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2012-04-22 07:21:07)
标签:

瓦哈卡

米特拉

墨西哥

mitla

oaxaca

hierve-el-agua

mexico

旅游

分类: 旅行[墨西哥]
前一晚睡得不错,一直到早上7点被手机闹铃闹醒,为的是试一下wifi,还是不通,继续睡,到8点半再起来。前一天问了前台说是有早餐,在酒店庭院中心处,洗漱后就前去,走过几重院落,看到有个小露台,摆了几张桌子,旁边是厨房,有个大叔拿着菜单出来了,我一看,原来不是免费的!大叔上菜单时候说有英文西文法文德文日文各种版本,我问有没有中文的,大叔说sorry,没有,我问怎么有日文的,说是前不久有日本房客帮忙搞的。我仿照英式早餐的体例点了scrambled egg,但是Mexican style的,上来一看,原来是大量的番茄青椒末,加上黑豆酱和薯片;还点了一杯热茶(没有红茶,只有黑茶),用来暖胃,最后50多比索解决了这顿饭

吃完饭就在前台门口的花园里看书,不久一日游的司机兼导游就来了,我特地问了一下是否需要长袖衣裤,答曰不用,很热,我为了防止车上凉,还是带了长袖外衣,收拾好后就随司机大叔出发了

我这家旅馆是司机接人的第一家,上车时候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chino,司机点点头,嘴里低声重复了几遍,大概中国游客确实不多吧。司机走街串巷又到其它几家旅馆接了不少人,全都是讲西语的,联想到满街都是外州的车牌,估计都是来度周末的墨西哥本国游客。等车基本装满了,司机就开到他们的旅行社门口,这时有几辆车都到了,司机们要重新分配车子,按路线不同有的游客要到其它车上去,也有其它车的人上来,司机知道我不说西语,专门找我确认了一下,确认我是不用换地方的

等人齐了,司机开始讲话,一长串西文,大概是日程安排和景点价格等等,最后用英文和我一个人减短地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他叫santorio,我心说我都没听懂您刚说了什么,能有啥问题。等沟通完毕,司机就准备开车出城,结果刚过了一个路口,司机又被同事叫停下来,等了一会儿又上来几个人,可能刚刚游客调整的时候没调整好

这之后才真正出发,出城后的公路都很平坦宽阔,限速可以达到美国interstate的水平,不像是chiapas省那些坑坑洼洼的路,感觉是近年内专门为联通附近村镇和景点修建的。这一天除了有些景区内的路后来开进去时候是土路,其它几个景点路况都不错

开出oaxaca不久,到了一个小镇子,远远看见一颗巨大无比的大树,司机在附近的街巷里把车停了,这就是行程第一个景点Tule tree (El Árbol del Tule,或者Aztec的Nahuatl语Ahuehuete)了,这是墨西哥的一处候补世界自然遗产,理由是世界上最粗的树,有人质疑是否同一株树,后来由DNA测序证明确实是同一株,只是长出大量分枝而已,总计半径11.62米,世界之最。年龄是个谜团,当地Zapotec人认为是1400年前风神所辖的一个Aztec神职人员种下的,科学研究尚无明确结论,认为1200-3000年前的都有

Tule tree公园早已被圈围起来,导游大叔把我们带到栅栏边,又聚集了另一个团的游客,开始给两个团的人解说。从这时起,后来这一整天都是两个团一起活动,车子一前一后到了以后,就是我们这个导游带着走,加讲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导游英文不错吧。解说模式都是一长段西文一小段英文,还没有停顿,听起来需要语言中枢有快速转换能力,但导游大叔英文很流利,是受过很好的英文训练的,口音也不重,完全能听懂

介绍了tule tree基本情况后,导游指了指栅栏边的入口,既然圈起来作为公园,目的当然是收费,圈子里可以近距离观看大树(但也仅是观看而已,树旁也有一层铁栅栏,是进不去的),也包括大树旁边的tule镇教堂,票价不贵,每人10比索,正有一大队人排队买票入场。但也有不少人就在外围栅栏边看看,因为这棵树实在太大了,在外围也完全能看清楚。导游和另几个团队的司机聊天去了,没有入内,我们的团似乎也没几个人去买票的,我也觉得没必要,就在外围看看就行了

