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约旦记/4] 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2013-07-18 03:33:02)
标签:

瓦迪拉姆

亚喀巴

阿拉伯的劳伦斯

约旦

jordan

旅游

分类: 旅行[中东]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股凶悍的武装力量起于贝都因部落的沙漠之中,所向披靡,攻无不克。阿拉伯大起义,终使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分崩离析,阿拉伯的劳伦斯由此闻名于世。今天,我来到劳伦斯和他的阿拉伯骑士们的战场,去寻找这个世界失落已久的梦想...瓦迪拉姆,有个更文艺的名字,酒红沙漠...”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从Wadi Musa乘坐上前往Wadi Rum的巴士,心里想着就是在车上补足睡眠,于是很快就睡着了,途中在某加油站停了10分钟,供乘客上厕所、到加油站超市买早点之类的,我也没下车。一路都开在前往Aqaba的高速公路上,到8点半左右已经看到写着Wadi Rum的路牌了。从这里调了个头,再开下主路,路牌所在位置和支路路口都有石亭,作为车站给等候搭车的人使用(看到攻略写,在Aqaba和Wadi Rum之间公交不方便,即使游客如果不打车的话也需要在这样的车站拦车的)。我们司机看到有个阿拉伯大叔拦车,就载上他,也没有讲价格,看来这里搭车价格早就是潜规则了

开到Wadi Rum景区的路上,和我们同住Rocky Mountain Hotel又同前来的两位游客,已经有导游到路边来接了,于是提了行李就先走了。继续开了一段,经过visitor center,车子停在路边,所有游客要到售票处买票,5JD/人,本国人1JD。外表看,这里的访客中心比佩特拉的好太多了,有个大院子,有停车场,也有洗手间可以用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在售票处这里也聚集了不少贝都因导游,是等着捡没有预定tour的游客,虽然这里的贝都因人各自提供的tour内容都差不多,但服务质量还是有差别的,大多数人还是先在网上预定好。如果临时找,就在这里直接跟着导游走了。在wadi rum有四种tour,坐四轮驱动吉普车、骑骆驼、徒步和露营。大多游客至少在这里住一晚,在沙漠里看星空是很美的,所以会选择露营+Jeep或者骆驼或者hiking的package,不用自己带任何露营设备,景区里有各家贝都因tour operator自己搭的帐篷和简易床铺,有的也能洗澡但没有热水。但我们时间有限,晚上要到Aqaba去住宿,就只有白天5、6个小时时间了,于是预定了Jeep tour。游记攻略对tour有不同的推荐,在google搜索wadi rum tour能找到很多,互相比较了一下价格,也都差不多,2个人5、6小时的jeep tour每人30JD,预定这家"Bedouin Directions"(网址 www.wadirumjeeptours.com)是因为他们答应帮我们找一辆到Aqaba去的taxi

从visitor center再往景区里开,到贝都因人的村庄,目前在这里居住的几百贝都因人99%都是从事wadi rum旅游行业的,或者是tour组织者,或者是司机、导游、开餐馆和纪念品店的商贩。到村子边界,司机停在路边站立的一位阿拉伯中年人身旁,和我说这就是Mehedi,我们预定的tour组织人,于是我们也赶快提了行李下车了。和Mehedi打过招呼,他就带我们到路边的一处餐厅兼茶棚等候,这里也有洗手间。原来他只是组织人,并非jeep司机,要等着司机前来。他还有另一位客人比我们早到了,一位英国女士,独自旅行的,预定了露营2天的tour,白天也要坐jeep兜风。这里的tour很少把散客拼团,而是都组织private tour,所以她也要等另一位司机。道理上说司机也兼导游,但其实我们的司机讲解的很少,也许是英文不是很好,另外这些自然景观本来也没什么太多可讲吧。等司机的时候Mehedi指着地图给我们介绍了jeep路线,我们的短,英国妇女的更长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等介绍完jeep路线,我和旅伴的司机就来了,一位穿着白袍戴着头巾的阿拉伯年轻人。就带上行李随司机出发,行李也可以寄存在这家餐馆,但还是带到吉普车上更让人放心。不过吉普车后备箱中已经被中午做饭用的原料占了一半了,这顿饭也是包括在tour费用里的。车子是切诺基4×4,看来很旧了,估计也是使用过于频繁,但安全就没问题。刚好9点,天气还不热,我为了防止暴晒穿了长裤,也还不觉得热呢,坐在车里也不需要空调,开车窗就可以了。开车出发,穿过小镇,就没有公路了,开进了wadi rum的沙漠之中

