇所必需的原则信念...”聂鲁达《马丘比丘之巅》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为了赶早班火车,5点半就起床了,洗漱后带了随身物品出门,竟然已经天亮了,虽然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店铺也都没开门。天气多云,但没下雨,这一天也都如此,雨季的安第斯我这运气真算不错了。刚要走,发现没带钱包,而这家店如同peru其它旅店一样,不发街门钥匙,只能赶快按门铃,数不清按了多少次,才把店里熟睡中的伙计吵起来,给我开门回房间拿钱包。广场上有摩的等着载人去火车站了,司机们都知道火车班次时间。打车到镇子尽头的火车站,步行20-30分钟时间,要2sol车费,路上司机还拉了一位本地老人,最后每人给1sol就可以了

因为取钱包耽误了些时间,到火车站时候离开车只有15分钟了,据说是提前30分钟检票。要出示火车票才能进站,也不用进候车室等着了,直接上车,上车时候又要查一次车票。这趟车只有两节车厢,我坐的一节几乎被一个上海来的旅行团占满了,导游就有两个,一个国内跟来的,一个本地的。虽然是expedition级别,是整个线路里最低级的车,但也是观景构造,有天窗,但窗子太小,看风景视野并不好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火车准点开出,开得不快,可能因为铁轨太窄,所以一路晃晃悠悠。沿途风景奇特,基本是伴随乌鲁班巴河前进,河水湍急,河道窄的地方河水咆哮着奔涌而过。铁轨就修在河岸上,有的路段和河水非常靠近,难怪雨季经常有铁轨被冲坏的事故,也的确看到一些路段有工人在维修。看河岸的山峰要仰视,清晨云雾很重,山峰大多隐匿着。铁路两旁也很少见有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基本实在山间丛林里穿越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偶尔也见到铁轨同一侧或河岸对侧有inca trail的路段,快到热水镇的时候也见到一些背包客沿着铁轨步行,看到过省钱攻略说是可以坐本地巴士到距离热水镇很近的一个镇子然后沿着铁轨走到热水镇。路上也有错车的时候,因为peruRail也给当地村民开普通列车,要给我们的车让路。车厢喷涂的图案和我们的车差不多,但内部类似中国的绿皮硬座车,还有不少人没座位站着。后来在热水镇的火车站看到本地人列车的价目表,同样路线的价格比我们便宜很多(我们要花50-100多美元,他们只花10美元不到),但也写明了只有本地人凭当地村民证才能买票,上车也要查证件,本国非cusco地区的游客和外国游客都是不可能混进去的

火车上发了一块面包,一杯热饮,我还把前一天买了剩下的蛋糕吃了,就当早饭。从ollantay开出来一个半小时,到热水镇,进镇子前经过一处发电站,也有不短的历史了,1958-1965年间修建,1981-1985年间扩建,1998年曾被山体滑坡冲毁,在2001年才重新运行,负责这附近圣谷地区的电力供应。到镇子里,没有像别人提到的,直接停在镇子主街当中的铁轨上,而是停在看来新修的车站里了。另一家公司inca rail的火车也停在这里。出站后穿过一片还没有任何一家摊位开门的集市,再过桥到河对岸,就进了镇子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aguas calientes热水镇座落在马丘比丘山下,是通往马丘比丘最近的镇子,爬山1.5小时可到马丘比丘。镇子的雏形是1901年一些农场家庭建起的聚居地,1920年代开始修建马丘比丘铁路,这里因为铁路工人的聚集而逐渐扩展,后来成为从cusco起始的马丘比丘铁路的终点,火车不仅服务游客,也服务沿线的村民,但车辆规格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作为马丘比丘游玩的游客集散地后,镇子里充斥着大量为游客修建的配套设施,包括旅馆和餐厅等,大多装修精美有情调,价格宰人没商量。也有温泉,镇子以此得名。镇子几年前曾经被洪水部分冲毁,后来又重建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到马丘比丘可以从镇子外开始爬山,大多数人选择坐shuttle巴士(坐车的路上看到步行道,有人在路边拦车,可能是走累了,但车一般是不停的)。车站就在火车站河对侧河边路上,下坡方向,在桥上已经看见了,到车站先买票,可以付sol或美元,外国游客单程28sol,往返53sol,本国人便宜一些。车次频繁,买票后就上车,有人查MP门票,没有门票不允许上车,因为山上不卖景点门票。热水镇里有MP售票点