导游给了15分钟时间,然后就带着大家回到停车的小巷,上车的时候每个人发了一个粉丝小贴纸,贴在衣服上,用于导游辨识。有个MM本来就穿着粉丝衣服,贴上也看不到了。开车离开,下一站是teotitlan小镇,这个名字导游强调了很多遍,是阿兹特克人起地名的习惯,在阿兹特克纳华托语中意为land of the god,但这座小镇其实是Zapotec人在15世纪建立的,至今仍以Zapotec人为主,讲Zapotec语。今天这个小镇以编织品闻名全国,特别是手动编织机制作的地毯、挂毯等。作为瓦哈卡旅游目的地,这里很多家庭编织作坊都承担了workshop的功能,为游客讲解编织过程,当然也卖他们的产品

导游开车从高速路下来,没有进镇子,而是停在镇子外围一个家庭作坊,另一个一起行动的团也来了,于是大家一起先看了手动编织机,全木头结构,毛线和辅助的经纬丝线密密麻麻搭在机器上。有个大叔和年轻人正在编织,原理有些像是俄罗斯方块,以事先设计的草图为样本,以逐层堆积的方式,把不同颜色的毛线编进相应的位置。有人问大叔这样的速度在编织机上制造一块地毯要多久,回答说要两个月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参观完编织机,有店里的讲解员把大家召集到庭院里,在这里演示了采集的羊毛如何编织成毛线。这位讲解员也能说流利的英文,所以也是一段西文一段英文给我们讲。小镇的羊毛有本地的,也有进口的,但编织毛线完全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大概分两个步骤,第一步用两块粘了类似球鞋魔术贴扣带的木板,把羊毛铺在上面,相对着用力搓,最后散乱的羊毛就变成条缕样了,从木板上揭下来是一整片,接着在第二步就到一个木架子的卷轴机上,处理成毛线团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这个讲解的亮点是颜料的使用,要把初制的毛线团染成不同颜色,他们完全用天然染料,所以像中药铺一样,摆了一排瓷盆,盛有各种颜料物质,有矿物质也有植物果实、叶子等。演示的时候像是变魔术,例如石榴的果粒挤开,是浅红色,而混上一种白色粉末,就成了蓝色;例如某仙人掌类的植物,表面有白色颗粒,取下来挤破,就流出血红色的汁液,而另一种粉末可以用来调色调的深浅。这些,都成了染羊毛的色料,纯天然,无毒害呀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最后,讲解员小哥给我们展示了毯子的构图设计,大部分是借鉴了本地Zapotec-Mixtec文明的历史遗留,如条纹图案等,也有现代墨西哥的艺术,如Frida Kahlo的艺术创作等,总之是很墨西哥风情的。都讲解完,就是导购和促销了,因为没有购物计划,我也没有买任何物件,不过如果有送纪念品的需求,还是值得在这里花些钱的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等购物的游客都解决了需求,导游招呼一下,大家都回到车上,继续行程。下一站还是“进店”,参观瓦哈卡本地特产酒Mezcal的酿制过程。也是一个作坊,在高速路边,因为要讲英文,我们的导游就取代了作坊的解说员给两个团游客讲解。导游先说明了Mezcal和Tequila龙舌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酒,原料是不同的植物,味道也完全不同。但其实原料是类似的,都是Agave类的植物,只是龙舌兰Tequila用的是一类叫Blue Agave的植物,特产于墨西哥Jalisco州(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所在州),而Mezcal用的原料是Agave americana,特产于瓦哈卡等地(不限于瓦哈卡,但主要只在瓦哈卡用于制酒)。Mezcal的名气,从出口市场上看不比tequila差,甚至远销日本,而制作工艺,有据可考已有200多年历史,但有人认为要更早,甚至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可能就有了