瓦迪拉姆也叫做月亮谷(The Valley of the Moon),因为这里的地表形态和月球有些类似,很多外星球题材的电影到这里来取景。处在约旦南部这块土地,是古老的地质运动在砂岩和花岗岩中切割出的谷地(wadi),是约旦随处可见的wadi中面积最大的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历史上不同时期,包括纳巴特人在内的很多民族曾在此居住过,有在岩石上留下inscription等遗迹,例如在Khaz'ali峡谷的岩壁上留下了公元前3-4世纪的图案。而wadi rum被当代世界所广泛知晓,是因为在1917-1918年间,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曾在这里组织游击队,抗击奥斯曼土耳其的部队。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土耳其侵入阿拉伯半岛,与土耳其敌对的英国派遣了有“阿拉伯通”之称的陆军特工T.E.劳伦斯到阿拉伯地区进行活动,通过给阿拉伯人提供枪支弹药,组织他们抵抗土耳其侵略军,为欧洲战场与土军作战的西方军队减轻压力。同时,也将阿拉伯各部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后来约旦等阿拉伯政权的确被英国长期控制)。劳伦斯换上阿拉伯人的装扮,尽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于是成功组织起了沙漠游击队,屡建战功,威震中东,就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后来,他的事迹就被大卫.里恩导演拍成一部极为成功的电影,搬上银屏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今天在wadi rum地区居住的是贝都因人,一群很奇特的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他们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前,在中古初期,占阿拉伯半岛居民的绝大多数,处在水源、牧场公有的原始公社制阶段。逐水草而居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住的是可以随时迁移的帐篷。养驼、养羊、狩猎、劫掠是他们的共同爱好,也是他们的主要职业。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豪侠行为是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他们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他们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凭著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今天的贝都因人,除了在约旦南部以及接壤的沙特阿拉伯定居,还在利比亚定居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在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片占地74000公顷的谷地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名录,简介中写到,“瓦迪拉姆保护区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沙漠景观由狭窄的峡谷、天然拱门、高耸的峭壁、坡道、巨型滑坡和洞穴所组成。保护区内的岩画、碑文和考古遗迹显示了人类在过去12000年的时间里在此的生活,以及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证据。25000个石刻与20000个碑文为追溯人类思想的发展及早期字母的演变提供了可能。遗址展现了该地区牧业、农业和城市活动的发展。”