上车后已经只有最后一排座位了,很快就坐满发车。山路修得不好,坑坑洼洼,土路和石板路都有,车子开得也晃晃悠悠。因为车次多,经常要错车,路窄的时候还需要一辆车先倒车,另一辆才能通过。越开到高处,路边视野越开阔,可以看到附近巍峨而错落有致的山峰,云雾比早上逐渐散去一些了。有一段转弯路段塌方了,车辆不能通过,有管理人员安排乘客下车,步行穿过这段路,再坐上另一辆车继续上山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到山顶车站下来就是景点入口,没有卖门票的,排很长的队的是要上厕所的,1sol/人,而在景区里也没有厕所,所以建议还是在山下上完厕所再上来。有大包的游客也可以在这里存包。进门的也要排队,查门票和护照原件,一定要带着!但没有查背包,所以食物和饮料就都带进去了,景区里规定是不允许吃喝的,但在一些休息处吃喝也没人管,景点管理员自己都在吃喝。虽然不是旺季也不是周末节假日,仍然不少游客,特别是不少团队,导游打着小旗子招呼着团员。中国大陆来的旅行团除了火车上的,又看到另外一队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是15世纪的印加遗址,在印加谷地之内,距离印加都城cusco西北80公里。大多考古学家都认为,马丘比丘是1450年印加最繁荣时期皇帝pachuacuti修建的皇室居所,而并非一座城市。也有人认为是印加的宗教仪式场所,因为周围的几座山的排布正好满足印加人的天文学理解,另外巨石修建的建筑也往往只见于印加的宗教场所。同时也有可能是监狱、农业实验站等场所

不幸的印加人在修建马丘比丘后不到一个世纪就遭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不得不废弃了这个地方。但由于地理位置隐蔽,除了本地人知晓外,西班牙人一直也没能发现这里,所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直到1911年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Hiram Bingham来到圣谷寻找印加最后的根据地Vilcabamba,但误打误撞来到MP,所以就把马丘比丘当作vilcabamba了,直到1964年另一位考古学家Gene Savoy发现了真正的vilcabamba为止。发现MP的时候,有一些当地Quechua贵族还在这里面修了庭院居住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1913年4月期用整期刊物介绍了Bingham的发现,举世轰动,从那时起,马丘比丘就成了一处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秘鲁全国访客量最大的景点。在bingham之后,人们发现比bingham更早的几十年间,也有零星的欧美探险家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或在邻近的山丘上观察过马丘比丘,而且到MP的路也并不像Bingham宣称的那样非常难行

美国人Hiram Bingham (1875-1956)有多重角色,他是一位学者,也是探险家和政客。早年在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哈佛大学等地求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在耶鲁大学取得教职,教授南美洲历史。Bingham并非受过训练的考古学家,在1911年从智利回美国途径秘鲁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些印加古城,这激发了他的考古兴趣,于是从耶鲁带了更多的考古人员返回,最终在quechua本地农民的引领下发现了马丘比丘,从而声名鹊起。在1912和1915年,Bingham在耶鲁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又两次回到马丘比丘进行考古发掘。Bingham在1922年开始,成为耶鲁大学所在的康涅狄格州官员,1924年成为共和党的国会议员,一直做到1932年

1981年秘鲁政府把马丘比丘和周围的326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保护区,不仅保护MP的文物遗址,还保护附近的珍稀动植物。1983年成为UNESCO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2007年更是在举世瞩目的“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中被选中。文物也大多被Bingham带回他所在的耶鲁大学了,从Bingham发掘时起,当地人就注意到他大量运出文物的情形,那时就引起的争议和冲突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秘鲁政府与美国有长期的争执。为了给游客更明确的印象,马丘比丘中大多建筑都修复过了,在遗址中今天仍可看到众多维修工在工作。但MP的维护目前仍遇到问题,游客太多,导致破坏日渐严重,这种破坏也包括市容文明方面的,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马丘比丘拍裸照;交通方面秘鲁政府曾经有在附近修直升机停靠点和机场的计划,后来也终止了。游客的安全问题目前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山体滑坡、洪水导致的人员伤亡,时有发生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景区门口也见到有讲解员服务,可以花钱聘一位。很难让人相信的是如此著名的景区里,基本没有文字说明,只有少量路标。如果想详细了解景区里主要的景点,还是请一位导游比较好,或者也可以跟着其它旅行团蹭着听。进入景区后在遗址的南端,按照大多建议,也是景区建议游览路线,先左转上山,山顶有梯地和城垣守卫者的guard house,有观景台可俯瞰整个遗址和对面、周围的山峰

