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声演员的蜜月期为何都这样短

(2008-09-22 08:37:24)
标签:

情感

杂谈.文化.相声

分类: 独眼观景

相声演员的蜜月期为何都这样短

文:九月羊

    相声演员总是能够弄出点动静来惊扰一下社会,吸引一下人们的眼球,按说,你要从哪里离开,收拾收拾离开不就得了吗?不解,发个博客公告,让博友们都知道这事,这里恐怕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想让喜欢自已的朋友下回去看时,不见二位演员出场时不必纳闷瞎猜,一方面还真有表达忿忿不满之意。据说,二位离开是因分配不公引起的,我想应该还不仅如此。所以我猜测应该还有让二位忍无可忍的事。但二位退出德云社的博文也没有多说,这也就够了。不多说,挺义道!早不退,晚不退,现如今的德云社已是红遍祖国大地,粉丝成千上万,哪儿哪儿都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就像那句戏词一样,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赵勇钢一样,哪里有晚会哪里就有德云社!在这一派大好的形势下,二位主力的离开,不能不说是忍着痛苦,也不能不说是个损失,对德云社还是观众都是。为什么好事就不能好商量呢?这就是相声艺人的毛病。为什么我要把演员又改成了艺人呢?相声演员一般虽然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我是说一般,当然也有大专,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毕业的,可比例还不是很高。研究生的更是凤毛翎角。我在这里指的文化不是你有个大学毕业的文凭就说明你有文化了,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弄个大学文凭并不是太难的事.虽说身在文化氛围不错的文艺圈儿,但多少还有点江湖,都显得很讲义气。因为在他们的身上遗存着的那种看似义气的东西,还是没有办法让他们免俗.

    开始德云社是困难,用郭德钢的说法,最少时只有一个观众。但他们挺过来了。顺点了,哥们儿弟兄的提嘛钱?一提钱就脸红。给多少就拿多少。裹着干吧!可现实渐现,有的哥们儿不仅仅是在剧场里演了,有主持节目的,有上晚会的,有拍电影,演电视剧的。低调点儿,多挣到钱的偷着乐去了,人总会有三六九等的呀!到哪哪去了,和谁谁见了,挣了多少了,买了什么好玩儿艺儿了,这都或多或少地对一天到晚撑在剧场里,一晚上弄个一两百的兄弟们有些影响的。说吧?不好意思。不说吧?心里还真是不平衡。谁说谁?现在可都算是腕儿了呀!得勒!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拜拜吧!您那!这说到底还是相声演员的演出及管理机制的问题。旧的观念相对其他演艺界的行当里在相声行里尤为严重.那种攀枝附蔓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让旁人侧目,也让自已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从事艺术创作,演出和分配环境。

    企业家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永远是让合约说话,永远是把丑话说在头里,在利益分配上永远是按投入产出和股份兑现。而相声小剧场演出的组合则很少能以公司化运作。这也就为日后的兴衰时如何处置留下了隐患。其实就连一对相声演员的组合和分开都是如此,尽管很多演员都喜欢用形同夫妻,这样的关系来形容一对相声演员捧艮与逗艮合作关系的重要性。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却很少有见到一对相声演员能够合作很多年的。就拿文革后的许多演员来说,表演艺术家马季和唐杰忠,尽管分手时二人都很痛苦,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高英培和范振钰,分分和和也是最后的分手。侯跃文与石富宽,也是经过分和,最后虽然从整旗鼓,没想到侯跃文英年早逝,姜昆和赵炎,冯巩和刘伟,加上奇志和大兵。都是在他们最红火的时候分手的。各自选择分手原因各异,不能说是坏事,但至少不能说是好事。因为除了马季,分手后出了一大批快炙人口的段子,姜昆冯巩也是随着自已的逐步地成熟,出了一些好的作品外,其他的人都没有留下让观众记忆深刻的作品问世。

是不是说,相声演员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享福?从表面看的确像是这么回事。但究其根源,我认为还是不规范的合作模式以及陈旧的运作方式所致.造成日后的尴尬局面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声演员的蜜月期为何都这样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