车子往沙漠里开,虽然没有路,也没有路标、指示牌,但有明显而整齐的吉普车压过的痕迹,显然是日积月累、每日有车轮反复碾压的结果。这就在客观上成了路,成了指路牌,司机也就不需再费心思寻找路径了。这里的沙漠并非连绵沙丘、寸草不生的形态,反而是有很多低矮的沙漠植被的。很快就开到了第一个景点,“劳伦斯泉”,这是一处山上的泉水,和劳伦斯其实没什么关系。当地人从泉水以管道引水下山,流到一处水槽里。司机就把车停在水槽旁边,水很清澈也很清凉,很快就看到本地人赶着牲口,包括骆驼来这里饮水。司机问我们要不要爬山,可以爬到泉水处,显然他是不会陪我们爬的。这是一处乱石岗,也没有像样的山路,我担心有扭伤腿脚的危险,就没爬,只看了看山脚下石块上有古代的inscription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离开劳伦斯泉,又开到第二个景点,Khaz'ali峡谷,这是两块大岩石之间一道极窄的狭缝,贝都因人习惯在这里乘凉避暑,岩石壁上也有很多inscription,有象形文字,也有晚近一些的伊斯兰文字。另外这峡谷里还有水井的遗迹,并且还真的有水。我们和另一组游客、导游一起走进峡谷,人家的导游在认真讲解,我们的导游自己玩,竟然三窜两跳攀到崖壁上层去了!在进峡谷的时候,看到沙土地上有小动物的脚印,我们的司机夜里这里有很多动物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在峡谷里停留了20多分钟就出来,两组游客都被司机、导游带着到停车场旁的大茶棚。这个景区里每个景点旁边都有个茶棚,卖饮品和纪念品。两位司机、导游和摊主聊天,游客每人一杯免费品尝的贝都因茶,甜丝丝的,口感还不错,摊主适时地取出大包茶叶兜售,我们都没有买。也许是因为本来该在劳伦斯泉爬山却没有爬,省下了大量时间,我们的司机就不着急了,另一组游客也不着急,就在茶棚了歇了20多分钟才离开

从这里到第三个景点red sand dune的路10分钟车程,是旅伴开的,旅伴一开始只是半开玩笑问了一下,没想到司机竟然同意了。虽然有车轮压过的痕迹,但还是需要认路的,否则沙漠里的岩石、沙丘样子都差不多。旅伴开车如果没有司机指点方向,肯定要迷路了,也难怪整个景区就没见到有游客的私车开进来。到了景点把车停在大石块下背荫的地方,下车后旅伴找洗手间,沙漠里哪里有,只好找大树、大石块天然解决了

这是在岩石峭壁旁边一处颜色红艳的沙丘,不高,所以游客都可以爬到顶。这种沙丘在wadi rum里有一些,但不是连续分布的,分散在不同地方,所以就没有纳米比亚的namib沙漠那样成规模的美感。这一天没穿凉拖,穿的是登山鞋,预料到如果穿着鞋爬沙子会灌进鞋里,所以就先脱了,不过后果小腿和脚是不得不忍受滚烫的沙子。幸好这时还不到正午,如果是正午沙子烫到一定程度,估计就没人爬了。从沙丘上走下来(另外几位一起爬上沙丘的欧洲游客是滚下去的),掸掉腿脚上的沙土,穿上鞋,在停车的背荫处休息,吃了一些早上从hotel带的面饼,这时和我们同属一家tour的那位英国女士也和她的司机赶来了,于是两位司机聊天,我们又和这位女士聊了一会儿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下一处景点是一块大岩石,其上有inscription,叫做Anfishieh Inscriptions,似乎描画的是一个商队,有骆驼、商人、货物,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公元前3-4世纪到纳巴特时期的,说明那时这里曾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商路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接下来再往沙漠深处,开了一段不短的路程,到了一处石房子废墟,Lawrence House,这是纳巴特住宅的遗迹,据说劳伦斯曾在这里藏武器。这处废墟已经十分破烂了,墙壁大部分已经坍塌,房顶都不见踪影了。这里地势稍高,看周边的风景,都很不错。司机在这里还殷勤地给我们倒苹果汁喝,这些饮料都是包括在tour费用里的,不喝就浪费了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看完劳伦斯house,就继续往沙漠深处开,路上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是晚上为客人camping的。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地方,一处大岩石下的荫凉处停车,司机说就在这里吃中饭。实际上因为大多tour都包括中饭,所以景区管理方给每位导游、司机指定了地点,岩石上有喷涂着司机、导游的名字。司机熟练地把我们的行李从后备箱取出,就再逐次取出做饭用的炊具、原料等物品,还有两张大凉席,铺在地上可以坐下或者躺着休息

