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之巅(厄瓜多尔):千年古韵话基多

标签:
ecuadorquito厄瓜多尔基多旅游 |
分类: 旅行[南美] |
“...座落在山谷中的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在1534年由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国土地上建起,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众多殖民时代的建筑,玻利瓦尔、苏克雷、圣马丁,这些南美解放者遗留的足迹,至今在老城区的狭街窄巷间清晰可寻...”
来到基多第二天,早上睡到8点多自然醒,在旅舍吃早餐,不包括在房费里,另付3.5美元/人,而且要在前一晚预定,旅舍自己援引住户的话说是全美洲最好的青旅早餐,但实在不值,一份煎蛋,热饮(咖啡or
茶),小碗水果,无数面包,没别的了。早餐后出门,天气不冷不热正合适,这一天就打算在城里逛了
这块土地原是印第安部落基图(Quitu)部族的居住地,基多这个名称便是从基图演变而来的。8世纪时,基图逐渐扩大并与其它印第安部落频繁交火,到10世纪的时候,被Caras部落征服后,后者将基多地区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基多古国。公元15世纪末时,基多古国被印加帝国征服,成为印加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仅次于首都库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印加帝国最后一任国王阿塔瓦尔帕的宫殿亦兴建于基多,但今日这座宫殿已成为厄瓜多尔的总统府。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534年完全占领。当时驻守基多的印加帝国的将军把城市彻底摧毁,西班牙人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新城。1809年厄瓜多尔与西班牙在基多的圣阿古斯丁修道院签署了独立宣言,是第一份南美洲的独立宣言,直至1830年厄瓜多尔才正式独立,定基多为首都。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新城座落在北部,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完整地保留了西班牙人的建筑,玻利瓦尔、苏克雷、圣马丁,这些南美解放者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他们遗留的足迹,至今在老城区的狭街窄巷间清晰可寻。1978年基多旧城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波兰克拉科夫一起成为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
在逛古城之前,决定先到El
Panecillo山上俯瞰基多全景。仍到Marin广场公交车站附近,这里出租车多,这一趟下来发现,厄瓜多尔和秘鲁一样,只要是正常出行时间,大小市镇内主干街道的taxi非常多,随手打就可以,不必担心打不到车。从Marin到El
Panecillo山顶车资4美元,从基多到厄瓜多尔、秘鲁其它城市,我就没看到taxi有用meter的,都是讲好价钱上路,虽然可以讲好价钱在上车,但实际上很多地方车多人多,拦下车只能先上,这样砍价其实不太容易,不过好在大部分时间司机要价还都公道。到El
Panecillo路上有些堵车
El Panecillo山位于城市南端,高约200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是1976年西班牙艺术家Agustín de la Herrán
Matorras受宗教组织委托修建的,雕像也可以攀登到中部的观景台,但估计也要收费,并且视野也未必就更好,就没进去。山顶目前是个城市公园,市民到这里休闲、散步,确实可以俯瞰基多全景,而且是360度的,山坡上、谷地中密密麻麻的房子恐怕要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发病,还可以看到La
Mariscal的新城区,有不少高楼。不过上山时候天气晴朗,云很少,可到了山顶就阴云密布了,拍照的光线就不容易掌握。我和旅伴也看到有人从山下走上来,如果是这样,不要错过山腰的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
下山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打不到车,这里总有一些空taxi在停车场或雕塑下候客,而且基多的双层观光巴士在这里也有站。我和旅伴花了3美元打车到Voto大教堂去,下山到半途司机还很热情地停在观景点让我们拍照。西班牙殖民者在基多市内兴修了大量天主教堂,遗留下来的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但最独特的还是Basilica
del Voto
Nacional大教堂,这是南美洲最大的新哥特式建筑(整个拉丁美洲教堂以巴洛克风格最多,哥特风格的教堂本来就很少见),140米长,35米宽,30米高,厄国政府从1883年就决定修建此教堂,但因为资费等问题一直拖延下来,直到1893年才动工,至今仍有一些细部结构未完工,本地的一些预言家声称,这座教堂完工之日,就是世界末日。乘车穿过中心广场的热闹地带,来到Voto跟前,先在外围转了一圈