等参观到制作工艺,才发现真正是不同,世界上大部分酒包括tequila,都是靠微生物发酵分解糖类产生乙醇,以及分解蛋白质等产生酯类、醛类、酮类等小分子,而这里,是把Mezcal原料Agave的核心部分(有些像菠萝,当地人也真的叫pina)放在基本密闭的窑里烧5-6天,以不完全燃烧产生酒精等小分子。因此导游提到Mezcal酒里有其它酒品不到的“烟熏”味。烧完后Mezcal“菠萝”基本就黑了,但内部还是木质样子,可以拨出一条一条的,像薯条一样嚼着玩。店里的人取出一大块来给大家分,我嚼了两口,汁水还满多,有些酒精味道,但也满甜的。这种“菠萝”块,就拿到石磨上碾压,有马拉着,有个小伙计拎着鞭子在马后面抽,马就能快跑拉磨。碾压过后汁水就出来了,都通过一个管道流出去,进入蒸馏器蒸馏纯化,要连续蒸两遍才完成

原料植物Agave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火烧Agave的大坑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马拉磨碾压烧过的Agave “Pina”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蒸馏过程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看完制作流程,就有机会品酒了,导游很自觉,因为要开车没有品,其它人都喝了一些,我喝了冲了果汁后比较淡的,也没品出什么异样的味道,我本来也不擅长于此。其实Mezcal本来还是度数很高的,和二锅头不相上下甚至还高些。(白酒中绝大部分成分是乙醇和水,只含有约占总量2%的其他香味物质,但正是由于这2%的不同,才使酒有别于酒精,才使不同品牌的酒各具风味。)后来,还是看桌子上的橙子很好,也是免费吃的,就没有再品酒,专心吃橙子了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在回到车上等同团其它人的时候,和一家墨西哥城来的游客聊起来,他们看来是到瓦哈卡度周末的,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位老人。听说我已经来墨西哥两次,走过很多地方了,就很吃惊,问我喜欢不喜欢墨西哥,我回答sure,然后他们也很吃惊我一个人在墨国旅行。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何以吃惊:他们问我的年龄,我坦诚相告,他们就很惊讶,原来他们把我当成中学生了!

等大家都回到车上,导游继续出发,沿高速一路上有Mitla的指示牌,不久就进入mitla镇子,左转右拐走了不少小胡同,忽然到了一片大停车场,周围有热闹的集市和人群。导游把车停在路边,行程的主要目的地mitla遗址到了

说起瓦哈卡山谷中萨波特克-米斯特克文明的众多遗迹,当然首推屹立在山巅的Monte Alban,而第二位重要、访客量第二大的,必然算是Mitla了。据考证这个Tlacolula山谷末端的地区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了,在附近的山野里曾发现大量远古人类的洞穴。到中美印第安文明古典期( Classical Period,各家学派对年代定义不同,但基本是公元后100-1000年的范围,期间墨西哥范围内兴盛的文明有瓦哈卡山谷的萨波特克-米斯特克,有低地丛林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有中部高地的特奥蒂瓦坎等),逐渐形成由国王、贵族统治的阶级社会,此后一直由Zapotec与Mixtec人轮番掌控。瓦哈卡山谷东侧的邻居低地丛林的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到来的时已经基本土崩瓦解,而Mitla却于16世纪初西班牙人到来的时仍十分繁盛,人口已达50万之众

如果说Alban山遗址是瓦哈卡山谷印第安文明的政治中心,Mitla则是宗教中心,并以埋葬逝者为主要功能。这从名字就能看出来,zapotec人称之为Lyobaa,意为"Place of Rest",后来Aztec人来到这片土地,用他们的纳华托语称为Mictlan(他们喜欢把很多地方叫做***tlan),意思也是"the place of dead or underworld",西班牙人音译纳华托语,就成了米特拉

不像阿尔班山在山巅修建,地域广,显得大气磅礴,Mitla在山谷平地修建,更精巧细致,最闻名于世的,是其建筑的Fretwork结构,以小块精雕细琢的砖石堆垒而成精美的回纹几何图案,多在墓穴、宫殿等的墙壁上,没有用任何泥浆辅助,但相互嵌合得十分结实,在瓦哈卡这样地震多发地带,仍能保存完好。导游解说提到有希腊文明的影响,但这纯属无中生有,只能左耳进右耳出

从遗址的停车场走到入口处买门票,这种一日游的团都是不包门票的,虽是INAH单位,但比固定价57比索便宜一些,42比索,可能因为遗址比较小吧。大家都买好票后交给导游,由导游带着进入遗址