驴友在这里看司机做饭,我就到附近地势稍高的小沙丘转了一圈,这时已经过了中午11点,天气和上午比已经很热了,所以也没有走很远,视野依然不错,可以俯瞰周围的沙漠、山丘。回来以后,司机已经支起锅了,这里原先就有一圈石块围成的“灶”。食材很简单,有几瓶罐头是肉食、奶油和hummus,打开就可以吃的,临时做的一锅菜是大杂烩,司机切了西红柿,和豆子搅拌一下,下锅煮熟即可。主食自然是大饼,司机带的加上我早上从hotel拿的,足够吃好几顿的,饮品就是苹果汁、矿泉水,水果也带了香蕉。做饭一共用了1个小时,我就躺在凉席上,头枕在石块上,小睡了片刻,虽然地面硬,但很平整,不会挌身子。吃饭就用司机带的一次性餐盘,司机也一起吃,后来还有一位司机的朋友路过停在这里,也和司机一边聊天一边吃,待了一会儿才走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吃完饭,一锅大杂烩还有半锅剩下,这个不方便带回去,就地撒在沙土地上,等着喂动物了,又用带来的清水把锅洗了,把垃圾收集起来,景区管理方肯定对此有要求。虽然天气炎热,这大石块下的荫凉还是满舒服的,司机忙完了也躺下抽颗烟,休息了片刻,才卷起凉席放回后备箱,连同我们的行李也一同放好,这才继续出发

回village之前,还有一处景点是Um Frouth Arch,其实景区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拱门、天然桥,但时间有限,只能去一个了。到了拱门底下,司机把车停下就打算到一边抽烟去,留时间给我们爬上arch,如果是上午或者傍晚凉爽的时候我可能会爬,可这正午太阳正毒的时候,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想爬了,只在拱门下拍照留念一下,旅伴根本就没下车。这里的arch比起在美国西南部见到的,尺寸小很多。于是司机也没来得及抽烟,就被拉回车里继续开车。后来又到了附近的另一处arch,更小了,依然没兴趣爬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看完两处拱门之后,就往回开了,司机看四下无人,就猛地踩油门开了一阵快车,在沙漠里这样开车的确很有意思。和Mehedi说的时间一致,在下午2点准时回到村镇,车子停在我们来时的茶棚旁,Mehedi已经回家了,司机就帮我们取下行李,再找去aqaba的出租车,事先和Mehedi说好帮我们找的。茶棚里有人告诉我们的司机说出租车已经来了,在旁边的停车场,到了停车场果然看到一辆绿色的喷涂有aqaba标志的taxi在等我们了。于是给吉普司机付了60JD tour的费用后道别

这里的停车场没看到有其它出租车,所以临时找车还真不一定有,看到有JETT大巴,但其网站上没有写在Wadi Rum有站,所以很可能是包租的车。从Wadi Rum到Aqaba是往西60公里,高速公路路况不错,1小时左右就到了。到亚喀巴附近,果然是海滨城市的范儿,成排的棕榈树,碧蓝的海水,繁忙的货运码头、度假海滩...完全不是前面这些天在沙漠里奔波的感受。虽然这里也算是沙漠气候,冬天暖和,夏天干燥酷热。另外的印象是这里很新,据统计全城只有44%的建筑是1990年之前修筑的!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亚喀巴是约旦很特殊的城市,约旦全国只有很小的一段红海海岸线,而亚喀巴在这海岸线上,是全国唯一的沿海城市,因为亚喀巴在这个区域内是最大的城市,所以红海在这一块就叫亚喀巴湾。亚喀巴也是约旦最南端的领土,所在的亚喀巴省的省府

