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商品房,毫无疑问就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会波动,所谓价格波动,就是价格有时上涨,有时下跌。告别计划经济这么多年了,只要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这点市场经济常识是应该有的。当我们在某个时刻购进某种商品时,作为卖家,谁都不敢保证这种商品在以后就一定只会涨价而不会跌价,作为买家,选择在某个时机买进某种商品,就不仅要有该商品价格可能上涨的美好预期,更要有承担该种商品价格可能下跌的心理准备,购销双方一旦签订了购销合同,无论这个商品以后是涨价还是降价,双方都应该履行合同,该供货的就供货,该付款的就付款。对于买家而言,如果这种商品涨价你就高兴,下跌你就吵闹,甚至要求卖家退货、补钱,不退货不补钱,就打,就砸,那就如同买东西不肯给钱,借钱不肯还钱一样地毫无道理。
最近的“房闹”就是这样一群做事毫无道理的业主。说他们做事毫无道理,首先,是不该在房价高企时入市买房。是个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房价太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是畸形的高,非理性的高,含有大量泡沫。如此畸高的房价,已非普通民众所能承受,政府也在大力实施调控措施,房价下跌是迟早的事情,这些业主,你们为什么就看不明白这一点呢?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温总理的话,而要相信开发商“房价只会刚性上涨”的忽悠呢?当然,你会说,是房地产商欺诈了你们,作为楼盘销售方,为了让商品房尽快变现并赚取更多利润,他们一定是千方百计忽悠你说房子这种商品的特殊性,说土地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子的需求越来越旺,说房价只会涨不会跌,但他们那种“只涨不跌”的说辞变成了法律承诺吗?既然不是,去要求房地产商退房、补钱,这无疑等于刻舟求剑,与虎谋皮,再怎么闹腾,法律也不会支持。
其次,东西买贵了,就自认倒霉算了,要怪就怪自己沉不住气,把握不好买房时机罢了。这年头,哪个人买东西没有吃亏的时候?刚买了汽车,一夜之间就降了三万五万甚至七八万的,难道你能跑到4S店去砸人家的汽车?中国的股民,早就体验过“宝马进去,单车出来;西服进去,裤衩出来;老板进去,马仔出来;博士进去,傻B出来;蟒蛇进去,蚯蚓出来;老虎进去,小猫出来;黄世仁进去,杨白劳出来......”的辛酸,难道买股票亏本了,就该去打砸证交所?女人头天以数千元买了一款时装,第二天就降到了几百元,难道你又去时装店撕扯人家的衣服?在农产品涨价时消费者买进的大米、棉织品、姜啊、蒜啊,难道一降价就能搬回农贸市场去要求退货?还有,国际油价也曾从一百多美元一桶降至过六十多美元,我们兑换英镑曾从15:1降至10:1,至于买个电脑、手机,刚买就降价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也要一把火烧了数码城不成……如果都像那些业主一样,一降价就去当“房闹”,那么这个社会不是要冒出“车闹”、“股闹”、“衣闹”、“菜闹”、“粮闹”、“油闹”、“汇闹”、“数码闹”等无穷种“闹”来?
再次,“房闹”们之所以闹心,主要还是因为比较心理在作祟。设想一下,如果房价继续上涨,“房闹”们自然心理会无比欢喜,自己的房子虽然很贵,但别人买的房子更贵,还是我的房子划算啊!决策英明啊!其实,房还是那套房,钱还是那些钱,只要别人买的房比我的贵,我就痛快!我就爽!这是什么道理?现在,房价下跌了,昨天我的房子还值120万,今天怎么就只值80万了?40万啊,要奋斗二十年啊!怎么就没了?所以你就吵,你就闹:“退房!补钱!”“房闹”们的心情,人们可以理解,但“房闹”们的做法,就没人赞同了。40万,就当买个教训吧,请记住:大宗消费一定要理性,千万不要听卖家瞎忽悠,千万不要在某种商品价格疯长时跟风抢购,捂好自己的钱口袋,该出手时才出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