转到双塔、正门一侧,有游客入口,2USD的门票,先坐电梯到三层(电梯不好用,竟然要找工作人员帮忙才上升),然后可以上到几座塔的顶端。先是到钟塔要走过一道“独木桥”,这里在原先教堂建筑的棚顶之上,所以可看到哥特建筑典型的拱形支撑结构,到钟塔,我只爬了一组梯子就没再继续爬更高的两组
接着到有巨大时钟的双塔,内部有带动时钟的机械,不过很久不运转了。双塔的一个是开放的,沿着螺旋形阶梯可以爬到接近顶层的地方,但通往最顶层的门锁起来了,不过已经有不错的视野俯瞰周围市区了。爬到顶层的途中还看到有餐馆,如果坐在靠窗的位置也可以俯瞰地面的,估计价格不菲
下到地面后,从钟塔一侧的侧门可以进入大殿内,1USD门票,内部也可以明显看出哥特风格的样式,我只在英国见过这样的教堂,在拉丁美洲还是第一次见
参观完Voto大教堂,就按照地图沿Venezuela大街步行去中心广场(也叫独立广场),基多古城的街道都很狭窄,路边很多殖民建筑,也有很多都刷成明亮的彩色
考虑到中央广场附近的餐饮必然不便宜,就在途中在街口一家简朴的小餐馆吃中饭,一盘炸土豆条加一块炸鸡翅配蔬菜沙拉、果汁只花了2美元。走到中心广场才发现其实很小,比之前在墨西哥、危地马拉以及之后在秘鲁看到的中心广场都小很多,而且因为广场上大量的植被、喷泉、纪念碑等,就显得更拥挤了。但广场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本地市民聚集的场所,广场上很多长椅,很多人在这里闲坐、聊天
Carondelet Palace (Palacio
Presidencial)就座落在独立广场西侧,是厄瓜多尔的政府所在地,总统也居住在这里,但2007年Correa总统建议之下这里开辟了一部分作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我就跟随着游人走进去,到安检口才被告知需要在广场的tourist
information处提前预定,带着有效证件入内,并且是有固定时间的tour,并非随意参观。看看最近时间的tour已经来不及了,下一批又要等很久,况且也没带护照原件,就取消了入内参观的打算
独立广场南侧的基多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Quito),从16世纪中期修建,之后屡次翻新,虽然结构和气势比老城内另几处教堂都弱一些,但一直是厄瓜多尔全国天主教领袖的驻地。不过这个教堂不能从广场一侧入内,游客可以从东侧Moreno街进入博物馆,也就是最初的教堂,门票2
USD/人。博物馆内是不允许拍照的,教堂大殿非常漂亮,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壁画、油画,侧殿里有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的伙伴苏克雷将军的坟墓,会议厅和阅览室也非常典雅精致,我独自参观的时候正好赶上有团队在讲解员带领下进入,原来每个房间都有故事呢。普通市民到教堂做祷告是从西侧Venezuela街进入,大殿内显然比museum中的新,但也不允许拍照的
离开独立广场,继续往南走,沿着Moreno街走到Sucre大街,就看到门面十分巴洛克十分精致的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ñia de
Jesús),这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金壁辉煌且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过当走进教堂的时候,发现要交4美元/人门票,而内部还不允许拍照,就没进去
沿着sucre再往西走一条街,就到了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教堂门前的大广场,面积比独立广场至少大一倍,而且很空旷,没有喷泉、雕塑等,只有行人和鸽子,所以更显得巨大。这里才是基多城最古老的广场
教堂本身也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免费入内参观,随意拍照,不过大部分时间里没开灯,后来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来到二层,看到大殿内开灯了,也是金壁辉煌的
在教堂内参观的时候,正好外面下雨了,于是等雨停了才出去。到旁边的教堂博物馆参观,门票2美元,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庭院,展厅内有很多油画、圣像,到二楼可以俯瞰教堂大殿。离开博物馆的时候还遇到有人找我做survey,调查关于厄瓜多尔旅游的情况
离开San
Francisco,就不打算再逛其它的地方了,主要的景点都看过了,就在路边面包店买了点心和矿泉水(古城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有点心铺)当晚饭,之后直接打车回住处了(车费2USD)。刚回到hostel,就下起一阵大雨,不过五分钟就停了,安第斯山区的雨就是这样的。晚上就在住处没出门,很早就洗漱休息了
在基多的第三天,依然不用早起,到8点多自然醒来,在高原上感觉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经常醒来。鉴于昨天的尝试,这一天没有点旅舍的早餐,昨天买的面包还剩下一些,又找店里伙计要了几片面包、一杯热水,就当早点了。这一天的行程安排十分轻松,只打算逛逛国家博物馆,只带了随身物品就出发了,天气依然晴朗,看不出雨季的迹象,气温估计在20度以上,很热。在Plaza
Marin坐红色的Ecovia公交车,到前往Rio