这是遗址最北边一组建筑Church Group,是西班牙人建的教堂,可惜导游没有给大家留时间入内参观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进入遗址后就看到mitla遗址中最大的一组建筑Columns Group,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组,分为南北两块,北边是Palace of Columns,南边是一个陵墓,不知道是否出于时间限制,导游只带着参观了北边的宫殿就离开了,没有进入南边的陵墓,也没有到遗址内其它的建筑群

网上找到的Mitla空中俯瞰图,只去了圈中的Palace of Columns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Columns宫殿也是三面包围的结构,东西两侧是一些损毁严重的断壁残垣和柱子,北面则是维护较好的建筑。北面建筑初看上去就印象深刻,高高的台阶,仰望上去有精细雕饰的正面墙壁

从台阶登上去,就看到几个火山石大柱子并列在入口处,曾经是作为支撑整个宫殿屋顶用的,只是屋顶早已不见了。进入内庭,是个小空场,周围也是精细雕饰的墙壁,有小门可进入内部的相互隔开的小房间,房间内的墙壁也一如外面,是很多fretwork几何图案

在这个palace参观完,本以为还要到周围其它建筑探访,结果导游径直带着离开了遗址,看来是结束里,很遗憾呀,所以建议希望详细游玩Mitla的还是不要跟团,而是从瓦哈卡乘坐二等车到Mitla镇子,步行到遗址(很近)。大家按要求来到遗址门口旁边的停车场,因为是我们的导游给两个团讲解,另一个团的司机已经把我们的车也开到这里。大家陆续上车后,导游就开车启程离开镇子,前往午餐的地点

午餐费用是不包括在团费的,但是会带到餐厅统一用餐,餐费自付。到了一个小镇的大餐厅,已经人满为患,看到我一个人,服务员就把我安排在一个坐了三个人的四人桌,我坐好后就让服务员拿来菜单,随手点了意大利面和水果沙拉。等着的时候,同团的游客处有空位,就把我叫过去了,英文都能讲一些,就聊了一下,都是从墨西哥城等北部各州来瓦哈卡度周末的,参团一日游可以省却自己开车的麻烦。聊了一会儿,我的菜还不见上来,大概是客人太多吧,这时我才发现这里有buffet,大多参团的客人是吃自助餐的,导游竟然也没和我说。我只好叫来跑堂经理告诉他我是参团的,要赶时间,让他快一些上菜,果然有效果,催过不久就端上来了,赶快吃完,也没耽误时间。结账的时候第一次遇到把小费自动计入帐单的情况,还是我问了同团能讲英文的大哥之后发现的,于是果断决定一分多余小费也不给

饭后,大家都回到车上,导游收了最后一个景点Hierve El Agua的门票钱。这个景点在瓦哈卡山谷边缘,所以开车开了不段的时间才到,很多乘客都睡觉了,我就看窗外的风景,车子行驶在曲曲弯弯的山路,眺望山间,山谷内的景色一览无余,密集的民居处炊烟渺渺,而种植了不同作物的农田相互分隔开,看起来像格子花布一样,另外山坡上也有很多saguaro类仙人掌,孑然屹立着

山路路况也很好,车子开起来很平稳,快到Hierve El Agua景点的时候,司机拐进了土路,这里有个关卡,是本地村民设的,对前往景区的车辆收费,看报道似乎是本地社区与州政府意见不统一,导致两处收费,本地人在通往景区的道路上设卡,政府则在景区门口收费,两处费用总共是每人40比索,无论是否跟团,这个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从土路开了不久,路上还艰难地错了几次车,因为路窄,相向行驶的车相错就要十分小心,更刺激的是土路的另一边就是悬崖。不过本地司机似乎都习惯了,到转弯等需要谨慎错车的地点,就慢慢开。经过景区收费站到停车场后,我们都下车,导游就带我们步行走到景点内。Hierve El Agua意为The Water Boils,有中文翻译为化石瀑布,石化瀑布,沸泉,矿泉天池等,这里最著名的是两处天然形成的像瀑布一样的岩石。形成的原理类似溶洞中的钟乳石,山中泉水涌出后从悬崖峭壁流下,因为碳酸钙等盐分浓度过饱和,就沉积在峭壁之上,千年如一日,等泉水不再流了,就只剩下沉积而成的因水流作用而貌似瀑布一样的岩石。这里的两处岩石,分别有50米和90米高,从停车场走10分钟进入景区后,就能看到其中一处垂挂的瀑布岩石,从山间小路走到这处岩石顶端的悬崖边,就能看到另一处更大的瀑布岩石,任何人初见了,都会感叹这是多么奇特的景观!

