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色刺梨
金色刺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44
  • 关注人气:51,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2009-04-15 23:59:06)
标签:

汽车

自驾游

贵州大方

九洞天

分类: 行游四方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3月底,我与几位拥有实用技术和发明专利的专家教授到了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大方县,目的是考察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希望能用我们的技术,帮助当地发展一两个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项目。为此,我们走进了这个被称为“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大方县。两天的洽谈交流结束后,我们也顺便游览了位于大方县城60公里远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奇观“九洞天”。与我同行的朋友,听说有这样的行程安排,个个兴奋无比。仿佛那九个天窗洞口就在召唤他们!而我却不以为然,我在贵州出生长大,对喀斯特地貌,早就见惯不怪了。那些能让人平原地区来的人大为惊叹的峡谷、瀑布、峰林、溶洞、地下暗河、漏斗、坝子以及高原湖泊、盘山公路、层层梯田等这些景观,在我的眼里,曾经是阻挡我们与世界交往的“穷山恶水”。黄果树这一著名的大瀑布,上大学时,我每个学期乘坐汽车跨过花江桥后,都会路过它的身旁,免费观赏她的雄姿。安顺龙宫、织金打鸡洞已经让我领略过喀斯特溶洞的神奇魅力。至于这个“九洞天”,不就是溶洞吗?不过作为领队的我,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喀斯特地貌,我还是以满心的欢喜,和大家一起踏上了去“九洞天”的旅程。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按照当天的行程安排,我们必须在游览完“九洞天”和“百里杜鹃”后,于当天返回贵州大学。为了节省时间,根据李县长的提议,我们头天晚上入住“九洞天”景区,第二天早上走山路到达“九洞天”,再从“八洞天”下水坐船逆向浏览,这样就可以省去走栈道的时间。那天晚上,我们住在景区一比较简陋的宾馆里,用过晚饭后大家提议出去走走。虽然,山里的夜晚,空气是那样清新甜润,田野里的蛙鸣虫吟,让人有了回归和贴近自然的感觉,可是,黑漆漆的夜晚,大山浓重的夜幕,把那几盏有限的灯火吞噬得昏暗无比,离开宾馆十几米远,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那坎坷弯曲的土路让脚底下磕磕碰碰,因此大家在黑夜中走了不到五十米就折返回到宾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在宾馆草草吃了两碗面条,从景区正门进入,先看“一洞天”,也叫“月宫天”。这一景区全长有23公里,面积有80平方公里。在长约60公里的河段上,箱形切割顶板多处塌陷,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天窗洞口,而且洞洞相连,组合成集伏流、峡谷、溶洞、天桥、天坑、石林、瀑布、冒泉几钟乳石、卷曲石、生物化石为一体的雄奇瑰丽的岩溶洞大观。因其天窗洞口共有九个,每个窗口都集合有一组风格迥异的岩溶景致,因此谓之“九洞天”。上面这组图是“一洞天”,一般的游客就是从一洞天上栈道,沿途依次观看。我们这次是反其道而行之。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现代特拉卡”和“三菱帕杰罗”载着我们穿越蜿蜒坎坷的山路,向“九洞天”进发!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途中,下车观景。远处的那个长圆形岩石叫做“枪杆岩”。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瞧这几个女人,那副豪情万丈、神气活现的样子。刚才走过的那段险路,别说她们,就连我这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精彩女人”,也紧张得屏住气息。这几个家伙坐在我后面,个个花容失色,惊恐万状,现在下车了,看见壮丽美景了,就叽叽喳喳,找不着北了,哈!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山路陡峭,道路崎岖,险情不断,坐在车上,实在是颠簸得厉害,好不容易拍下这几张照片。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这就是第九个天窗——九洞天,也叫“大观天”,那个岩石叫做“断头天马”,如果是在傍晚或清晨拍摄,会产生一种“采蔘归来”的意境。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看完“九洞天”,我们折向另一条山路,去看“八洞天”。“现代特拉卡”路上爆胎啦!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这样的Y字路,汽车无法转弯,只能先找一块宽一点的地方掉头,然后倒车,才能进入那条我们想去的路。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三菱帕杰罗”在这里掉头。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倒车。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驶向“八洞天”。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行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上)

      终于到达“八洞天”,在这里下车,穿过“宝藏天”,从地下河坐船游览。汽车顺原路返回,在出发地“一洞天”等我们。篇幅有限,洞中奇景,请见后续险路探喀斯特奇观“九洞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