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导论|意识经验的一个范例:对一个立方体的知觉
(2017-09-24 19:43:06)
标签:
胡塞尔现象学意识经验 |
分类: 西方哲学 |
作者[美]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 /节选自《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高秉江 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9
现象学:意识经验的一个范例来自哲学人00:0020:46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现象学关于关于意识的描述性分析。这个例子不仅会让我们对现象学提供的那种哲学说明有所了解,还会为后面要进行的更加复杂的分析充当模型。
侧面(side)、视角面(aspect)和外形(profile)
考虑一下我们知觉某个物质对象的方式,例如知觉一个立方体,我从一个角度、从一个视角来看这个立方体。我不可能一次从所有侧面来看这个立方体。在对于一个立方体的经验中,知觉是局部性的,在任何时刻只有对象的一个部分被直接给予,这一点对于有关立方体的经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仅仅经验到我在当下的视点上可以看到的侧面。当我在看这些侧面的时候,我也在意向、共同意向着(cointend)那些隐蔽的侧面。我所看到的比直接进入我眼帘的东西要多。当下可见的侧面被那些潜在可见但实际缺席的侧面组成的晕圈(halo)包围着。这些其他的侧面也被给予了,但却恰恰是作为缺席的而被给予。它们也是我所经验的东西的一部分。
让我们从其客观和主观的维度来表述这种结构。在客观方面,当我在看一个立方体时,被给予我的东西是个混合物,它由在场的侧面和不在场的但是被共同意向的侧面所组成。正在被观看的东西包含在场者与缺席者的混合。在主观方面,我的知觉,我的观看活动,是由充实的意向和空虚的意向所构成的混合物;因此,我的知觉活动也是混合体,其中一些部分意向在场者,其他部分则意向缺席者即立方体的“其他侧面”。
当然,“人人都知道”知觉包含着这样的混合,但是并非人人都知道它们的哲学影响和哲学范围。所有的经验都包含着在场与缺席的混合,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这种混合的话,可能在哲学上会有所启发。
例如,当我们听一位说话者说出一句话,我们的倾听涉及这句话的一个部分的在场,它的前后伴随着已经说出和将要说出的那些部分的缺席。这句话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在沉寂和噪音以及先行和后继的或者与之伴随的句子组成的背景上突出出来。在我们对于一句话的经验中所存在的缺席与在场的混合,不同于有关立方体的知觉中涉及的在场与缺席的混合,但是它们都有在场与缺席的混合,都有充实意向和空虚意向的混合。其他类型的对象也会有其他类型的混合,但它们都会是在场与缺席的混合。
让我们返回到对于立方体的经验。在某个特定时刻,只有立方体的某些侧面被呈现给我,其他侧面都是缺席的。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围绕立方体走一圈,或者把立方体拿来转一圈,随着在场的侧面走出视野,缺席的侧面将会进入视野。我的知觉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即使我只盯着立方体的一个侧面,我的双眼的扫视也在引导着一种我自己甚至没有觉察到的搜寻活动。当我转动立方体或者围绕它行走的时候,潜在知觉到的东西就转变成实际知觉到的东西,原来实际知觉到的东西则悄悄滑入缺席状态;它变成曾经被看到的东西,成为只是潜在地被再次看到的东西。而在主观方面,空虚的意向变成了充实的意向,充实的意向则变成空虚的意向。
此外,其他的知觉样态(modality)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不仅能够看立方体,还能够触摸它,我可以敲敲它,看看它会发出什么声音,我可以尝尝它的味道(对婴儿来说,嘴巴是首先要的触觉器官),我甚至还可以用鼻子闻闻它,看看它是用什么做的。这些都是潜在的呈现,与我对立方体的任何呈现相伴而来,它们可以被激活并被带入直接的在场。甚至在立方体只是被给予我的观看的时候,所有这些潜在的呈现也都围绕着它。不过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只有视觉和触觉才把这个对象呈现为立方体;听觉、味觉和嗅觉则呈现制成立方体的材料,而不是呈现它作为一个立方体的形状特征。
让我们更加精确地阐明关于立方体的视觉经验。我们可以在被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那里区分出三个层次。
-
(1)首先是立方体的侧面,共有六个侧面。每个侧面本身可以在不同的视角下被给予。如果我让一个侧面正对着我,那么它就被呈现为一个正方形,但是如果把它稍微向后倾斜,这个侧面变成倾斜着被给予;于是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梯形。稍远的两个夹角之间的距离比稍近的两个夹角之间的距离显得要窄一些。要是我把立方体再往后倾斜的话,这个倾面就几乎变得像一条线段,最后,如果再倾斜一点儿,这个侧面就从视野中消失。换句话说,一个侧面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被给予,正如这个立方体可以在不同的侧面上被给予。
-
(2)让我们把侧面的每一个被给予方式称作视角面,当一个侧面正对着我们的时候,它拥有一个正方形的视角面,但是当它变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对着我们,它就拥有一个梯形的视角面。如同一个立方体以多个侧面向我们显现,每一个侧面也能够以多个视角面向我们显现,而这些视角面也可以过渡为立方体的视角面。不过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
-
