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今年的广州车展,因亚运会被整整推迟了一个多月。而每年的十二月,都是各单位最忙碌的一个月份,各种工作会议,年终考核总结,换届选举,聚餐聚会……全都搁到了一块。面对琶洲会展年终车界盛宴的诱惑,也抽不出身来去享受享受头啖汤,发个什么“抢先看”之类的帖,只能等到周末,都观众日第三天了,“黄花菜都凉了”,兽兽等大牌名模都撤退了,俺才冒着冷飕飕的寒风,哆嗦着走进了琶洲会馆。
在琶洲会馆举办的广州车展,已连续看了好几届,虽然都是看豪车拍美女,难免会看出审美疲劳,但若能把握着经济发展脉搏的跳动,用心去看,从不同的视觉去看,也能看出今年的车展与往年的不同,这种“不同”,除了参展规模,新车发布数量,什么概念车新能源车,年年都有变化以外,俺觉得当看客的“看客”,也似乎蛮有意思。展台上是个大舞台,展台下也有众生相。大家看看,今年看车展的观众,在年龄构成上,是不是也在发生着变化呢?今年的车展,是不是增添了很多年青的面孔呢?一些看上去依然年青的脸上,是不是有了几分成熟和自信呢?这些备受关注的80后,已成了今年广州车展观众日的看车主力,无论走到哪个展馆,身边都簇拥着一群群的年青人。这些年青人,看美女就像看舞台戏剧,眼神不迷乱;看香车却像相亲选老婆,眼神里流露出强烈的占有欲。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年青人对看车展态度的变化。前些年,当我邀请单位的80后年青人陪我一起去看车展时,他们很多人都摇摇头说,不想去看,看了也买不起。可是才过了两三年,这些年青人便对看车展产生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兴趣。有的甚至闪电般发展成为“有车一族”,身边的什么小张小李,昨儿还看着他屁颠屁颠地骑着自行车,货架上拉着一个“不愿在宝马车上哭”的清纯女友,今天就见他开着个十万八万的小车,旁边坐着一个“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幸福女人。而那些还没买车的,则把看车展作为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
如今的80后,和前几年的80后,无论在生活阅历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当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了。那些八十年代前几年出生的80后,已入职场四到五年,家境好一些的,不仅在父母帮助下已经购房置业,而且也成为车市上的一支重要购买力量。而那些刚入职场一两年的85后,也在心中规划着什么时候买车,买什么车的蓝图。他们再也不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不借贷消费,不超前消费,始终是一个手中有十万只敢花五万的守财奴。如今的80后,不会等到钱攒够后才去看车买车,他们手中有五万就敢想着怎么样把二十万的车开回家。所以,从广州车展上的80后看车一族,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消费观念超前的青年群体,更看到了一个敢于追求体面生活,追求舒适享受的新一代人。“蚁族”一词的流行,显然是夸大了这一代人的生存困境,虽然什么房奴、车奴、孩奴的压力,会让他们生活得不轻松,但我看到的80后,却是一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群体。无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都有过艰苦彷徨的年青时代,都有一个在奋斗中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过程,同样的道理,今天的80后,走出生活工作困境也需要一个过程,他们不会永远停留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他们会拼搏,他们会努力,他们有追求,他们有梦想,他们会向社会的中坚和上层攀升,或许今天展馆里那些可望不可及的豪车名车,明天就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呢!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