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花鸟市场的奇石馆中买到—块中间呈现蟹钳形状的石头,特取名为“蟹钳石”,它与煮熟的梭子蟹的蟹钳极其相似(见下图)。
不同侧面的“蟹钳石”

煮熟的梭子蟹蟹钳
台北故宫三件镇馆之宝之—的“肉形石”,它和“蟹钳石”都是大自然的产物,然而从形成的自然条件而言,“蟹钳石”比“肉形石”更难、更复杂。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蟹钳石”足可与“肉形石”媲美。
观赏石的特点是:一要自然形成,二要形态逼真。
“
肉形石”和“蟹钳石”都是经千万年,上亿年的风化、剝蚀等过珵,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
这种玛瑙类的矿物在自然界中,经长年岁月的累积,在不同时间因渗入的杂质而形成不同颜色,呈现—层又一层不同的色泽,乃至出现像肥瘦层次分明的肉的形状。台北故宫的“肉形石”是在天然石块基础上,经琢磨,石皮染色,最终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东坡肉”(见下图)。

台湾故宫收藏的肉形石
在类似条件下,都能形成形态各异的“肉形石”。因此,名种各样的“肉形石”在市场上见到的並不少(见下图)。

各种形状的肉形石
“蟹钳石”的成型要比“肉形石”复杂得多,欲形成逼真的“蟹钳”形状是极罕见的,不可能像“肉形石”那样有许多类似肉形的石块,也许“蟹钳石”仅此—块吧?
愿“蟹钳石”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