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是一次素年锦时的旅行

(2009-08-03 21:04:53)
标签:

安妮宝贝

素年锦时

感悟生命

文化

分类: =【山南隨筆】=
生命是一次素年锦时的旅行  生命是一次素年锦时的旅行
        
             口文德科

《素年锦时》是我买的第一本安妮宝贝的作品。喜欢封面的素净,更爱书里面她清朗的文字。记得以前在夜灯下细细读,不舍昼夜。与如此真挚而略带超越性的字“艳遇”,过程如一次曼妙的旅行,一次开端,一次结束,那么简单,那般清丽。

 

书分四时,春。夏。秋。冬。编排是《冬》《秋》《夏》《春》的顺序。

 

面对往事,人是无法不去回忆的。《素年锦时》的《冬》,开头引【无名氏·清江引】中的话语:“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一个在清谈自己的人,怎么不是在回忆呢,回忆里往事般般应,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过往,仍旧可以在记忆寻觅得到,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而浪漫的事。《冬》这个部分里,主色调是童年。清谈南方,村庄,日影,女童。里面有家乡的大宅,有被填塞掉的河流,有甜蜜细致的家人,有留在记忆深处的食物。诉说祠堂和寺庙,诉说池塘和清风桥。她是在说世间,说情分,说一种相持。说那些过往的美好。童年的际遇似乎就注定了一个人的今生,并因此而与别人不同。

 

到了《秋》,主题词是白茶,清欢,无别事。在《秋》里,安妮宝贝谈论了许多,朋友和过路客,单纯和善良,女子和男子,寂寞和疼痛,等等。似乎诉说成长到秋时的欢愉与清苦。如果说《冬》主要是在清谈童年,那么《秋》是在清谈长大。人长大了,就会变得更敏感,越发能体会欢苦。于是,这才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也总会觉得,童年是最美丽最无忧的时节,于是,怀念成为人的习惯之一。但安妮宝贝在这一篇章的开端,引【善哉行】中的句子: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何以忘忧。弹筝酒歌。初见这样的句子,我就喜欢。成长的旅程中,欢日也好,戚日也罢,有酒有歌有筝弹,日子欢少苦多也不觉得的,更何况不是欢少苦多,多的是平平淡淡。抽出一份闲,无别事,饮白茶,自享平淡清欢,也是锦时。

 

自己觉得,人到了一定得年纪,已然定格,折腾不起,归于安稳。这倒不是宿命,是生命奔流的一种规律。在《素年锦时》的《夏》里,安妮宝贝诉说的话题,如写作和阅读,车站与电影院,诗人与评论家,细节,选择,缺陷,交流,担当,规律,克制,静静生活,还有静物跟风格,等等。不看内容,单从这些字眼,便可以领略人到了一定年纪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到很苍老的年纪。领略人生的质地,不只要年纪和经历,更须境界和智慧。《夏》的起初,她同样引【弘一】一句:“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无形中透露一种若有若离,自珍自足的境界。静静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生命的最为妥帖的归宿。

 

与前三篇章不同,在第四篇章《春》里,是一篇小说《月棠记》,正如安妮宝贝在书的自序中所说:“《月棠记》在这本书里是个例外。它是万花筒一样有着暖彩碎片的小说,本质上更接近一个童话。它讲述成人的故事,属于孩子的心。”《月棠记》,是写一个叫重光的女子,寻觅爱人,认识一个佛教徒男子清佑,最后结合,重光怀孕有孩子,为孩子取名月棠。读来给人有一种和缓和自然。《月棠记》里描绘的重光和清佑,有很多细节,使得人物饱满,他们的爱情简单而自在,如孩子的心。在我看来,《月棠记》作《春》再好不过,历经《冬》,《秋》,《夏》,最后到《春》,《冬》里面主要说童年,有平实的亲暖,而《春》里面有爱,普普通通的爱,平平淡淡的暖。就像《月棠记》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是的。世间任何平常的美好的事情,也就是如此了。”人历经世事,最后又回归生命的自然与本真。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感觉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比她笔下的小说更直接了当的传达她的内心,更明了地为人们呈现生命的质地。在书的自序中,安妮宝贝说:“我要写这本书,它是一本说话的书。我尝试做一次清谈,且谈论的都关于自己。······清谈是一个人站在角落里,灯光刚好打在她的头上。他说着说着,也就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对别人说,还是对自己说。”如她所说,她是在《素年锦时》里清谈自己。不过,我又感觉她不只是在清谈自己,而是在关照和提升读者的精神和内心世界,是在清谈一种人生观念:生命都是一次素年锦时的旅行,历经世事,在平凡的生活里,过出淡静的美,如此,素年里有锦时。人生平常而美好的事,也就是如此,生命素年里有锦时,时间这样过去就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签·书
后一篇:童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