据圣经等文献记载,亚喀巴在公元前4000年“以东”帝国时代就有人居住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在当时就是亚非之间的贸易枢纽。以东政权之后,纳巴特人占据这里,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政权和罗马帝国也先后统治这里。在罗马时代,106AD前后,亚喀巴达到辉煌顶峰,当时是连结埃及和大叙利亚地区的贸易路线上最重要的枢纽。伊斯兰征服这片地区后,倭玛亚、阿拔斯、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都曾统治这里。12世纪的时候,十字军的耶路撒冷王国曾短暂占据这里,在这里建立了一些城堡,但很快又被埃及的穆斯林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占领。16世纪,马穆鲁克王朝衰落,亚喀巴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占据,曾一度萎缩成一个小渔村,直到奥斯曼帝国修建Hejaz铁路(联通亚喀巴与大马士革、麦地那),又使这里重新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的劳伦斯”率领游击队在亚喀巴击溃土耳其军,不仅为阿拉伯世界赢回亚喀巴,也为英军和埃及军队援助阿拉伯革命打开了海上通道。一战之后,亚喀巴就落入英国的掌控,直到约旦在侯赛因国王手中独立。今天的亚喀巴人口已经超过11万,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发展速度是高于约旦平均水平的。这得益于特殊经济区的建立,免税等政策使得度假村等旅游度假配套设施迅速建设完备,依靠红海水上活动的旅游业迅速发达,年访客40万以上;此外,港口贸易带动的工商业也为亚喀巴经济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旅伴并不和我在Aqaba住宿,晚上在城里坐JETT回amman,第二天清早的航班飞去黎巴嫩,我在aqaba住一晚,第二天下午返回安曼。而旅伴还想先看看红海,我就在上车的时候就和司机大叔说先送旅伴到海滩,再送我到酒店,我给司机看我酒店的地图,又指给他地图上标着的就在我住的酒店旁边的海滩,其实就是Aqaba市中心的海滩。说了很多遍beach/marina,不知道司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还是在到了aqaba之后往南开,把我们带到了south beach一带。亚喀巴有两个大的海滩,一个是市中心海滩,一个是south beach,前者主要是给本地人开放的,后者是度假区,给外国人的,很多高档酒店也在south beach(市中心beach也有高档酒店,但少一些)。司机竟然把车停在beach附近的一家叫marina×××的酒店门口,说是已经到了,我只好再给他看地图,再连着说了几遍beach,他似乎才明白,于是调车头,把旅伴放到south beach的公共beach,旅伴提了行李下车,司机还跟下去给了名片,说是需要回城里的时候可以给他打电话。因为说好我付钱,司机在这里就没找旅伴收费

于是再开回城内,从south beach到市中心距离不近,15公里左右距离,还好有很好的高速公路连结。到了市中心很快就开到我预定的Al Qidra酒店门口,提了行李下车,和Wadi Rum的tour operator邮件沟通的时候,说好了从wadi rum到Aqaba市中心给司机20JD车费。但我给司机20JD,这大叔就不干了,说是先到了south beach,再开回市中心,要加收20,一共40JD。这价格肯定离谱了,于是在酒店门口争执不下,司机英语又不灵,只好打电话给wadi rum的tour operator,不知道是Mehedi还是那位吉普司机,司机和那边说了几句,让我接电话,那边说给30JD是合理的,我想想也对,因为email里说到市中心是20JD,到south beach 25JD,相当于两地之间5JD,现在相当于市中心和south beach往返了一下,就是10JD,加上原先的20,就是30。于是给了司机30JD,司机还很不乐意,觉得亏了,又继续和tour那边抱怨了几句。后来想想这件事前因后果,有我自己的责任,没有好好做功课、在上车前确认价格和路线,也有司机故意的成分

打发走了司机,就提着行李走进Al Qidra酒店,这家酒店是在booking上比较了多家之后选的,主要看中的是位置好,就在市中心,距离beach很近。店家很热情,我刚进店就有伙计端来赠送的鲜榨橙汁,不过我喝了一半就打翻在前台,把桌上的文件都弄湿了,伙计连说没关系,打扫干净前台后竟然又送了一杯!我预定的是最便宜的37JD的房型,在地下层,不过我到店的时候地下层的房间已经没了,伙计就替我免费升级了,升级的房间依然是大床房,但面积很大,卫生间也不小,而且还有个阳台!Wifi也是免费并且每个房间单独设置,保证了在房间内就可以有很好用的网络!在booking预定是不收房费也不收任何deposit的,这里也没有要求我当天付房款,说是check-out时候付也可以,我刚好现金足够,行李放进房间看了一下条件都不错,就当场付了

