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叔同·《送别》·《悲秋》

(2009-05-17 21:46:03)
分类: =【山南隨筆】=

                     李叔同·《送别》·《悲秋》

 

                                    ◎文德科

 

    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佛法,从此,他真的远离了世间的爱恨海,跳出了世间的名利场,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生。他领悟出许多常人无法企及的佛学心得,对于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梁实秋、林语堂等都认为是“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而在我看来,李叔同的诗也是如此。

 

    我最早熟知《送别》这首诗,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上音乐课,学唱歌,音乐老师教唱的就是《送别》,一听这首歌曲,旋律就让我入迷,悠扬而婉转,唱起来好听,词是诗句,简洁好记。李叔同的诗《送别》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不过,《送别》歌曲经李叔同填词,又有了:“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聚虽好,别虽悲,世事堪玩味,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有人说,诗是生活之外的理想追求,诗是与现实脱节的。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特别是言及李叔同这首《送别》的时候。在此,诗反而成了李叔同的真实生活的写照。李叔同交集的悲欣在《送别》中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在我看来,诗歌就是诗歌,诗可成歌,诗是念的,歌是唱的,可以念又可以唱的就是诗歌。

 

    1918年,刚过完农历的正月十五,潮湿阴冷的杭州西湖边上,游人稀少,一个雨天的午后,西湖白堤南岸飘来一叶小舟,在小舟停靠的埠头边,站立着一位僧人打扮的男子,正与一位年轻的女子相对无言,任雨丝和着风滋润静默的空气。风雨中,飘来远处寺庙里清幽的钟声,这位僧人打扮的男子就是李叔同。而这位年轻的女子就是李叔同的日本妻子福基。福基是专从日本赶来劝说李叔同不要舍下她而去的,可是,李叔同去意已定,去他自己向往的地方,那就是佛的怀抱,李叔同与福基在西湖边告别,福基的到来也是一种送别了,带着哀伤,带着失望,福基送别了李叔同,送别了这个让他曾经迷恋、深爱的男人。虽不曾如小诗《送别》里所写的那样,李叔同告别福基,没有有幽长的古道,没有苍凉的笛声,没有夕阳,更没有酒。但是,离别的情愫与《送别》至少是相近的,李叔同与福基,后会无期了,据说福基后来回到日本,音讯全无,没有考证过,不知是真是假。

 

    在《悲秋》里,李叔同写道:“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人少。”全诗52字,道出李叔同内心的感叹,悲秋是在感叹人生,感叹昨日红颜今日暮年,千金难买寸光阴。“杪”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树梢。如陆机《感时赋》:“猿长啸于木杪兮,鸟高翔于云端。”二是指年、季、月的末尾。如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其有通经力学者,必于岁之杪,升于礼部,听简试焉。”我觉得,在李叔同这首诗里,这两种含义都应该要有,这才合乎此诗歌感叹华年的诗旨。

 

    《悲秋》应该趋近于早年的李叔同的心境,李叔同出家后,应该不会再悲秋了吧,人生、时光、年华、红颜,在一个出家人的眼里却早已成过眼烟云。我倒觉得,年轻的时候可以多感叹感叹韶光易逝,以便我辈常怀只争朝夕之心。年老还感叹,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相信在李叔同的心里,也是如此,那么《悲秋》则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变成“非愁”,“非愁”即“莫愁”。因为,佛祖的怀抱里,讲求的是普度众生,免入苦海,苦海不曾踏入过,或者踏入已经回头上岸,何来愁绪呢?然而,常人要想有这种转变,需要的不是身上披一层袈裟所能有的吧,而是需要一种思想与境界。

 

    李叔同是在杭州出的家,杭州实堪称佛地。李叔同曾几次到杭州去,有次一住近十年,他一定是舍不得离开这块佛地的了,微微钱塘,离西湖近,茶馆里的茶香飘溢,这样的地方就十足是一个修养的好去处,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李叔同一向是喜欢的,为一种内心的明化,那时的李叔同身在名利的山顶,却不畏浮云遮望眼,选择远离尘世,受戒后,虎跑寺成了他的“家”,后由搬“家”到玉泉寺,再此后,李叔同成了一名游僧了。其实,出家人本来已经无“家”了的,云游四方,才是出家人的最好归宿吧。

 

    李叔同已死,弘一法师方生,远离红尘是非,只换那一处景致,只求一处清凉。送别悲秋,迎来的是一片暖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刹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