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态度影响案件结果说明什么
□北叶
网络的普及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议政参事的机会。
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路见不平上网相助。许霆案因为网民质疑,由无期到五年。邓玉娇杀人案,因网民援助,邓玉娇无罪释放;“临时性即意犯罪”案,因网民愤怒,发回重审。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明,网民的态度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案件的结果。
那么这些现象到底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笔者认为,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老百姓也可以参政议政了,政府部门在做出一些决策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考虑到老百姓的态度了。09年电动车管理办法没能出台,其实就是政府考虑到了我们广大老百姓的利益。
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司法程序不规范。按理说中国的法律也不少,但大都是纸上谈兵,说得好听,一旦实施起来总是走味。这其实主要是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队伍素质不高。他们往往不是按法办案,而是按人办案,依钱办案。
一个案件发生后不是公开审理,总想暗箱操作,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从中捞到好处,但也正是如此,案件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不公正的情况。
由于你违反了审理程序,由于你不能公开公正地审理,所以一旦网民反对拿回重审时,结果就会和原来有很大出入。
试想如果我们从开始就按章办事,公开规范审理,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你网民再怎么反对都不会让我改变结果。
当然,中国的法律弹性大也给审理带来难度,一个条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七个和尚八样腔,一个地方一个天。理解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因此就会出现同样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审理的结果大不相同的问题。
网民态度影响案件结果,也反映出我们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正义感加强,不再逆来顺受,而想要回自己的话语权。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网民态度影响案件结果,并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相反却是可悲的,试想,案件的结果要靠网民的呐喊来取得公正,这本身就是对我们法律的嘲笑,是对政策的拷问。
请加入圈子:北叶800
欢迎继续阅读:
人生无需多求:人生只需一双手
医患之间矛盾:发生医患纠纷,百姓为何总想“闹”
等待美丽女孩:丁香树下的等待
先通知后整治:先通知后整治到底想治不想治
编辑作者邮箱:编辑邮箱及作者投稿问题
成语评判领导:成语评领导
最新四大美女:最新世界四大美女玉照
地窖盛满母爱:母亲的地窖
童真童趣同乐:别想把我骗上床
男人女人区别:男人与女人
追求女孩方法:男孩追女孩六招
抗日美女烈士:美乳娘
东西见不得人:见不得人的东西
新浪首页推荐:美女和我床挨床
新浪首页推荐: 女人使用说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