(3)我可以在某个特定时刻观看一个特殊的视角面;我可以把眼睛闭上一分钟,然后再睁开。如果我没有移动,我就会让同一个视角面再次被给予我。这个视角面本身可以通过时间上不同的多样显象而作为同一性被给予。让我们把这些瞬间的视图(view)称作这个视角面的外形;它也可以过渡为侧面的外形和立方体的外形。外形是对象在时间上被合作化的呈现。英语中的“profile”(外形)一词是对德语词“Abschattung”的翻刻,后者可以意指“外形”或者“略图”(sketch)。因此最终说来,立方体是在外形的多样性中被给予我的。
让我们换个例子,从对于立方体的知觉转变到对于一幢建筑物的知觉。我观看建筑物的下面。我从正中偏左一些的观察点来看这个侧面:在此刻,我看到建筑物正面的一个特殊视角面。假如我对你说:“你这幢建筑的这个景象非常有魅力;请过来从这边观看。”我从这个观察点走开,让你走到这个观察点,于是你看到我刚才看到的同样的视角面,然而你经验到的外形不同于我经验过的外形,因为外形都是瞬间的呈现,不是能够被许多观察看到的外观、视图或者视角面。当然,视角面、侧面以及建筑物本身都是主体间性的,外形却是私人和主观的。外形甚至可以依赖于我当时的心情以及我的感官状态;如果我在生病或者头昏目眩,外形就可能会是恍惚的或者是灰暗的,而不是稳定的或者蓝色的。外形具有相对性和主体性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视角面、侧面或者通过它们而被给予的事物也都在同样的方式上是相对的和主观的。
对象本身的同一性
因此,知觉涉及综合的多个层面,涉及实际和潜在的多样呈现的诸多层面。不过,我们现在必须让一个重要的新维度开始发生作用。当我观看立方体的不同侧面,当我从不同的角度并且通过不同的外形而经验到不同的视角面,我把所有这些多样性都知觉为属于同一个立方体,这一点对于我的这个经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侧面、视角面和外形都被呈现给我,但是就在所有这些呈现者那里,同一个立方体正在被呈现。我所经验的这些不同的层面,都是在一个同一性的背景上被展现出来的,而这个同一性则是在这些层面之中并通过这些层面而被持续给予的。
然而有人会认为,立方体就是它的全部外形的总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立方体的同一性所属的维度不同于侧面、视角面和外形的维度。同一性不同于它所呈现的显象。同一性永远不会作为一个侧面、一个视角面或者一个外形而显现出来,但它依然作为所有这些侧面、视角面和外形之中的同一性而被呈现给我们。我们可以意向在其同一性中的立方体,而不仅仅是在其侧面、视角面和外形之中的立方体。当我绕着立方体走动,或者用手转动立方体,外形的连续流就由于是“属于”这个单个的立方体而被统一起来。当我们说“这个立方体”被呈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它的同一性被给予我们。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意识的意向性所具有的更为深刻的维度,比第一罩的那些维度更为深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是“关于”某事物的意识,即它意向着对象的同一性,而不只是意向那些被呈现给它的一连串显象。当我们考虑从知觉到理智活动的转变,当一个知觉对象成为某个事实或事态的一部分,这时候,对象的同一性问题就会变得重要起来,不过,即使只是作为知觉的一个成分(constituent),对象的同一性也是重要的。
在知觉一个对象的时候,我们不只是拥有一连串外形、一个系列印象;在这些外形和印象之中,并且通过这些外形和印象,我们获得被给予我们的同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的同一性也就被意向和给予。所有的外形和视角面以及所有的显象,都被领会成属于同一个事物的存在。同一性属于在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对同一性的辨识属于经验的意向性结构。顺便讲一下,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同一性本身既能够以在场状态而被意向,也能够在缺席状态上被意向,我们也有可能在意向它的时候产生错误。
这种关于侧面、视角面和外形的分析,有助于确证同笛卡尔和洛克的知识哲学形成鲜明对照的现象学的实在论。笛卡尔和洛克的知识哲学认为,我们直接觉察到的一切,都是打动我们感性的各种印象;我们被封闭在我们的观念圈子之内。然而,一旦我们承认存在着与视角面相区别的外形,以及与侧面相区别的视角面,我们就会发现完全没有可能按照那些在心灵之内的简单印象和观念来说明这样的结构。
如果一切都完全是内在于我们的,那么我们使之被给予我们的东西都会是外形:色彩的闪烁和声音的片断,而对象必须从这些外形中被建构出来。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区分外形、视角面和侧面。相反,侧面、视角面与外形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地表明,事物的表面和外观“在外”为我们存在着,我们可以去感知它们;它们并不是用那些打动我们感性的印象编造出来的。
同一个人或者不同的几个人,能够在不同的时间看到同样的侧面或者视角面,它们不可能仅仅是一种私下里激发着每个主体性的印象。而且,在侧面、视角面和外形的“背后”或者在“其中”,还存在着对象本身的单一性(oneness),也就是被给予我们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公开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可以得到的;它并不是我们投射到显象之中的某种东西。
在这里我们利用了对于一个物质对象即立方体的知觉来充当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的初步范例。其他种类的对象涉及其他复杂的呈现形式。在继续走向对于这些对象及其相应的意向性的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考察几个现象学那里推演着重要角色的形式结构。
未完待续……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