Coca方向的,车资0.25/人,进站的时候我正好有quarter,岗亭中的售票员就让我直接塞进闸机里进站。这趟线路的车也很频繁,很快就上车了,和去赤道一样,没座位,虽然不像从赤道回来时候那样挤。好在只3站,到Casa
de la Cultura就下车了,这里正是新城区的中心地带,周围很多高楼大厦,建筑都很现代
国家博物馆(Museo Nacional, or Museo Banco Centro)和国家大剧院(Teatro
Nacional)、文化宫等建筑一起,都在车行方向的右手边(公路东边)的大院里,从院门口进入,绕到大剧院的侧面(靠近肯德基、麦当劳的一面)就是博物馆的入口(另外有auditorium的入口,一般是不开的)
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要求存包,但可以带照相机入内拍照(不可以用闪光灯)。展厅主体部分在一层的一侧,是厄瓜多尔境内从公元前四千年狩猎时代,到农耕时代,直到15世纪印加征服期间的古文明的简介和出土文物,虽然没有像秘鲁境内的众多规模巨大的文明,但小规模的部落文明还是有不少的
一层还有个专门的展厅展示金属饰物、器物,展示了厄瓜多尔古代各文明高超的金属加工工艺
来到二层,是殖民时期和独立战争时期的展厅,有大量教堂油画、圣像等,也有一些著名军事领袖的军服等遗物。整个一层和二层的西文、英文双语文字说明都做得不错,不需要讲解员也可以自己看
博物馆的三层一侧有一个专门展示亚马逊地区古文明的展厅,另一侧是关于陶瓷器皿花纹的特展,都没有英语文字说明
整个博物馆规模不大,转了1个小时就结束了,看看时间该吃中饭了,就到路口的KFC解决,价格还可以,一份鸡肉汉堡套餐只花了5美元,店里还可以上wifi不过我没试。坐bus原路返回Marin站,车子很空,不过看到很多中小学生背着书包上车来,很好奇这普通的工作日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走回hostel的路上买了杯鲜榨橙汁,几个大橙子榨汁才花了1美元,小店却没有大尺寸一次性杯子,只有大玻璃杯和小号的一次性塑料杯,无论用哪种都必须当场喝,小杯连喝2杯后才把最后一部分装下
整个下午时间都在旅店的院子里待着了,看看书,写写游记,虽然阴天却也没有下雨。店里养了两只兔子,看兔子吃草也很有意思。原本的行程计划在基多是很紧张的,除了看赤道和古城,还要用一天时间去Otavalo,另外还要多待一天去Cotopaxi火山,临行前听说我的一个体弱多病的朋友比我早几天到基多后就身体支撑不住去医院吸氧了,就把我吓到了,临时放松了基多的行程,以及调整了基多和昆卡的比重
晚上吃饭是在第一天找到的Caravana快餐店,点菜大妈一眼就认出我了,却还是出了意外风波,我想点一份不带饮料的套餐再配一杯可乐,就指了指另一个有可乐的套餐的图案,结果大妈就给我点了两份套餐,端上来的时候才发现,听我说明白原意后,竟然毫不犹豫就把多余的一份套餐拿走把钱退给我了。饭后仍在这里买了一些面包带回旅店,留着第二天早上吃,这一晚收拾好所有行李,提前结清了房钱,就洗漱休息了,第二天一早要去长途车站赶车
离开基多,前往昆卡,运营这条路线的大巴公司和班次都很多,但厄瓜多尔的长途车公司繁多,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几乎没有,只能比较之后选择相对口碑较好的,好在有个网站可以相对准确地提供时刻表,以及舒适、安全程度评级,网址
http://www.ecuadorschedules.com/
,出于安全考虑,这一条10小时的路线就没有打算坐夜车,所以挑了时刻表上评级高的几班车候选,都在早上发车
长途车站在Quitumbe,也不在城区范围内,我只能5点半天不亮就起床,带着行李出发,旅舍伙计还没起床,钥匙就留在前台,前一天找旅舍订的出租车准时到了。一路走高速,大概20分钟到了Quitumbe站,还看到山谷中城区的万家灯火,景色不错,车资10美元。实际上可以从Plaza
Marin等城内车站坐Metrobus-Q公交车,终点就在Quitumbe长途车站,我前一天不确定是否如此早就能坐公交车了,等到了长途车站看到公交车真的已经开始运营了,就后悔没必要打车。到Quitumbe车站时天已亮了,车站很新很气派,上到二层是购票、候车大厅,一共4排售票处,每家巴士公司占据1、2个窗口,有人在窗口内售票,很多都在高声吆喝,就像杂货市场似的
前述网站上说Flota Imbabura和Cuenca
Supertaxi的车相对比较舒服,路途中停站也少。我到Flota的窗口,它家有6点半发车的班次,但售票员还没来呢,窗口写着Anden#5,我就到5号窗口去看,结果是另一家巴士公司,后来才知道Anden是停车的站台,而非窗口(等我买完票,6点20左右才看到有人来Flota卖票),我就只好买7点发车的Cuenca
Supertaxi的票。买票时要查护照,车费10美元,很便宜(厄瓜多尔的大巴基本是1美元/小时),另收0.2美元车站使用费,当场送了一瓶矿泉水。在候车区吃了前一天买的面包当早点,提前20分钟就进车站了,有人查票但并没有安检。我直接走到售票员给我指定的15号站台,站台上也有不少小摊贩卖零食、饮料的,车已经停在那里,相比其它站台停的喷涂得花里胡哨的车,我这辆车还算朴素的。依然没有安检,直接上车找座位坐就可以了,也没有指定座位。车里还算干净,也有厕所,座椅宽大,legroom空间还不小,但椅背只能略微倾斜
晚点了5分多钟才开车,不过时刻表对于司机基本没有意义,反正途中也不知道要停多少次,上下多少人。出站的时候车上只坐了3、4个人,有个岗亭,司机和售票员要登记才能离站,也算是有管理规范的。于是就在来到安第斯的第四天,离开基多,开始了即将持续三周半的南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