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冬季满地绿茵
——租车自驾考察游览北欧四国见闻之八
中学学地理时,对北欧印象最深的是斯堪的维那亚山脉和波罗的海。在记忆各个国家的地理图时,挪威的地图非常容易辨认。挪威国土狭长,西面是大西洋,北面是北冰洋,长长的斯堪的维那亚山脉从北到南纵贯挪威。首都奥斯陆就在狭长国土上的南部,座落在奥斯陆峡湾北端的山丘上,面对大海,背靠山峦。同其他北欧城市一样,奥斯陆风景迷人。我在“租车考察游览北欧见闻”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曾以“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为题写过维吉兰雕塑公园,在这篇文章里,想说说奥斯陆冬季的绿茵地。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北方,包括华北、西北和东北,到了冬天,到处都给人光秃秃,万物萧疏的感觉。2002年的隆冬时节,我曾到哈尔滨的几所高校去考察。当我从中国最南部的大都市去到中国最北部的“冰雪之城”哈尔滨时,让我感到两地最直观的区别是:此时的广州姹紫嫣红,万木葱郁,而此时的哈尔滨满目荒凉,一片凋零,到处光秃秃、灰蒙蒙,不见一点绿色,偶尔在街上看到一点鲜亮的颜色,原来是塑料假花!可见,冬日里的哈尔滨人多么渴望见到生命的原色!在东北林业大学,当时我们参观了一个花卉基地。这个花卉基地是东林不惜重金从日本引回一个女博士投资200万元搞起来的。到基地花卉大棚一看,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到几种不同颜色的甘蓝和其他一两种花卉。刚开始看到这些可怜的花儿,让我们感到很纳闷。在广州,一个最普通的花农都会摆弄出比这漂亮几十倍的花儿!但听女博士一番介绍,才知道在东北冬天的气候条件下,弄出这样的东西确实得靠“高科技”。哈尔滨人梦寐以求的向往,就是在隆冬时节的大街上能观赏到被鲜花绿叶装点得更加漂亮的城市,让生命的原色在冬日里的哈尔滨大放异彩!即使是我们当时看到的那些抗寒性好、但很不起眼的彩色甘蓝,若离开大棚摆在街上,很快就会被冻死!所以博士的课题就是要移植抗冻基因什么的,使其有一天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下被摆在哈尔滨的大街上!
绿色,代表着生命的绿色,在哈尔滨的冬天,就从地上消失了。可是,在北纬60°的奥斯陆,在奥斯陆冬天的雪地上,在看到满地的落叶,枯萎的树木,薄薄的积雪的同时,依然能看到成片的绿茵!而哈尔滨的纬度是在北纬44°~46°之间,比奥斯陆低很多,为什么就没有绿茵呢?如果是奥斯陆的绿草品种更加抗寒,是不是可以引进一些试种呢?
(本文图片由北欧考察团成员江、余、陈先生和姜、李女士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