马丘比丘建在两座山machu picchu和huayna picchu之间的山脊上,海拔2430米,比cusco城低1000米,所以气候比cusco更温和(但仍然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是十月到四月)。城垣两侧俯瞰山谷,几座山还有多面被乌鲁班巴河环绕,河岸峭壁立起450米高,整个城垣在军事上易守难攻,很难找到进入的通道,城里的水来自山泉,也不太可能被敌人轻易阻断。云山雾罩中,古遗址如仙境一般,可惜游客太多,喧闹着在摆各种pose照相。守卫屋在很多印加遗址中都有,一般只修三面围墙,一个较长的面是开放的,面对要守卫的地区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在这个山坡上,有两条印加人从山林中开辟的道路可以通向cusco,一条通过sun gate,另一条通过inca bridge,都十分隐蔽,军事上很易于防守。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走了相对较短的到inca bridge的路。进口有人看守,要登记姓名电话才能进入,出来时候也要签名,可能是安全防范措施。但路途并不难走,只是有的路段修在峭壁边缘,有恐高症的就不要走了。路上可以俯瞰乌鲁班巴河和附近的村落,视野不错,而inca bridge本身很小,几组木板搭在两段trail之间,不允许靠近,也不可能过桥走到另一端去。一共30分钟就走个来回了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从山坡上下来到遗址内,看到山坡上的梯地,在遗址东南侧的这片梯地,是遗址各处梯地中面积最大的。梯地不仅可以耕种,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也给可能的进攻的敌人造成困难。梯地上还有一些储物间,到后来回程的时候,梯地上还出现了几只羊驼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从东南区梯地边缘的main gate,就可以进入马丘比丘遗址的主体部分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城垣范围内一共建了大约200间房屋,以kanchas(建筑复合物)的形式依山势而建,所以并不整齐,中央围绕着一座东西向的大广场,不同kanchas和房屋之间有墙壁和石台阶。广场为界,遗址可分为两部分,广场西侧是上城,宗教仪式用途;广场东侧是下城,以居住区为主。从main gate进入的是上城,穿过一片普通房屋遗址往下坡走,就到了太阳神庙,是这处印加遗址里建造较早的建筑,配套设施包括一处山泉留下形成的洗澡用的水池。这里同时还有王室陵墓

印加重要建筑的经典风格,是用大量精雕细磨的巨石,不用任何粘合材料堆垒起,筑成dry stone wall墙壁。印加专门有一类人负责石块打磨和构建,叫做ashlar,但建房时如何搬运大石块目前仍不清楚,因为他们因为没有合适的牲畜而不使用轮子。修成的大墙十分结实,有抗地震效果,因为在山脊上,也有防山体滑坡的功能。马丘比丘的神庙、王室建筑,也都是这样的构造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从太阳神庙再折回山坡上方,穿过一片乱石岗,就到sacred plaza,这一带地势仍然较高,从这里俯瞰主广场和东侧的区域都十分清楚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祭祀仪式用的sacred plaza小广场上有几处建筑,都是马丘比丘最早建成的建筑。面对着main gate方向的是大石块垒起的主神庙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主神庙一个侧面是山坡,山坡上有西侧梯地,比东南侧梯地小很多;另一侧是three window temple三窗屋,也是大石块堆垒起来的。主神庙对侧是一处普通碎石垒起的房屋,和三窗屋一样,可能是祭司的居所。有意思的是,在马丘比丘并没有看到前哥伦布美洲文明中常见的杀人祭祀的痕迹,更多的是以动物祭祀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从sacred plaza往北走上坡,就到intihuatana了,这也是整个马丘比丘最早建成的几处建筑之一。intihuatana有一处长条形立起的石块,是bingham翻译的quechua语,意为"the hitching post of the sun",印加人以这块石根据太阳方位进行天文观测和历法运算,每年11月11日和1月30日太阳会位于石块正上方,不留下任何阴影,6月21日和12月21日分别在石块南侧和北侧留下最长阴影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穿过宗教仪式区和intihuatana,就到了遗址中央广场的北侧边缘,广场东边有一排整齐的建筑,属于居住区。从广场到景区最北端,是wayna picchu山脚下,爬山的入口。爬这座山要预定门票,限制人数,每天早上、中午放两批,我到时候刚赶上要放第二批,不少人在排队。这里有个小空场,有两个大茅草屋里有长椅,供游客休息。空场上有一块ceremonial rock,看来是宗教仪式用的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就继续沿着顺时针游览路线,到中央空场东侧的居住区。居住区中也分为下等人居住的房屋和贵族王室住所,从建筑精细程度和用料方面等区分开,例如比较整齐的group of the three doorways,应该是贵族王室的居所。这个区域间也有存储间和有监控山下的torreon (tower)。在居住区较高地势的地方,可以俯瞰山坡上的梯地,和地势更低的建筑群,在这里远观东部terrace梯地也很壮观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在居住区和东部梯地交界处,还有个小神庙condor temple,因为石块的样子很像飞行的condor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最后穿过东部梯地,回到早上上山俯瞰全景的通道入口,再原路返回景区入口。看了一下时间,从早上进来,一共花了4个小时在景区里,如果减少休息和拍照的时间,3小时也就够了。因为入口仍然积聚着大量游客,我就没有多逗留,直接坐车下山,在上山的时候已经买好了返程票,所以在车站直接出示车票上车。下山时在塌方处依然要换车,再上车的时候我和司机说要去山脚下的遗址博物馆,让他在Puente Ruinas桥边停车把我放下。有不少游客会提这样的要求,所以司机都知道

