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苏轼《书司空图诗》注译
苏轼此文评论唐代诗人司空图名句“善”“工”的同时,也指出其后两句诗“寒俭有僧态”,表明了苏轼对僧诗蔬笋气的反对。相比之下,他对杜甫诗句则倍加赞扬,谓子美“才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看出苏轼对诗的风格的倾向性。
[原文]
司空图表圣①自论其诗,以为得味于味外②。“绿树连村暗,黄华入麦稀。”③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④吾尝游五老峰⑤,入白鹤院⑥,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⑦。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⑧“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⑨则才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
[注释]
① 四空图表圣: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等。朱温篡唐后不食而卒。其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② 以为得味于味外:司空图《一鸣集·后记》云其:“最长于诗,其论诗有曰:‘梅止于酸而盐止于咸,味常在酸咸之外;谓其诗‘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句为得之,人以其言为然。”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云:“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外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③ 绿树句:见司空图《独望》诗。宋许彦周《彦周诗话》:“司空图唐末竟能全节自守,其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诚可贵重。”
④ 棋声句:见〈〈全唐诗〉〉卷634司空图[句]:“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⑤ 五老峰:在庐山东南部,西接含鄱岭,北靠大月山。五峰耸立,雄伟陡峻。海拔1436米。从山麓仰视群峰,如五个老人并坐,故名。
⑥ 白鹤观:在江西星子县五老峰下。唐建。宋赐名承天白鹤观。(苏辙记)庐山峰峦之奇秀,岩穴之怪邃,泉树之茂美,为江南第一。白鹤观总奇秀怪邃之茂美,复为庐山之第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⑦ 寒俭有僧态:浅露、单薄有贫僧的姿态。寒俭:形容诗文等浅露、单薄。僧态:贫僧的姿态。
⑧ 暗飞句:见杜甫〈〈倦夜〉〉诗。〈〈全唐诗〉〉卷227。
⑨ 四更句:见杜甫晚年寓夔州时所作〈〈月〉〉诗。苏轼对此诗首联“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颇为激赏,谓“才力富健”,“古今绝唱”。
[译文]
司空图自己评论他的诗,认为得味于味外。“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这句最好。又说“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我曾经游览庐山五老峰,入白鹤院,庭院满是松树的阴影,看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下棋的声音,然后知道这句诗的精巧。但是遗憾其有浅露单薄而带有贫僧的恣态。像杜甫“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就显得才力富健,距离司空图之辈就远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