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要做梦想的痴人

(2008-05-29 17:16:39)
标签:

梦想

痴人

分类: =【山南隨筆】=

就要做梦想的痴人 

                          就要做梦想的痴人

 

                    (本文被《读者》杂志官方网编辑推荐并收录,顺便连接于此

 

                                      文德科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热映曾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了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习武之风也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92年的一个晚上,河北省南和县的一个贫瘠的村子里,露天电影也在放映《少林寺》,在众多的村民观众中,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少年看得尤其痴迷,特别是电影里的英雄打斗场面深深吸引着他。电影散场后,这个少年跑回家中,跟他的哥哥谈起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说着自己的梦想,他说:“哥,我要去少林学武,拍电影,《少林寺》中那个李连杰就是少林出生嘛。”哥哥说:“行,你去吧,我支持你。”哥哥一脸的爽快给了这个少年更大的鼓舞。少年欢快地蹦跳到母亲跟前说:“妈,我要去少林学武术,也要拍电影,挣多多的钱,让你过好日子报答你。”母亲微笑着,心想,让他出门去锻炼锻炼也好,至于拍什么电影,童言无忌,就不做这样的梦了。

 

又是在1992年的一天,父亲带着这个八岁少年来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年幼的他成了少林俗家弟子,他在想,自己一旦进入了少林,就是在拍电影了,每天勤学苦练武术,可怎么也看不到有自己在其中的电影,他迷惑了,问师兄弟,咋看不到我们拍的电影咧。师兄弟告诉他,不是进少林就能拍电影的,要有导演,有机器,而且需要取景少林寺,从很多人当中被挑选中去演,才会看见自己在电影里。少年进少林学武,是想要拍电影的,这是他当初踏进少林的梦想,听了师兄弟们的话,他更加勤苦练功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有的时候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得小心翼翼。他跟师兄弟们说,自己学武术将来也要去拍电影。很多师兄弟觉得他的话挺可笑,说,就你呀,行了吧,你还去拍电影呢,你又不是什么武术冠军,你以为你是李连杰啊,你个子不高,学问不高,别做梦了。还有人说他这是在痴人说梦。可是,这一连串的话语并没有丝毫动摇这个少年对于自己梦想的坚持,他就要做个梦想的痴人。

 

约六年后的一个寒冬天,天还下着冻雨,飘飘洒洒,他辞别了师父和师兄弟们,冒着天寒,与自己一直坚持着的少年梦想一同离开了少林。回到家中,他就向家人提出了要去北京当演员的想法,可母亲不相信他能行,说,人家北京那么多大学生都使不了,怎么会要你去演。父亲也劝他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踏踏实实学点技术,找份稳定的工作,上个班做个平常人行了。可他坚决要去,跟父母说,你们放心吧,将来我要是拍上电影了,我什么都不要你们管,我要好好孝顺你们。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想去北京闯荡,想做演员拍电影的想法很快在村子里传开了,上个世纪末的河北省南和县的这个村子与我国北方大多数农村一样,虽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人们的观念略微保守,当大家面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单纯而遥远的梦想时,乡亲们都觉得他是在痴人说梦,跟他说,你看你那个样子,还想拍电影,北京那地方,拎孩子的很多哦,会吧你的心剜出来给别人换了。他听后也的确害怕,可这点害怕跟自己的梦想比起来,他是毅然选择去实现梦想的。最后,父母坳不过他,说,去北京闯荡还是呆在家里,你自己选,到时候成不了,你不要怪我们。不久,少年不顾家人和乡亲的反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怀揣500元钱,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初到京城,眼前的一切并不如他所愿,来北京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陷入了迷茫之中,紧贴衣衫的500元钱很快也所剩无几了,他跟他跟大多数来北京闯荡的民工一样,干着最累的活。住在一间与许多人合租的平房里,成为了最为辛苦的北漂一族。他在一建筑工地上当搬运工临时工,打下手,搬砖,推车,撒灰,擦玻璃,成人一天是50块钱,他一天2025块。在山区的一个工地,睡的是帐篷,上面铺草,半夜下大雨,一晚上都没能睡好,蚊子又多,第二天仍旧接着干活。有一次,工头叫他去取玻璃,玻璃放置得高,他就踩在玻璃下的一个缸子上去拿,结果一不小心,脚一滑,玻璃打碎了,最后工钱没拿到,干了一个月,好在管吃管住,不至于饿肚子。那时他小,也没想到苦,不过心情是很难过的,想了很多,想以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家人和乡亲都还没有看到自己拍的电影呢。他一边做工,一边在寻找做群众演员的机会。每天早上,天还是漆黑的,他就跑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群众演员都是临时叫的,于是,他在打工之余也去等机会,他期待着自己的演员梦被幸运叩响。一天早上, 2000年电视剧《银鼠》导演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招募群众演员,在这里等待做群众演员的有人多得很,立刻围拢过来自荐。导演说要会武术的,他立刻扒开人群往里挤,好不容易挤到导演面前,说,自己在少林学过武术。导演说,那你练两拳看看。他立刻挽起衣袖,当场表演起拳脚功夫来。最后,他凭借自己扎实的武术功底在众多的人中被导演相中。顺利地得到了出境的机会。戏整整拍了一天,他演一个蒙面的刺客杀手,拿着火把,拿着刀,还跟人对打,又是跳,又是翻,让他过足了戏隐,也拿到了自己平生的第一笔武行的酬劳100元钱。就在他接过钱的一刹那,眼泪却已成行的流了下来。后来,又在数十集的电视剧中做群众演员,他兴奋地告诉父母说在戏里可以看见,可父母从头到尾都没看见他。

