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节,打开报纸、网络,铺天盖地的粉红桃心、玫瑰康乃馨迎面而来,种种雷人的过节方式、求爱方式让人目瞪口呆,明星们、大腕们的婚恋故事、艳遇细节,被媒体翻炒出阵阵香味和迷雾,让那些在婚姻围城里,天天喝着白开水的老夫老妻们,突然间心旗摇曳起来,心里涌动着浪漫的渴望和越轨的冲动,也把我等草根凡人忽悠得晕晕乎乎,当然也会让那些剩男剩女、光棍单身们倍受煎熬,五味杂陈……
其实,对儿女婚事,对儿女婚姻幸福的牵挂焦虑,对单身儿女的爱情美满的祈求,莫过于他(她)们那生养他(她)们的父亲母亲。前几天,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空阴沉沉的,当我走进上海人民公园,就被这样如阳光一般灿烂的情景感动着、温暖着。

公园里,随处可见一群群衣着整洁,神气清爽,聚在一起友好交谈的老人。



他们认真观阅那些摆在梯坎上,挂在树上的纸张,那上面写些啥?


原来那是上海老人们为儿女张贴的征婚启事。从这些征婚启事来看,他们的儿女都很优秀,大部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有的旅居国外,事业有成,收入丰厚,当然,对对方条件的要求也不含糊。尤其是要求“沪籍”这一点上,让人感到上海人深入骨髓里的那种优越感。不过对这种观念不敢认同,都什么年代了,上海人还坚守这样的地域观念,这无疑是“画地为牢”,敞开心胸拥抱天下,选择机会大大增加。





仔细看,认真挑,上海人的精细,上海人的挑剔,上海人的执著……深刻地影响着上海人的择偶观。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子女的寂寞孤单让老人牵挂惦念。子女一天缺少那一半,老人就揪心焦虑每一天。老人的爱子(女)之心,关切之情,让人为之动容。




老人的喜悦表情,象是有所收获,愿老人们的心意如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友情推荐:小资精明上海人对贵州风情的那份痴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