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试婚,拷问的是爱情还是婚姻?
标签:
试婚爱情婚姻同居生活性情感 |
分类: =【伦理男女】= |
大学毕业试婚,拷问的是爱情还是婚姻?
现在“试验夫妻”、“临时夫妻”已不足为奇。他们试婚ing。
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处于待业,一部分人因为某种需要,与女朋友或男朋友试婚。原因林林总总,有人说自己正式结婚的条件不成熟,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归根到底没有票子。刚走出校门,还是先试婚一下吧。试婚,是婚姻的一种先行行为,它不是正式的婚姻,说到底,只是男女双方在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次实验性的同居生活,但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同居又有些区别,那就是试婚同居,是以婚姻的名义进行同居,目的是为了进入婚姻做铺垫,双方如夫妻一样生活,进行着婚姻试验。
试婚,有人反对,认为被它打破了人们对于婚姻的严肃性。
也有人赞同试婚,理由是,在男女正式结婚前,可在一起生活一个阶段,以求彼此相互熟悉,相互适应,在此期间允许自由发生性关系。通过这个试婚阶段,如果彼此感情融洽,生活和谐,都有正式结合的愿望,再进行正式结婚。如果通过试婚,双方互不满意,或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婚事就告吹,双方可以各奔东西,再去选择合适的、满意的伴侣。
现在实行的先同居、后结婚的婚姻缔结形式,已经是常事。
笔者根据资料而知,就中国而言,试婚并不是在当代才有的,古代就有试婚先例。唐时敦煌文献中有试婚的侧面记载。《优先婚前同居书》可说明这种风俗的存在。试婚期间男到女家,与未婚妻同床而眠,但只能背靠背,不能发生性关系。再如,北美印地安人、阿富汗的某些部落、芬兰某些地区有一种试验风俗 “床昵”:未婚夫妻和衣同床,不得发生性关系。除此之外,新西兰毛利人、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的一些地方也流行试婚。尽管试婚时间与方式不尽相同。
其实不难发现,试婚期间,爱情仍旧继续,试婚而没有步入正式婚姻,那么,在试婚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份对婚姻的恐惧还是对爱情的不信任感?试婚者一方或许会问:为何要与我试婚而不是结婚?拷问爱情或婚姻的问题就来了。
试婚者在认为条件成熟时选择了结婚。一些试婚者认为,他们有婚前的相互了解,彼此适应,使得他们婚后生活稳定,因为婚姻生活中相互适应很重要。试婚——婚前同居日益在年轻人中盛行,流行起来。试婚者,在试婚期间,享受被爱,爱对方,彼此享受爱人带来的甜蜜。
经过试婚而进入正式婚姻的人,会相信,爱情最后经得住试婚考验,婚姻的状态也不错,所以他们选择正式婚姻。也有经过试婚而分手的,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爱情经不起试婚的拷问,婚姻状态也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所以选择分手。
试婚,拷问爱情还是婚姻,似乎因人而异。其实,试婚,婚前同居,真正拷问的是试婚者内心需求和生活取向,拷问的是试婚者自身。彼此需要,彼此生活合拍,就走到一起,正式结婚。反之,只好好聚好散。
大学毕业后试婚,在爱情与婚姻的夹缝里享受独特的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