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一词恐怕是中国目前使用比较泛滥的词汇之一。“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学生在校时间超时”、“严禁酒后驾驶”、“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等等等,此类宣传标语可谓随处可见。
“严禁”在规范公民的一些不良行为,保障社会的安定,保护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难看到,严而不禁,禁而不严,禁而不止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个中原因可能是执行力度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得力,但我觉得主要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说没有做好禁前和禁后的工作。
禁止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临时手段,而让人们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是最终目的。如果我们不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们着想,恐怕禁而不止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以严禁焚烧秸秆为例,其实老百姓并不是不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性,污染环境,容易引起火灾,资源浪费等。但如果不焚烧,如何在短时间内处理掉,这对大忙季节的老百姓来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掉秸秆才是禁止焚烧秸秆的关键所在。
近几年由于管得紧,秸秆又没有一个好的处理方法,于是田埂上,沟糖边,大路旁到处都堆积着秸秆,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同样污染环境,更主要的是滋生大量的蚊虫,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政府部门如果能为老百姓找到一条省时、省工,又有利可图的处理秸秆的方法,我想焚烧秸秆定会不禁而止。
再如禁止学生补课,教育部门禁了多少年,下面的学校就补了多少年,禁令下了一份又一份,全都被下面的领导当做废纸扔进了垃圾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考核学校时过分强调升学率。二是不补课学生做什么。
如果我们做一份调查,恐怕最希望补课的就是家长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假期加重了家长管理孩子的负担,让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无所适从。但这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社会是否为减轻了负担的孩子提供了有益的活动场所。比如篮球馆、乒乓球馆、图书馆、书法、象棋等以青少年活动为主的场馆。这些东西恐怕只有大城市的孩子能享受到,那么农村的孩子呢?由此看来,孩子们在假期聚众网吧也就不足为奇了。
“禁”只是管理的初级阶段,也是一些矛盾产生的根源。目前,我们的很多领导都把“禁”作为一种常态工作,这种指导思想完全是错误的。“禁”是为了“不禁”,如何能做到不禁而止才是工作的重点。当然,这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禁而不止的原因,去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只要老百姓的认识到位了,问题解决了,“严禁”一词也就不会再泛滥了。(北叶)
请加入圈子:北叶800
欢迎继续阅读:
男人女人区别:男人与女人
发现自己缺点:擦亮自己的窗子
追求女孩方法:男孩追女孩六招
抗日美女烈士:美乳娘
气死你没商量:课堂上的经典对白
是非在一张嘴:是非之间
揭露贪官嘴脸:我为贪官鸣不平
我的甜蜜初恋:初恋
四月美丽女孩:四月一个美丽的女孩
东西见不得人:见不得人的东西
快乐童年生活:母亲的地窖
高薪能养廉吗:驳“高薪养廉”
讽刺官场腐败:表面文章与文章表面
新浪首页推荐:美女和我床挨床
新浪首页推荐: 女人使用说明
真实幽默风趣: 逼着自己去嫖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