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造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谈到德系车,很多人的印象是技术先进、做工精细、安全耐用,但价格相对较高。作为德系车高尔夫的用户,驾驶高尔夫三年多,行车七万五千公里,把中国的版图跑了三分之一,除了正常保养,更换零件,从未出过任何质量问题,它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它的耐用可靠,让驾驶者对它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信赖。德国车不是用“炫”、用“划算”这些东西一下子吸引你,更不是以节省用料,降低成本,从而以价格优势和花俏的内饰来迎合消费者,单纯用“好”难以形容。它的经典,它的精致,它的坚实,它体现出来的德国人造车的那种风格和理念,需要你在多年的驾驶中去慢慢体味,去细细感受。我体味出来的德系车,就是那种能陪伴你实实在过日子的、安安全全走天下的、一种特别贴心的感觉。
乍一看德国车的外观、配置和价格,还真是很难吸引第一次买车的中国消费者。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属于第一次买车而且对车没什么研究的,大部分都选择买日本车,第一辆车买德国车的人较少。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单位停车场和住宅小区停车场停放的私家车,也在广州大街上对过往的车辆作过简单的随机统计(不算满街跑的捷达出租车),发现大约三分之一多的是日系车,另外不到三分之二的私家车是德系车、欧洲车(法、英、意)、韩国车和美国车,所以业内就有一种说法,说日本人会卖车,日本人很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在经济省油、配置丰富、外观时尚、做工精细、性价比高等方面赢得了消费者。
近日,从同事樊小林教授那里看到了一组他于2003年在德国基尔拍摄的当地民居照片,虽然我们对建筑学都没什么研究,但也能从这组图片中看到一个民族在建筑设计上的特有风格和韵味,也感受到德国人建造民居与造汽车有某种相似之处,这大概就是汉语里所说的“同工异曲”之妙吧。德国小住宅一般分二至三层,从组合方式看,大多数为独院式,很少发现一处有两栋外型完全相同的小住宅,虽然各个造型独特,但却有一种共同的风格,那就是典雅端庄,简约精致,稳沉大方。看那些造价高、豪华一点的住宅,会让人联想到德国的奔驰、宝马,既显得典雅大方,尊贵华丽,又蕴涵了德国人讲求实用、耐用、安全、舒适的商业文化特质。而那些小户型的、一层或两层的民居,简约而不简单,面积虽小,品质不变,从那斜率很大的三角形屋顶、方正而带有弧线窗沿的窗户,给人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和几何美,一如我们熟悉的德国紧凑型车高尔夫和宝来,经济型小车波罗和高尔,并不因为车小而降低品质,减少用料。品味这些德国民居,也要象品味德国车一样,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感受。
这里借房子说车子,还是请大家欣赏一组在德国北部海滨城市基尔实拍的德国民居吧。
(本文图片由樊小林教授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