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终身教育引论》摘录

(2006-06-04 09:08:35)
分类: 朝花夕拾
读《终身教育引论》摘录
 
 
  人们在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许多形式的智力、体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它们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惯,任何一个在青年时期掌握了一定技艺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的技能的初学者和实践者。
 
  对于十分之九的人来说,教育就意味着学校,意味着性质特殊的、用过程、方法和专业人员体现其内容的一种活动——一个只能用它自己特有的名称“学界”来描述的世界。殊不知,学校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有出口的。
 
  (对于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说到底,唯一有效的过滤器是对这些文化商品消费者自己的良好判断能力、鉴赏能力和在知识上不受束缚的精神。必须鼓励和通过艰苦而系统的教育来训练听众和观众学会选择。他们必须从幼年、从家庭、从学校起就习惯于选择;他们必须习惯于对某种节目说“好”而对另一种节目说“不好”。还必须对用于这种娱乐和休息的时间长短做出决择。人在闲暇问题上最难但又最重要的训练,无疑是要学会把自己的时间合理地用于工作和休息,用于集体生活和独处,用于学习和娱乐。
 
  终身教育的原则是:一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过时。二要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目标。三要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四要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信息超出了对教育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五要在各种形式的行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行动等)和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些原则都服从于同一条件,这就是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生活职责的工具。
 
  教学的人格化:如果教育要有意义,那它就必须使每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是他自己志趣、倾向和能力的一种作用,而不是让他按一种只适用于特定的对象即学得快而且对学校制度顺从的“天才学生”的既定模式来发展。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而现代的人却是抽象化的牺牲品。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适应个人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情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这些成分都不能也不应当孤立起来,他们之间是互相依靠的。
 
  小组活动:为了使小组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极为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全体成员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而是要遵守若干规则。规则是在对成功与失败的观察与解释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形成出来的某种方法的实质,它们涉及到参加者的人数、房间的安排、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活动步骤等。
 
  关于教育:教育就是利用人在其形形色色的全部经验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来发展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人上,放在发展上,放在差异的重要性上。
 
本文作者: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法国作家,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干事。(书原名《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