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色刺梨
金色刺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44
  • 关注人气:51,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有“大裤衩”,南有 “小蛮腰”

(2010-07-05 07:19:15)
标签:

汽车

自驾游

广州

电视塔

分类: 玩转广东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连续不断的暴雨把古老的广州城洗涤一新,暴雨过后,广州出现了高温酷热天气。星期六上午,开车送朋友赶早班飞机,回到广州时才上午八点。尽管明晃晃的太阳已经爬得老高,但由于是周末,街上车辆较少,道路通畅。 望著车窗外湛蓝的天空,心中有些感慨。广州空气质量不好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我们的印象中,广州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为了迎接亚运会,广州市政府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近几年广州出现了“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的可喜变化,看那蓝天下巍然耸立的摩天大夏,心中产生要记录这一美好时刻的冲动。于是改变车道,不回家了!直接从广园快速路转科韵路,经琶州大桥再到会展东路,来到了珠江边。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早上八点半,逆光下的琶州大桥,我就是经过那座大桥,从珠江北岸来到珠江南岸。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暴雨过后的珠江水位很高,远眺对岸的琶州岛,亚运会的主会场就设在这里。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身后的琶州会馆沐浴在蓝天白云下。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又一座新开通不久的,横跨珠江两岸的琶州大桥。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穿过隧道,来到沿江东路,就可近距离地拍摄“小蛮腰”广州电视塔。广州电视塔已成为广州的新地标,被命名为“海心塔”,由荷兰建筑师马克.海默尔设计,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总高度 610,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观光塔。这座塔的外框筒由24根钢管混凝土拄和46个椭圆型钢环梁及钢斜撑组成,塔体由下到上截面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扭转而成,最细腰处仅20.6,看上去就象一位回眸顾盼、纤细妩媚的少女,宛如江女回眸于珠江南岸。据说,这座太过于“女性化”气质的建筑中标后曾引起了不少争议。当然也有赞赏的人认为,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呢。

 

设计师马克.海默尔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艾菲尔铁塔到多伦多电视塔、芝加哥的希尔斯塔,从上海的东方明珠到天津的电视塔,它们的建筑流线都是直线,上下一根柱子,最大的变化不过是把下部的柱子拆分成几条支撑腿。这些摩天建筑都十分阳刚,棱角分明,楼层重复,虽然显得扎实但也让人感到沉重。我们希望设计能突破简单的重复,而变得比较轻盈动人,具有阴柔的感觉而且,我们在竞标的时候,还编制了一个江边女子深深憧憬广州未来的传奇故事,去阐述我们的设计理念。也许,就是当其他大部分建筑都在展现阳刚一面的时候,“女性化”为我们赢得了这个项目。

 

  马克.海默尔还说,设计刚开始时,除了我和妻子芭芭拉,没人相信能造出这样的建筑。电视塔的设计是融汇了多个椭圆的切面,然而也并非如“看”的那样全部都是“旋转”的,实际上电视塔的设计是融汇了多个椭圆的切面,每个切面之间构建虽然是斜的,但却是平直的,所以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它的施工难度在于,普通的建筑横平竖直,但电视塔里的每个间距都是变化的,长长短短都不一样。电视塔分为内外两层,类似于同心圆,内部是一个椭圆形的中心核。不过由于塔身旋转,中心核没有正中心轴,也是偏的,而底座则是整个塔的重心。塔内所有的功能区域都分布在中心轴上:底层是城市建设展览馆,48高处是露台,95高处是三维电影院,195高处是草原花园,290310高处是热带快餐厅,345高处是卡拉OK,350高处是贵宾酒店,390395处是豪华餐厅,454高处是一个大小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观景平台,这是世界最高的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乘坐“发射台”,像火箭发射一样,把游客送到610的高处。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这位老阿伯很会找地儿,在这里吹小唢呐,不用担心会“扰民”。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这位热心的广州市民很有意思,他以为我是外地观光客,以很骄傲的语气向我介绍电视塔、猎德大桥和新亚运会主场馆,他看我拿的相机似乎“很专业”,便主动打了一套“太极”并要求我为他拍照。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北有“大裤衩”,南有 <wbr>“小蛮腰”

    在二沙岛逆光拍摄的“小蛮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