不过下山到桥边司机似乎忘了,我赶快走上去提醒,才下车。大桥这里正有不少刚从山上走步道下来的游客,在桥上照相,这里河道较窄,河水汹涌。这里有个上坡路,有指示牌标明了可以到遗址博物馆museo de sitio,很快就到了,22sol/人门票。我到的时候除了几个馆员,只有另外一个访客。文物看来很少,门票价格不值。也许大部分都被Bingham运回美国了,目前还只还回很少一部分,也可能有很多在lima的考古博物馆里。虽然景点内没有文字说明,这个博物馆的文字说明还做得不错,英文西文双语。介绍了MP大量历史背景,以及对梯田、灌溉系统和大石块建筑技术的简介,这些可能是访客最感兴趣的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博物馆还有对MP考古本身的介绍,例如Bingham当初来MP的情况,但并没有如预想会对他持批评态度。但也大力赞扬了例如Julio Tello和Manuel Chavez Ballon等秘鲁著名考古学家在这里的工作:Tello博士是在哈佛培养的考古学家,回秘鲁为祖国工作,主持发掘了北部chavin等重要遗址;Ballon博士则是cusco本地大学的考古学家,是MP考古中最重要的秘鲁人,这个博物馆就是以Ballon命名的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这里的管理员都很友好,看我早早参观完了在休息室歇着,就给我打开电视,播放马丘比丘考古纪录片,内容很丰富,例如通过分析挖掘出的尸骨,发现这里居住的都是王室贵族成员,所以这里不是普通的城邦,而是王室居所,也常有人来朝拜;也推测了马丘比丘为何被遗弃,因为西班牙人征服了cusco和其它如chinchero和pisac等印加据点,所以这里不再有人来朝拜,这里也就自然废弃了,尽管西班牙人一直没有发现这里。博物馆门票还包括一个小植物园,我转了一圈,也没什么珍稀的植物

安第斯之巅(终结篇):马丘比丘

从博物馆出来,沿主干公路向下山方向走20分钟,就回到镇子里。不过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在桥头拦车吧,倒不是路不好走,而是这段土路经常有巴士经过,虽然能躲避开车,但车过后就扬起尘土来,很脏。在镇子里吃饭,想着反正是行程倒数第二天了,就没有花心思找本地餐馆,也的确不太好找,就随意找了一家有wifi的咖啡厅吃饭,一直待到晚上,去火车站之前。这些餐馆其实也有menu套餐,相对便宜一些,25sol上下一份,但一般店员不主动提供,要问他们要这些menu的菜单,我就点完菜才知道。点了一份煎蛋,两杯果汁,花了70sol,包括被强行加收了20%的本地tax,店员声称是热水镇特有的。这里餐馆的伙计英语都不错,菜单也都是英文的

回程的火车是7点45发车,提前来到火车站,是本地人的列车正在上客,查证件很严,一般游客绝不可能混上去。我这趟回程列车也是expedition级别,和早上的一样,也有人发热饮和点心。天黑了,什么景色也看不到,就和旁座一个智利小伙子一直聊天。到欧雁台站后,和刚认识的两个北京来的游客一起走回中心广场,好在一路都有路灯。回到住处就早早洗漱休息了

下一天就是行程最后一天了,早上8点多醒来,洗漱后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面包当早点。收拾行李退房,这时才登记个人信息,护照号等,预定网站上显示的USD价格换算成sol,店家很实诚,我这一路大部分旅馆都按2.8算,这里按2.75算了。出门后先取钱,结果广场上的global net ATM机坏了,磨蹭很久也不出钱,最后幸好把卡吐出来了,否则就很麻烦了。只好稍微多走一些,到BCP银行的ATM取钱。取够了这一天花费的,就到菜市场门口坐小巴到urubamba,再转车去cusco赶飞机

秘鲁的行程在这里基本宣告结束了,后来飞离库斯科,飞离利马的时候,马丘比丘那巍峨的山峦,神奇的遗迹,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也许这世界奇迹,最恰当地为我这除此探访安第斯的行程,画上了句号。看过这游记,我相信你,也会如我一样,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你要的娱乐,你要的旅程:我这二十五天,一路南下,时而在安第斯山间穿越,时而伴太平洋海滨而行,与这片大陆深层的某种灵魂相沟通,而这里的风景与人物,也将永远留在我的心底。希望当我再来的时候,安第斯山依旧繁花遍野,库斯科城依旧钟声悠扬...“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如同忧郁这个词...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遥远,而且哀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