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图片:金色刺梨
上个月,查看我的工资单,薪金增加了1000多元。整整六年了,工资原地踏步,今天终于变成了“实增长”,看着从4月份开始补发的那笔加薪,虽然是“迟来的爱”,但心里还是充满了温暖,起码可以缓冲一下家庭其他成员因金融危机就业难而带来的压力。打电话问在广州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和熟人,都说从四月份开始,加薪了!以前亲戚朋友们总认为,我们是在大学工作,又是在高收入的广州地区,作为大学教授工资早就超过1万元了,事实上,也就是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广州的大学教授当前可支配收入刚接近1万,实际收入刚超过1万。下面这两张表格是学校财务部门印制的部分教师的工资原始清单。

表一:财政工资原始清单之一

表二:财政工资原始清单之二
上面的这两份工资清单,是事业单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以技术职称为依据制定的工资发放额,我们通常称之为“财政工资”,是稳定的刚性收入。由于项目太多,字体小,看不清楚,下面剔除一些空档项目,选出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教师,整理如下(见表三):

表三:财政工资简略表
目前在大学,除了按国家标准领取上述“财政工资”外,学校还根据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包括承担的教学任务,发表学术论文计算的分值,培养研究生的层次和数量,科研到位经费……等等来计算报酬,这部分收入我们称之为“校内津贴”,这部分收入是不稳定的、可增加可减少的收入,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师,同一位教师不同的学年,收入都有很大差别,下面这份表格中的“平均校内津贴”,是2008年的粗略估计的一个平均数。“学校自筹发放的房补或物业补贴”,是今年四月以来的“加薪”。这样,当前每位教师的可支配收入为(见表四):
当前可支配收入=财政实发工资+校内业绩津贴+学校自筹发放的房补或物业补贴
而财政工资中扣发的“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退休后可以一次性领取,这样,每位教师的实际收入为(见表四):
实际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表四:教师可支配收入和实际收入估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位工龄不同的教授,其“可支配收入”目前达到9000多元,接近1万元,其实际收入刚超过1万元。表内虽然没有列入在职教师的电话补贴、教师节奖金等,但“平均校内津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没有列入,两者相抵,这个数据比较接近实际。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教师是个低收入行业,现在应该算是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当然,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高收入行业。所以行内有句话:大学教师饿不死,发不了,想发财,别教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