 

应该说,他演艺生涯的第一步是电影《盲井》,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意义是相当深刻的。当时,他正跟工友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时值《盲井》剧组在选演员,工地上的工友知道后,邀他一块就去了,到了剧组,一个摄影师给他们录像,在录像的过程中要他们作自我介绍,轮到他了,他一脸傻傻的样子,说,大家好,我是谁谁谁,热爱武术,......。他样子傻,当时满脸雀斑,因为刚从工地来,无精打采,但淳朴真挚。没有自信能选上。试镜《盲井》的第二天,导演李杨就提出要见他,并在戏里为他安排了重要角色,要他去剧组一趟。他到了剧组所住宾馆,在楼道里来回走,反复在想自己能不能演这个角色,一想,反正是导演让去演,相信导演觉察到自己身上有适合这个角色之处。为什么我不相信我自己呢,放开去演就是,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他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生,也因此很认真,经常因为台词熬到三更半夜,就为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坚持着,再坚持着。在影片中,他演一位愚钝少年,他淳朴自然无表演痕迹的表演风格在第一场戏中就得到了导演的好评。就在他16岁那年,他还在怀疑自己是否会成为一个合格演员的时候,却凭借影片《盲井》一跃成为台湾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成为了本届获奖年龄最小的男演员,后来又相继获法国杜维尔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曼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他是谁?他出演过《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扮演过《暗算》里的瞎子阿炳,他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还在《集结号》、《猜心妙手》、《传奇·幻想殷商》等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就是著名青年演员王宝强。

 

幸运的眷顾与奖项的垂青,使这位曾经是搬运工人与群众演员的他走到了绚丽的镁光灯下,从此,赢得奖项的同时,王宝强也收获了自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他把金马奖带回家的时候,父母都惊呆了,要看看是不是真金,母亲拿着,想要咬一口试试,看是否是真金的,父亲立刻制止,说,别跟人家咬呵,你给咬坏了,孩子拿奖不容易,看着好看多好啊。乡亲也来看,说,你们家孩子选这行选对了。我想,王宝强的演员梦的实现不仅是成于他当初的选择,更多的是他对于自己梦想的那份执着的坚持,在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与压力时,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坚持。在成功之前,很多人笑他是痴人说梦,可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是否应该也做自己梦想的痴人呢,在我们去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是否要保持那份痴人的坚持与执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