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北平:2019年高考英语I卷语篇填空“超纲”何处?
(2019-06-16 20:07:29)
标签:
高考英语2019语篇填空超纲说伪命题 |
分类: 高考英语测试研究 |
2019年高考英语I卷语篇填空“超纲”何处?
邓北平
2019年高考刚一落幕,很多英语教师纷纷议论高考英语全国卷I语篇填空题的语法知识超纲。主要讨论点是61小题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项不在考纲之列,属于知识“超纲”。因此,有老师致函教育部考试中心希望在阅卷判分之时给每个学生一律1.5分(该小题赋分1.5分),不管他们填什么(因为命题“超纲”了,错在命题组“不严谨”)。这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一线教师可贵的“护犊之心”!不过鉴于此,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厘清。第一,that在本题中是否为“超纲”语法项?第二,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内容究竟是知识还是能力?
一、that在本题中是否为“超纲”语法项?
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做两个常识性说明。第一个说明是同位语从句在教学与测试中的地位。同位语从句作为一个语法项无论是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版或2017年版)还是历年年度考试大纲中都未被列出,且对应性的测试实际也少有发生。因此,在基础年级的教学中,尤其是高考复习备考时,教师们一般都不会去多抠这个语法项。但由于这个语法现象在课文与阅读试题选文中非常多见,有时经意不经意学生还会问到,教师自然也会介绍一下。特别是在语法系统学习时,很多教师从尊重语法体系(名词性从句)的完整性上考量,顺带会对同位语从句的基本用法加以概括性说明。一般,在介绍同位语从句的时候,教师们常提四点:1.
第二个说明是语法项目的测试是如何在高考英语中实现的。目前高考英语只有语篇填空和短文改错两个题型在语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法能力的打探。短文改错按下不表。语篇填空作为一个语法测试题型,只能根据给词或不给词两种条件填入或写出一个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这个单个语词的语法正确形式包括了动词的谓语或非谓语形式,例如have reported,to perform等,也包括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别形式,以及某些关联语篇的功能词汇等。我们知道每一种题型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尤以语篇填空考测语法项目为甚。既然只能填写一个单词,语法大项或某些复合句之类往往最后只能表现为某个孤立语词的语法特征(甚至该词汇的语义都已失去,只剩下语法功能),因此,很难说能完整地实现考测某个语法大项的意图。咱们不妨来观察真题。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The polar bear is found in
the Arctic Circle and some big land masses as far south as
Newfoundland. While they are rare north of
88°,
Modem
methods
答案:61.
that
66.
belief
笔者曾指出,高考英语语篇填空题虽则“贵为”语篇下的语法填空,仍然属于小语境命题或单点命题,即依据单句内容进行的命题设计,测试点并不依赖全篇文意,甚至不依赖全段。我们虽一再强调在这类语篇理解之后的语法填空,理论上应该做到“空在句中,题在文中”。但仔细审视历年实际的命题,这一目标只能算是一个应然的追求。从这篇填空题中,我们依然发现每一道小题都只是单句的解决,皆未能与全文有实质的关联,遑论逻辑严谨,内涵深刻的关联。这个小题自然也不例外,几乎能直接在单句中完成。
While they are rare north of 88°, there
is
evidence
本题可以理解为考查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考试作答的时候,大家一般无心去思考太多,有经验的考生乍一入眼,基本上能框定在定语从句或与之相类似的什么从句,要么that,要么which之类。可能一时拿不准。但是这个不重要。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组成员实在是宅心仁厚加用心良苦,早已在后文中特别“安置”了另外两个完全类似的句法形态方便启发考生去模仿。这种模仿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即考生能体会并依据命题者的逻辑去识破某些带有“漏洞”的“陷阱”,让“陷阱”成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笔者曾在讲解完形填空题的命题技术时专门介绍过“回指”的技术。简单地说,命题者“故意”将某些测试点与文中某些语词做一些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设计处理,以便作为启发考生解决题点的直接参照,因而产生回指效应。根据功能特点,回指一般分为近题与远题回指、明示与暗示回指、具体与抽象回指等。本题属于远题回指,因设题点与参照点分处两段,需全文远距离照应而获得启示。
1.
2.
3.
看来,命题组生怕考生不知道怎么应对该题,在同一语篇中有三个类似的结构形态先后呈现,考生只需做简单的模仿性回指即可。你如果拿不准that,参看后面两例即能彻底定下心来。如果这样的“馅饼”考生还不能一抓到手,还非要因“超纲”而惶恐,因陌生而踌躇,这只能说明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应试能力的训练大欠火候。难道我们必须教了或学了这个是什么知识点才能正确应答么?语言学习的目的不就是在一定的知识修习中体悟语感,培养能力么?如果是单纯的语法测试,那就没有必要在语篇中进行考查了。
另外,第70小题的are是近题回指,直接模仿three are
declining.
three are declining,
six
这种回指技术既是一种命题的手段,也是一种答题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完形填空题和语篇填空题之中。
二、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内容究竟是知识还是能力?
实际上,如果我们肯仔细观察一下高考英语各题型的能力要求,一切就很清晰了:语言一经进入测试,便只有能力的幽灵徘徊,再无知识的魅影。语篇填空题虽然归类于语言知识运用,实则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考生语法运用能力的考查。既然是能力的考查,就不可能单纯地对语法知识进行检测。语法诉诸于语篇理解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语法应在语篇的阅读理解基础之上进行,换一句话说,语法的学习与考查必须彰显运用能力。其二,语法在语篇中不应表现为单纯的知识性的记问之学,而应该是能力性、体验式甚至是技术性的运用。参看下表:
序号 |
题型 |
考查能力 |
第一部分 |
听力 |
主要考查考生听懂英语口语的能力。 |
第二部分 |
阅读 |
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
第三部分 |
语言知识运用 |
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
第一节 |
完形填空 |
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词汇运用能力。 |
第二节 |
语篇填空 |
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语法运用能力。 |
第四部分 |
写作 |
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
第一节 |
短文改错 |
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发现并纠正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类型语言错误的能力。 |
第二节 |
书面表达 |
|
注:笔者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年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试题分析等文献整理
当下的英语测试,整卷都是阅读理解,凡8篇。一切测试都从语篇的运用中去实现。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天然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一个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如果天天只知道背诵一些语法知识条目,不仅枯燥,而且无益。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对定语从句的定义了如指掌,但是却不能在实际中将定语从句运用在日常的交际实践中。而不能自如地运用定语从句,那么他的语言学习目的一定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是为了炫耀语法知识,一种无用的语法知识。
我们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对该门语言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语流和语感也就自然生成。有了这种习得的语流与语感,应对这样的试题其实不需要什么特别地、专门地学习某种知识条条。
我们学习英语究竟应该学习什么?如果我们对一般的语篇阅读都不能根据相似的相近的语法现象进行模仿性、推测性、举一反三性地学习,并在此中实现语言能力的养成,那我们去学习什么呢?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难道依然要遵循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么?回答是否定的。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来控制讲授范围,但语言技能方面、文化意识方面、学习策略方面,包括一般的应试能力方面,则是应该更加宽泛地、多角度地、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