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伟人的足迹向前进(吴海宁)

标签:
湖南长沙研学前进 |
分类: 人在旅途 |
沿着伟人的足迹向前进
——金初支部湖南行
宜昌金东方初中
4月5日至7日,在支部书记周文的带领下,金初支部八年级党小组所有党员,与八年级600余位师生一起,在湖南开展以“强国新时代
4月5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韶山冲毛泽东同志铜像前,全体党员带领研学师生向伟大领袖毛泽东三鞠躬,敬献花篮,表达我们对伟大领袖的无比敬仰和深切缅怀之情。孩儿立志出乡关,在韶山私塾南岸学堂读书的毛泽东,自小就有着一颗想通过读书走出家乡,走向更远的世界的志向。读书,我要读书的愿望,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少年毛泽东逐渐摆脱父辈生活和思维模式,把视野投向韶山冲外面的世界。
在毛泽东纪念馆,我们按顺序瞻仰毛泽东同志遗物,打着多个补丁的衣裤,一穿就是二十多年的衬衣,破旧的自制沙发座垫,简易的木床……毛泽东同志身体力行中所表现出来的节俭精神,令师生们心生敬意。贵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居然在接见外宾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尤其令党员同志们震惊的是,毛泽东主席的学习之心。无论是在行军打仗期间,还是在建国后日理万机之中,毛主席只要一有空,就拿起书来读,甚至在70多高龄时,还学习英语。“在毛主席坚持读书这件事上,我看到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原因。‘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无时不刻地学习,读书内容之广泛,古今中外的书,革命理论的书,甚至是《物种起源》、《物候学》等书,毛主席都有读。而且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我难以企及。”郝德玉老师如是说。
4月6日上午,我们冒雨参观了千年书院——岳麓书院,看到了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湖南大学”的校名。长沙的雨,说来就来,说停即停。4月6日下午,天霁,我们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这所毛泽东同志求学、工作八个春秋的高等学府。在共青团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第八班教室,看到了青年毛泽东曾坐着的座位;参观了他的寝室,看到了他曾经睡过的床铺。立志求学的毛泽东,曾在寝室倡导“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的“三不谈”公约,引导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共主产义“文明其精神”,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运动等,让青年毛泽东确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坚持每天的冷水浴,又“野蛮其体魄”,使得青年毛泽东有了担当大任的身体条件和精神资本。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体育强国理念,在当今,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国家,把体育课作为学生学校学习的最重要学科之一,开展视力保护行动,都是这一理念的落地实施与延续。”支部委员刘婷婷说,“国强,首要的是民强,民强,最基本的就是体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事也做不成。毛主席长征时,多为徒步,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决然不行。主席的事例,用于我们,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周围大多数人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他才有可能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成为担当大任的人。毛泽东同志,就是这类人中的杰出代表。从韶山冲到长沙,从长沙到上海,从上海到井岗山,从井岗山到陕北,从陕北到北京……毛泽东同志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核心。五年半的读书经历,两年半的教员生涯,练就了毛泽东强烈的独立思考精神,这使得毛泽东在革命生涯和中国革命的很多关键节点,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湖南第一师范,正是毛泽东革命事业的起点,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之一。
毛泽东主席曾深情地回忆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如果,我们的学校在对人的培养上,能向湖南第一师范学点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人树立理想,并交给他们实现理想的方法。”在参观这所名校时,我校工会主席、党员老师吴海宁如此说,“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卓越,培养高品质的人。从湖南第一师范对毛泽东同志一生的影响得到的启示就是,金东方培养的学生,卓越之理想是什么,具不具备实现理想的高品质,学生在未来能不能说‘金东方是个好学校’。这对我的教学也有益处,我要立志作一个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老师,我将为此做出我的努力。”
参观完湖南第一师范,天色已晚,但我们仍没有停止探寻伟人的脚步。于是,在月朗星稀的穹顶之下,我们信步来到橘子洲头,在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前,和着湘江水的波滔声,我们与学生齐诵《沁园春 长沙》:“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感受毛泽东的远大志向和革命情怀。
7日上午10时许,在雷锋广场的党旗旁,我校研学营全体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期三天的励志主题党日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湖南行的满满收获,我们踏上了归程,把自己投入到把金东方办成一所好学校的事业中去。我们将为此,贡献我们的智慧,做出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