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摧毁一个孩子
(2016-10-03 12:50:58)要摧毁一个孩子,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没有见过一朵垂头丧气的花,也没有见过一棵萎靡不振的树,——孩子天生亦是元气丰沛。要摧毁一个孩子,以使他自卑,惆怅,悲苦,绝望,必得在他养成健全的判断力之前,而不是之后。因为一旦他养成了判断力,他的生命就如同荒野中的篝火,风愈大,它燃得愈欢呢。
在下教书有年,目睹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节,都有程度不同的摧毁孩子的努力,但因为欠缺理论的指导,这种摧毁通常都不太彻底。毕竟,捣毁一个元气丰沛的孩子,需要一系列的持续打击,而这些打击是要有方法和路径的。考虑到马雅可夫斯基写过《拍马指南》,我亦在打击的要点上稍下了一点功夫,自命名“谴责艺术”。现不惴冒昧,推荐给大家。
“听不懂?这老师是怎么当的!孩子他妈!孩子他妈!你当初要是抓紧点,孩子也不至考进这样的破学校!”
这是环境谴责。
”怎么这么僚草?都做对了?是不是总想着电游电视?重做一遍!“
这是行为谴责。
”闹了半天,你连题目都没有读懂!“
这是能力谴责。
“混吧。反正坪山监狱(或其它就近监狱)也不远,到时给你订个位。”
这是信念谴责。
”脑子进水了不是?我看你就是头豬!连猪都不如!“
这是身份谴责。
”丢祖宗的脸!“
这是系统谴责。
请相信,这六个谴责层次从前至后,由低而高,只要学校和家庭联手实施,就可以使很多问题生不仅没有幸福感,连存在感也一并刨去了,就像我们许多人许多地方已经并正在做的一样。
前面说过,要摧毁一个孩子,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了以为万一,临末还得补充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能让孩子广泛阅读。你要知道,阅读环境是学校、家族和社会环境之外的第四环境,在阅读环境中,孩子极可能养成判断力并予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