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色刺梨
金色刺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795
  • 关注人气:51,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2009-04-09 07:24:26)
标签:

旅行

自驾游

云南

勐海

分类: 众友共博

                                                       图片摄影:池原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阳春三月,我们从数千里之遥的广州,乘飞机,坐汽车,来到了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勐海是闻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和我国产茶最早之地,有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和800余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作为奢茶如命的“老茶客”,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到勐海的原始森林探询我们心中的树圣——那有1700年历史的野生“茶树王”。这是勐海县城所在地勐海镇。整个勐海县人口只有30万(2004年),这个县城实际上也就只有几条街。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进山之前,先去游览曼短佛寺。曼短佛寺,位于勐海县城西南面的昆烙公路边上,距县城约10公里。是当地傣族从事宗教文化活动的中心。曼短佛寺傣语称为“瓦拉扎探”。据史籍记载,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形象逼真,原始古朴。曼短佛寺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集中地体现了傣族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精华。

 

    在湛蓝的天空下,太阳肆意地将她的光芒挥洒在寺庙的屋顶上,让那橙色的瓦顶和金色的屋檐更加辉煌夺目。走在这样的寺院中,浮躁的心突然变得纯净平和,似乎一切尘世的烦恼和各种欲望都消遁而去。那些精美的雕刻壁画更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去西双版纳,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云南省西汉版纳的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小乘佛教”。据传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一种自利教,它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通过布施“赕”来行善、修行而达到涅磐,即达到一种幼想的超脱悲欢苦乐和超脱生死的境界。南传上座部佛教对人生提出了一种因果报应的理论。宣传人生有生死轮回的三世说,即过去前生、现在今生、未来来生。这三世轮回都在天堂、地狱、人、阿修罗、畜牲、饿鬼之间轮回。如果今生不修行积善,死后就要入“磨姆纳火”--地狱,遭受油锅煎熬后,分身等罪,来世也只能转生为饿鬼、畜牲。由于这种理论的影响,使得傣族普通信教,对佛万分虔诚。

 

    按照传统的宗教习俗.傣族男子都应出家为僧,只有这样才算有教化。谁不出家为僧,谁就是“岩里”——生人。“生人”即没有教化的人,是被人瞧不起的。因此,在曼短佛寺,我们就看到了不少的少年僧侣,看他们虽然身披袈裟,却掩饰不住一脸的孩子气。我们想,这样的教化,让孩子们从小向善弃恶,也就是让一个民族赋予了慈祥平和、善良仁爱的秉性啊。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傣族宗教习俗见闻:少年出家为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