入住酒店后,就在房间休息,微信上得知,在安曼旅舍认识的两个北京女生也在前一天到了Aqaba,就住在我酒店对面的Days Inn,于是就约了一起吃晚饭。这个市中心海滩附近的区域也是除了south beach外游客最集中的地方了,也有一些高档连锁酒店(如double tree,movenpick,洲际),街道上虽然有本地人的商业机构,但也随处可见饭馆、咖啡馆、小超市、纪念品店,各种类型、档次都有,包括Burger King,KFC这样的快餐店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在Days Inn的大堂和驴友汇合,就在附近找了一家看门面还不错的海鲜馆。如预料的,在这种游客集中地区,商家都不太厚道,这餐馆也一样,进门落座后,也没问我们愿不愿意,先上了三瓶矿泉水,当然不是免费的。点烤肉、烤鱼后,我们问是否配米饭,老板说是的,可是也没有问我们是否同意,就自作主张配了“印度米饭”,当然也不是免费的。主菜做的味道也很一般。结账的时候也加了16% tax,其实就是小费了。平均下来每人一盘主菜,米饭,矿泉水,10JD。晚上在酒店阳台上看书,到半夜从阳台看周围街道仍然人流密集,还有装饰精美的马车载着游客在大街上兜风,睡觉的时候要把阳台门和窗子关严才避免吵闹,天气也不算特别热,开了一会儿空调就关掉了

第二天早上睡到9点多才起床,洗漱后到餐厅吃早点,是包括在房费里的,很丰盛,热菜有多种,还有肉片,配面包和面饼,饮料有鲜榨果汁和奶。这一天的安排是在Aqaba城里逛逛,之后坐大巴返回安曼,夜里的航班经过伊斯坦布尔转机飞往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之后继续外高加索的行程。所以时间很宽松,吃完饭回房间就继续睡,一直到11点。大部分游客来aqaba要潜水,我这个没计划,每天还有1-2班玻璃船开到海中看水下生物,30JD/人,可以在酒店前台register,会有车到酒店来pick up送到码头,我觉得有些贵,也就没报名。所以这一天只要晚上赶回安曼,其它时间就不用赶了

睡足了就收拾东西到前台退房,前台派人检查了房间,特别是查看冰箱里的饮食有没有动过,都不是免费的。检查好了,才确认退房,行李就放在前台,只带了随身物品出门。先到大街拐角处的JETT售票处买下午返回安曼的车票,售票处的告示都是阿拉伯文的,也少见有外国游客在这里买票,大多去车站直接买了,不过售票员都懂英语(我在约旦和旅游业相关人员打交道最不用费心的就是语言问题),问明我是去Tabarbour而不是7th circle或者其它车站,就卖给我下午2点半发车的车票,票价8.8JD。从Aqaba到Amman的JETT大巴班次很多,一直到下午6、7点还有,到Tabarbour和7th circle是同一辆车,也有到安曼其它车站例如Abdali的