除了看瀑布岩石,这里还正有很多天然涌出的泉水,也是公园得名The Water Boils的原因,这些泉水都像沸腾一样冒泡泡,但温度却是常温。因为大大小小泉眼很多,景区里也开发了两处人工的大水池,供游客游泳。导游先问了我们是否有人要游泳,结果没人有打算,于是就跟着导游走山间小路到那个较小的岩石顶端去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一边走,导游还一边讲解了一些人文历史,原来从这个地区还发现了中美洲印第安历史中罕见的灌溉体系(以及实际上是唯一的线性设计的灌溉体系),有运河的遗迹,从山上一直通到山下的农田,据考证有2500年的历史了

从山间路上走到瀑布岩石顶端的平台,除了能看到另一处瀑布岩石,还能一览无余饱览山谷风光,低头看,是密集的村落和农田,远处则是连绵的群山。这里也有一处天然水池,我拖了鞋,走进去泡脚

瓦哈卡东线一日游[奔行墨西哥(墨城及周边与瓦哈卡)]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导游招呼大家走回停车场,实际上还有小路可以下到山谷内,仰望这两处瀑布岩石,而且山脚下还有更多小尺寸的类似岩石,从照片看,有些类似土耳其的棉花堡,当然形成的原理都是类似的。在回停车场的路上去了洗手间,和墨西哥其它山野里的景点一样,也是收费的,送一些卫生纸,只是我实在没有零钱了,看门的小哥也没要我的钱。洗手间卫生条件不好,不过鉴于是荒郊野外,也就凑合了。回到停车场,附近就是卖食品饮料的小摊,看很多同团游客还没回来,等着的时候就去吃水果,都是切好装在大杯里卖的,和小姑娘比划手势最终没搞明白多少钱,给她200比索让她找,才知道是25比索,买了一大杯芒果在上车前就都吃了

原路返回瓦哈卡老城,路上天色渐暗到城里已经完全天黑了。我是早上第一个pick up的,晚上也第一个送回,到Hotel Golondrinas门口,和司机道别。晚上的wifi突然好用了,于是多上了一会儿网,没有到外面吃晚饭,因为前一日本来买了很多食物带着准备近日在路上吃,都带回来了,就正好当晚餐。又到院子里看书,但不久就开始下雨,只好回房间,洗漱后就睡下了。因为下雨,天气就凉爽,于是就只开了最小一档电扇。晚间和昨日一样,过不久就有礼炮鸣响,似乎就在不远的地方,甚至在耳际听着雨逐渐变大,并且有电闪雷鸣变成瓢泼大雨之后,仍有礼炮声传来。虽然各种声响很热闹,仍很快就进入梦乡了

[花销]

餐饮 196 peso
一日游团费 300 peso
米特拉遗址门票 42 peso
Hierve El Agua景区门票 40 peso
Oaxaca酒店 550 peso

[tips]

- 在瓦哈卡报团,都是不包括餐费和景区门票的,可以在酒店或青年旅舍报名,也可在老城主要街道众多的旅行社报名,后者往往可以砍价,比在住宿地点报名便宜一些

- 瓦哈卡天气炎热,但跟团出去,车里可能凉,要带好长袖衣物

- 团费虽然不包括用餐,但会留下用餐时间,到一个buffet饭馆,为避免耽误时间,导游会建议大家都吃buffet,也可以自己带食物在车上或在景区休息时吃

- 如果对Mitla遗址感兴趣想仔细玩的,不建议跟团,因为跟团时间有限,只去一个建筑就离开。建议自己驾车、包车或坐二等车前来,如果还想游玩Yagul遗址,就只能自驾或者找出租车,Yagul是不通公交的,虽然距离Mitla不远

- 前往Hierve El Agua景区要走一段悬崖边的土路,很窄,错车不易,车技不好的就不要尝试了

- Hierve El Agua可以游泳,如果跟团的话,会留下半个小时左右时间供游泳,如有兴趣请带好泳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