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色刺梨
金色刺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659
  • 关注人气:51,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大学生起薪比男生低合理吗?

(2008-07-09 18:02:52)
标签:

教育

分类: 随笔言论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7/02/xinsrc_2320705011529375112708.jpg    受过同样的高等教育,拥有同样的专业文凭,干着同样的工作,只因性别不同,就应该有不同的待遇,拿着不同的薪酬吗?据北京考试报消息称,由北京大学课题组完成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本科毕业时已确定单位“落实率”的,男性比例为73%,女性为68.4%,两者相差4.6个百分点;而女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出境的比例达19.3%,比男性高出3.9个百分点。这项统计结果还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1798元,比2005年增加了210元,但在收入上性别之间却存在差异,从中位数平均看,男性月起薪为1500元,女性为1300元,两者相差200元。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不禁令人感叹。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排斥,已经让那些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的女生们欲哭无泪,如今还要承受起薪比男生低的不公平待遇,更让女毕业生们心理难以平衡,也让人觉得这一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格格不入。记得是在今年上半年,在毕业生们四处寻找工作的艰难日子里,一个姓陈的女生曾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向我叙说她找工作的艰难,诉说她屡屡遭受碰壁的无奈,她说她先后投放了几十份简历,去了十多家单位面试,感觉有好几家单位都对她的面试表现相当满意,但最后都通知她说:可惜你是女生,我们只要男生。再后来,她到了南宁一家由原来的科研单位转制的企业找到一份工作,在她进入这家公司一个月以后,她才知道,和她一同进入这家公司的另外两名男性毕业生,每月起薪比她高150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原因不外就是:首先是就业上的买方市场,性别歧视普遍存在。当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应长期过剩,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时,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男性,而对结婚后很快进入生育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比较排斥,体现在企业内部薪酬制度上,以男性起薪高于女性的收入调节手段来吸引男性,排斥女性。其次,为体现所谓“一线”和“后方”的区别,制定性别起薪差别制度。我曾就“为什么女大学生起薪比男生低”这一问题,对广州和深圳的几家企业进行了电话访问,据不完全了解,一些企业制定起薪性别差异制度,理由是男性员工往往会被派往销售和技术服务一线,是“硬性”任务,而安排女性员工工作任务时,往往要考虑其出差的困难性,而更多地安排她们从事文秘管理等“软性”工作,再加上女性生育期为企业带来用工上的损失,所以在起薪上就应有性别差异。

 

     对此,笔者不以为然。其一,同工同酬原则,最早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之一。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这里,不是单纯强调男女间的同工同酬,而是按劳分配过程中都应同工同酬。这个按劳分配自然也就包括“起薪分配”,所以实行男女起薪不同分配制度,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原则。其二,企业固然有权制定合理的劳动绩效考核制度,但根据性别差异制定不同的起薪制度,却是一种没有法律根据,也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不符合科学管理原则的坏制度,企业完全可以用更加科学的制度设计来区别体现绩效和贡献,如根据工作任务轻重不同和工作业绩不同,用出差补贴制度和业绩奖励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当然,男女起薪差异制度在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制度规范的企业,并不是问题。当女大学生遇到以起薪差异制度来歧视女性的企业时,首先,应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向企业据理力争,最好的方式是写一封建议信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帮助他们分析和认识这一制度的弊端和不合理性,委婉建议企业用更好的制度设计来体现劳动强度和绩效差异。其次,女大学毕业生,包括一切女性就业者,别把自己想象成弱者,工作上要挑舒服的、轻松的、稳定的、压力小的,待遇上又要求用人单位给于照顾,这样只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女性不如男性的印象。“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女性只有坚持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克服依赖性,敢于挑重担,以自己优异的工作业绩证明女性并不比男性差,才能更加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本文为《大学》杂志特约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