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试保研悄然发生的观念变化

(2007-09-22 16:01:28)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校园观察
      续几年来,都主持学院免试保送研究生的工作,深感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悄然影响着免试保送推荐研究生工作的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今年,在符合免试保研条件的学生中,又有27位同学报名申请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按全院四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以2%的比例名额进行推荐,只能有10位同学能获得这一机会,为此需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择优推荐。在昨天举行的试中,发现这些同学都很优秀,三年多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而且都表达了想继续深造的强烈愿望,我们也非常理解他们,希望他们都能获得这一机会,但最终只能根据他们的平时成绩以及试的表现择优推荐10幸运的同学通过了面试而公示阶段。此外,评委会还另推荐2名同学作为候补保研对象。

    

   在今年的免试保研推荐工作中,我感到无论是学生,还是研究生导师,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1一些成绩拔尖的同学主动放弃免试保研机会。这些年来,随着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学缘结构,具有在多所高校求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而学缘结构单一的博士生往往因为“近亲繁殖”问题越来越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今年本校就坚决拒绝“近亲繁殖”博士生留校,即使是我们最强学科领域培养出来的博士也概莫能外。因此,真正有实力有远见的学生,已经明智地知道研究生阶段不应该在本校继续求学,因此他们更愿意凭自己的实力考外校研究生。

 

     2、校方和院方对选报外校导师的学生给予更多支持和欣赏。由于免试保研名额极其有限,再加上长期以来“肥水不流外人田”思维惯性的影响,往年在免试保研申请竞争中,原则上我们都不同意学生占本院的名额,去读外校和外学院的研究生。记得四年前,本学院一位叫徐梦侠的男学生,学业成绩相当优秀,综合素质极好,他不愿意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而选报了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的导师对其十分欣赏,希望他能通过免试保送而被纳入自己门下,但如此一来,就要挤占我们的免试保研名额,因此他的申请被我们拒绝,幸亏这孩子极争气,靠自己实力考上了浙大研究生。但是,这些年来,这种不喜欢本院学生报外校和外学院导师的狭隘意识,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比如今年,10位列入公示名单的学生中,却有3位学生分别选报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她们不仅以良好的学业成绩和面试表现赢得了评委的赞赏,评委们更对她们选择外校的导师而不选择本学院的导师,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对一位女学生本科期间就能进入中山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得到该校导师认同,也表示了极大的赞赏。

 

     3、一些导师已经开始拒绝免试保送研究生。在以往,相信每一位导师看到有免试保研条件的学生选择自己为导师,心里还是欣慰和开心的。在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免试保送研究生,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有时还是导师之间的竞争。可如今,在考研热连年不减的情况下,一些有名望的导师根本不愁生源,他们对选报的学生有更严格的要求,有的导师,比如本学院一位“长江学者”级教授,就明确拒收免试保研的学生,在他看来,学生只有通过激烈的复习考试竞争,认真扎实地积累一些专业知识,才能更快地走上学习研究的轨道。而免试保送的学生,因不需要考试,进来后往往表现为专业知识准备不足,令导师不满意。如今,与该教授持相同看法的导师越来越多,这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这三点变化,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世界在变,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要想通过不断的求学奋斗使自己成长为高层次人才,必须让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变化,千万不可死盯住一条狭窄的免试保研之路,而放弃其他的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