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手足口病

(2009-04-14 07:56:45)
标签:

健康

手足口病

疹子

病情

预防指南

分类: 我的故事

 

近日来,手足口病例越来越多。想起前年十月份宸宝的病情,妈妈想总结一下,与大家共享出来。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疾病,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勤洗手。易感染此病的人群一般都是2—5岁的小朋友,他们好奇心强,而且活动能力比小时候大大增强,很容易接触更多病毒。

07年10月份,宸宝上幼儿园仅一个多月。因为吃了一点大闸蟹,第二天,宸宝开始发烧,并且伴有流鼻涕、手指和手背起红疹等。吃了感冒药一天不管用,同时脚背和膝盖下、PP周围也都起了同样的小疹子。妈妈通过查阅儿童病例,对比了几种情况:海鲜过敏——通常是四肢和脸颊起大片红斑疹,伴有发烧:幼儿急疹——先发烧后出疹,一般只烧一天就退烧了,疹子多出在胸口;麻疹——也是先发烧后出疹,而且高烧升温很快,疹子遍布全身;手足口病——发烧伴疹子,疹子出在手、脚、膝盖和PP周围——这个症状与宸宝的情况相通,很可能是手足口病。

因为尽早了解了病症,在吃感冒药不发汗,持续低烧24小时的情况下,妈妈带宸宝去看了皮科(很多时候,宝宝病了家长都会带孩子去看儿科,其实在了解病情后看专科更容易很快控制病情),医生只看了一眼就确诊为手足口病,开了吃的、洗的、擦的药,吩咐不能上学,在家里静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等。吃了药,很快退了烧,只一周时间,小疹子就全部结痂干了。复诊时,医生说恢复的不错,可以上学了。全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时,手足口病还没要列入申报病例。但妈妈也在公司内网上将病情说了一下。也有比宸宝大的宝宝的家长回应:换季时小朋友容易得手足口病,经常是一个幼儿园内相互传染,因为手足口病通常有7—10天的潜伏期。妈妈这才回想起来,原来吃大闸蟹不是直接引发手足口病的原因,当时还以为是过敏呢。

总结起来,小宝宝生病以后,不能自己准确的说出到底哪里不舒服,只有家长仔细观察、多查资料,对比类似病症,及早就医才能确保宝宝健康。家里应常备:

1:育儿手册——最好是药店配发的宝宝常见病及常用药手册,或者去相关医院保健科室购买。

2:体温计——给宝宝量体温,以不怕碎的电子温度计为佳,一旦发现宝宝发烧以后,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体温,记录下来。

3:常备药——退烧药有美林和泰诺林,好娃娃感冒冲剂也可以,因成份与美林等相同,吃美林同时不用再吃好娃娃。当宝宝发烧时,切记不能盲目的当成感冒治,其实有时感冒并不一定会发烧,但是发烧的成因就有很多种,自己不能初步判断病情,或者是吃了常规药不见效时,一定要去看专科的医生。不能怕麻烦。

4:专科医院分科室的咨询电话——深圳这边每个区都有妇幼保健医院,虽然专科医院的等级不高,但是很多病例正是在专科医院才能遇到,如果电话联系能准确报告病情,有时在家里就能使病情得到控制,并且能及时治疗。反而是综合性医院人多病杂,带宝宝去恐怕会二次感染,加重病情。

5:清醒的头脑。有些家长看到宝宝生病难过时,自己陪着掉眼泪,其实与事无补,记住要首先让自己健康,有良好的心情,才能陪宝宝战胜疾病。

 

附:卫生部发《手足口病预防指南》2008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