买好车票就朝着beach溜达过去,穿过几条游客聚集的街道,就到了海边,这里还建了一座精美的清真寺,Al-Sharif Al Hussein Bin Ali Mosque, 1975年修建的,为的是纪念Ali将军,当初就是这位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阿拉伯将领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共同领导起义军,在亚喀巴击溃了土耳其军队。清真寺的白色外观和精美的雕饰让人印象深刻,可惜这一天不开放,无法进入院内仔细参观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这处海滩确实以本地人和本国游客为主,不像在south beach外国人那样多,前一日相会的两个北京来的女生也曾穿着泳装到这里来玩水,被本地人盯着看了很久。我来到栈桥之上,也被几个阿拉伯小伙子围住,用我的相机拍了好久,拍他们自己,也拍与我的合影,拍完了也不要求我寄给他们,只是为好玩而已。都会说几句简单英文,聊了几句我就告辞,在沙滩上走,这里的水即使在岸边都异常清澈,可以想像为什么这里是潜水天堂了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趟了一会儿水,就离开海滩,从平行于海滩的公路King Hussein Bin Talal大街往北走,这条大街很宽阔气派,路边种满棕榈树。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Ayla古城遗址,就在公路旁边。这是阿拉伯帝国统治这里的时候(公元650-1100年间)兴建的,这座古城在《一千零一夜》中都被提到,1986-1993年由芝加哥大学的考古队负责挖掘,从其遗迹还能依稀看出当初的规模。不收门票,随意参观,有很详细的文字说明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遗址很小,看完以后就到住处附近的burger king吃了午饭,这附近还有KFC,popeye等快餐,这里的快餐相对常规饭馆便宜很多,在汉堡王点了一份鸡肉汉堡套餐才3.3JD,给了4JD,找回的零钱看到点餐台上有为失学儿童募捐的,就都捐献了。吃完饭回酒店取了行李,就步行到JETT车站,还好不算远,在movenpick酒店正门旁边,从Al Qidra酒店这里步行10分钟的距离。这个车站是JETT专用的,有室外的候车区,室内售票大厅也有几排长椅,屋内空调开的足,很凉快,就在屋内等着,到2点多,车子来了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背包可以带进车内,拉杆包就只能放在行李舱里了,工作人员特意问我是到7th circle还是tabarbour,行李是分开放的。我的车票座位号是最后一排的,不过开车之前好心的司机招呼我,让我坐到前排空座。车子基本坐满了,不过仍有两三排空着。车内空调也很足,要穿上长袖外衣才不冷,为了防晒,车窗的布帘全拉起来了,座位都还算舒服,可以斜着放下去到一定角度,但不能放到可以平躺睡觉的程度。座椅后都有小桌板,可以吃东西喝水,但座椅间的空间其实不大。在中部车门旁有洗手间,车内没有wifi

两点半准时发车,开出aqaba不远,就到了一处检查站,有警察上来朝乘客说了句阿拉伯语,也有人小声用英语翻译了一遍,大多乘客都下车了,原来是有行李在行李舱的乘客都要下车,行李要由警察过目。乘客们都拎着行李箱到检查大厅,放在大桌子上主动拉开拉链,有专门的警察负责逐个箱子验看,对阿拉伯本地人查得严,对像我这样的游客就很松,我指着身上的衣服比划着说,大多是衣物,他就象征性地摸了摸就放行了

行李都放回行李舱后,乘客们上车就继续赶路,离开了检查站。本以为这班车回走更靠内陆的15号高速公路,不过实际还是走了死海边的king’s highway,和我几天前由安曼南下的路线一致。这趟车除了检查站外,中途没有停任何车站,也不会搭载中途拦车的旅客,只在wadi mujib附近的路边停了一下,司机休息片刻,乘客也有下车抽烟的,但只是路边的空地,没有任何商店、也没有洗手间。JETT的巴士是配备了服务生的,这个姑凉打扮很时尚,也不围头巾(其实安曼城内很多年轻女孩儿都是不包头巾的,不清楚是因为不是穆斯林,还是风俗都开放了)。行车途中她就从前排走下来逐一问是否需要coffee或tea,大多乘客都没有,我也就没要,后来发现果然是要付费的,似乎是1JD一杯

这班车先到7th circle再到tabarbour,这两处都有Sariyah的机场巴士,我买票的时候之所以选到Tabarbour站,就是因为第一天从AMM机场到城里的时候,也经过7th circle,发现那里并没有正规的车站,估计如果路边乱停的话,也不容易一下找到前往机场的黄色shuttle。这班JETT到7th circle的时候果然是停在一处停车场内,下了一多半人以后,继续往tabarbour开,但我却看到刚好有一辆Sariyah黄色大巴停在路边,再想下车也来不及了,只好到tabarbout站去吧

