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潘石屹财经 |
分类: 名人危机博文 |
潘石屹的阴谋
作者
2007年底以来,房地产一片低迷,可总有好戏看,地产大亨王石与地产明星潘石屹竖起针锋相对的两面旗帜,搅乱一池春水。王石“拐点论”、高调降价被同行称为“清理门户”,而潘石屹却从“无拐点”到“百日剧变”,同样过足了嘴瘾。但是,与王石的房产“阳谋”相比,我们看到的是潘石屹“别有用心”的阴谋。他的阴谋,归根到底,还是为了SOHO中国的利益做舆论嫁衣。
潘石屹的确很火,但他的SOHO中国远不如他本人的明星风采那么风光,有自己的发展软肋——资金和土地。地产资本为王,SOHO中国缺的恰恰资金,潘石屹自己也一直耿耿于怀,“过去限制我们发展的瓶颈就是资金。”直到 2007年10月8日, SOHO中国房地产有限公司赴港成功上市,圈了129个亿,踏上了资本化之路。这一下,潘石屹财大气粗起来。
财大气粗的老潘有了钱,却面临着有钱无地的尴尬。SOHO中国只有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相对碧桂园高达5400万元平房米的土地储备,小巫见大巫。近两年房价一路上涨,潘石屹认为:土地“招拍挂”后,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这其中根本的原因也是土地供应不足。政府需提出新的、可以实施的土地供应计划,使市场上房屋和土地的供求关系能趋于平衡,就会抑制地价不断创新高、房价不断创新高的局面。一席话透露出潘石屹自己没有土地、羡慕“地主”的酸溜溜的味道。
如今,房产萧条,陷入“有价无市”甚至“降价也没人买账”的困局,很多资金链脆弱的中小房产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潘石屹“趁火打劫”,抛出“百日剧变”,让本来就站在生死边缘线上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人心惶惶:“3月20日发生的恒大IPO叫停,我认为是2008年中国房地产界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恒大这次IPO的叫停不光影响到的是恒大,还有跟在他后面的40多家准备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总体来说,2008年,中国房地产公司所面临的金融环境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现在中国国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市场这条路又被堵死了,未来100天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
潘石屹给众多房地产商判了死刑,自然有人跳出来抗议。于是,潘石屹干脆把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和负债情况公布于众,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绝大部分上市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不容乐观。自古“流言杀人”,潘石屹一把揭开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伤疤,给如履薄冰的房产公司加上了一根危机生死链。
从潘石屹的“百日剧变论”,我们可以读出潘石屹的几分幸灾乐祸。
房产窜红时,哪个房地产商囤着地,就是握着真金白银,没有地的潘石屹肯定吃亏不少。现在房产进入冬天,资金充裕的潘石屹则期待着房地产来一场大洗牌。在房产的血腥洗牌中,必然会有很多中小房地产以及资金链紧张的大企业元气大伤,甚至倒下去,生存都成问题,就更没有精力去囤地了。潘石屹可借洗牌之际趁机做大,进行囤地。
面对整个房产的行业危机,王石实施“阳谋”,赚了金子,也赢得声誉;潘石屹则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可能会赚得土地,但不乏招致口水与骂声。但无论如何,都是立足公司利益,也是生存策略。所以,王石的“阳谋”与潘石屹的阴谋不足为怪。
更多精彩博文:
艾学蛟危机管理博客入选2007-2008年度首届中国财经博客20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