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3/03/121142184_11n.jpg
近日,我和一些同龄姐妹们,正以极大的兴趣关注一条关于国家人社部将审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的消息。我们这帮姐妹,出生于50年代后期,年龄在51岁到55岁之间,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在高校担任副处级或正处级领导。目前,我们都面临着53岁退居二线,55岁退休的共同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现行退休制度中关于“男性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的规定极不合理。它不仅有违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在高校,一位53岁的女干部不能竞聘领导岗位,而一位年龄不超过58岁的男干部却可以继续担任领导职务;高校的岗位竞聘,同样的岗位,就规定女性要比男性年轻5岁,才有资格参与竞争;一位身体健康的55岁的女教师必须退休回家赋闲,而一位男教师无论身体健康与否都可以干到60岁。这种现状不仅伤害了女性的积极性,更造成了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
目前,现实的情况是,也有部分高校对女性干部实行了弹性退休制度,比如根据本人要求,女干部55岁以后可以不退休,但不能担任领导职务,保留待遇,协助工作;也有的高校实行一刀切,无论女干部是否具有高级职称,从事什么岗位,本人是否希望继续工作到60岁,一律规定55岁必须办理退休手续,我所在的学校就是如此。我认为,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都是无视女性在体力和脑力上并不逊色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业务能力并不低于男性的社会发展现实,是对女性人才资源的一种极大忽视。
比如,我的一位好友李女士,硕士研究生毕业,是一家高职院校的副教授,具有国际注册会计师和国际注册税务师资格,原来在学校担任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因为年龄刚超过53岁,在学校的中层干部竞争中不符合年龄规定要求,不能继任。一些私人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闻讯而来,纷纷出高薪聘请她担任顾问甚至总裁。53岁退出领导岗位,55岁退休这样的退休制度,对李女士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其单位而言,完全就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笔者的同事杨女士,今年55岁,曾经先后担任过广州某重点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和图书馆馆长,具有正高级职称。平时我见到她,常常一身运动休闲打扮,脸色红润,身板硬朗,肩上背一个背囊,那样子就是去体育馆打球。如果你问她,最近可忙?她会说不忙,工作很清闲不自在,所以就去打打球,爬爬山。这位杨女士,上前年我们学校搞处级干部换岗时,她才52岁,学校规定处级领导岗位任期四年,按事业单位女干部55岁退休的规定,她的年龄超过51岁,任职年限不够干满一届,所以她不得不从馆长职位上退下来,被保留了一个正处级待遇,协助新上任的馆长工作。像杨女士这样精力充沛、工作能力强的女干部,却成天无所事事,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无处发挥,在高校还为数不少,真是令人唏嘘。
所以,我们强烈呼吁:尽快实行男女同龄退休!任何单位的岗位竞聘,在年龄规定上,不应该搞男女有别,应该男女一视同仁!当然,我们也知道,由于职业劳动强度不同,层次不同,待遇不同,同样是女性,也有的人不赞成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希望保持现行退休政策,因此形成了“挺退派”和“延退派”,为此,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加快的趋势,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劳动强度规定相应的退休年龄,同时可以把提前退休的选择权交给妇女,这样既可以体现国家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又可以逐步解决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的问题。我非常赞成这样的政策取向,即把“提前退休的选择权交给妇女”,让想提前退休的女性如愿,又不强迫别人提前退休,给予女性自主选择权。这种意见,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我们完全拥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