到了Tabarbour,JETT也有自己的车站,虽然很小,问了车上的服务生如何到公用大车站,取了行李,走上JETT站旁的过街天桥,上层桥头就是Tabarbour大车站的停车场了。正有Sariyah的几辆面包车在等客人,没有理会缠住我招徕生意的出租司机,直接走到shuttle旁,问明白哪一辆即将发车,就上车了。等的时间不长,10几分钟,虽然只坐了4、5个乘客,也发车了,发车前有售票员收钱,依然是3.25JD

这班车也没去7th circle,直接出城赶往机场,出城的时候有些堵车,大概晚上8点,天还没黑,过了这一段就不堵了。大概40分钟车程,9点不到就来到Alia王后国际机场的二层出发厅。下车后拎着行李就进机场了,但进入值机区之前有警察询问航班信息、查护照。我的航班是后半夜的,现在还太早,不让进。如果在二楼门口这一片等待,既没有洗手间,也没有餐馆,不方便,就下了一层到到达厅,先去洗手间换了长袖衣裤,又看到有星巴克,就点了蛋糕和三明治(可以加热)当晚饭,一共8JD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这里星巴克是24小时营业,而且机场有free wifi很好用,我可以安心在这里边吃边上网边看书,等到夜里12:30才离开,再上楼到出发层。这次看门的警卫允许我进入了,并且指点我到我需要乘坐的土航的柜台去值机。出发层的值机柜台占据两个侧翼,一半位置都是Royal Jordanian的,其它航空公司的再另一半,但大多也是Royal Jordanian的地勤帮忙办公。土航这边值机的人还不多,排队等了2、3分钟就到我,没有问我土耳其签证的事,因为都知道在IST转机不需要签证,但因为我转机后要到格鲁吉亚,就问我是否有格鲁吉亚签证,我说可以落地签,值机的大哥就查了IATA,确认后给我打出了两程的boarding pass,我掏出UA的银卡问是否能升舱,回答说已经没有available的座位了,其实就是嘴上对付

带着登机牌,就走到passport control,警官先在约旦签证页上盖了离境章,却没放我走,在紫外灯下照着看,似乎是怀疑我拿的假护照。不久就过来一位领导模样的警官,都不和我说话,只相互用阿拉伯语讨论我这本护照。领导随即又拿着我的护照到旁边的一个柜台去照紫外线,又让手下的警官抄写了我护照信息,还示意我离远一点,不让我看,还用纸在我的美国visa上用力搓,大概也是一种鉴别签证真伪的办法吧,看到搓完也不掉色,就确认是真的,才把护照还给我。安检倒是很松,背包里有瓶水忘记拿出来了,过扫描时候竟然也没事,鞋子和穿在最外的长袖外套也都不用脱

过了安检就是duty free商店区,穿过商店区才是候机区,有不少餐馆、cafe,一杯鲜榨果汁2-3JD,比外面贵一些但也没有贵太离谱。我先找到了换汇的柜台,把剩余的JD都换成USD了,花了1.2JD手续费,41.2JD换成58USD,好处是硬币也可以换。在登机口等待的时候,巧遇一位香港小伙子,一个人在以色列、约旦玩了半个月,正要乘坐Royal Jordanian的航班返回香港,其实这小伙子从Aqaba就和我同坐一班大巴,有一起坐机场shuttle过来,于是一直聊天到他登机,不久后我也登机了,夜里2点半准时起飞,前往伊斯坦布尔

[出约旦记/4] <wbr>劳伦斯的遗产:瓦迪拉姆,亚喀巴

从舷窗向下望,看着安曼城星星点点的灯火,我就这样告别了约旦,但我的心,却留在那无边无际的沙漠里,留在佩特拉的山谷洞穴中,留在往昔的烟尘里,留在清真寺悠扬的祷告声中...这就是我走过的约旦,荣耀的哈希姆王族统治下的土地!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