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城》内外 (一)

(2007-05-25 19:01:28)
 1.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围城.序》
   此话似是泛论,实有针砭时弊之机。《围城》写作于四四年,完成于四六年。该序写作于四六年底全书封笔之后。当时抗战胜利,全国民众及各个政治派别围绕着中国今后何去何从展开了大讨论。许多民主人士认为,中国已经经历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规划的军政和训政阶段,要求开始实施“宪政”,国民党也响应这种民众呼声,在媒体大谈“还政于民”。
 
2. 这条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Vicomte de Bragelonne)正向中国开来。——《围城.一》
  Vicomte de Bragelonne 是大仲马的一部小说的名子。法国邮船用此名表明其国籍和文化自豪感。
 
3. ......冲洗过的甲板湿意未干,但已坐立满了人,法国人,德国流亡出来的犹太人,印度人,安南人,不用说还有中国人。——《围城.一》
 安南即今越南。越南地区本是中国古代南越诸部落国家的范围,战国末期,楚国灭越国,南越诸国细分为更多小国。秦始皇派兵攻打南越诸国,建立郡县,其派员赵佗自称为王,建南越国,始向中央称臣。唐朝时在交趾(越南北部)设立安南都护府,从此这块地方被称为安南。
 
 二十世纪前半叶,英法等国在中国租界内常雇有安南,印度人等对租界/码头进行管理,钱钟书对主凶和帮凶都极为鄙夷,因此在《围城》里对安南人极为不恭。如第五章里有这样的描述:“车拉到法租界边上,有一个法国巡捕领了两个安南巡捕在搜检行人,......东方民族没有像安南人那样形状委琐不配穿制服的。日本人只是腿太短,不宜挂指挥刀。安南人鸩面鹄形,皮焦齿黑,天生的鸦片鬼相,手里的警棍,更像一支鸦片枪。”
 
 
 
4. ......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本来的价值。——《围城.一》
 抗战后,国民党政府滥发新法币替代旧币,通货膨胀节节攀高,民不聊生。钱钟书对官僚/商人的态度一向“不恭”,这从《围城》里对苏文纨走单帮,李梅亭带私货的冷嘲热讽里一目了然。
 
5. 从《围城》看钱钟书对中医的态度。
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界的精英人物从来没有断过对中医的批判和否定,但中国更从来不缺抱负“为往圣继绝学”的“爱国”精英和愚民大众,挽“中医”狂澜于既倒,几度改头换面,批上“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的“马甲”卷土重来。最近方舟子先生的《批判中医》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中医的存废问题又一次摆到了国人的面前。
 钱钟书对中医基本持批判态度的,这从《围城》里的多个段落章节可以得到印证。第一章里,写方鸿渐大学快毕业时,一天父亲来封快信,信是这样写的:“顷得汝岳丈电报,骇悉淑英病伤寒,为西医所误,遂于本月十三日下午四时长逝......”
熟悉《围城》的人都知道,方鸿渐父亲方遁翁是作者笔下一个“迂腐”,“抱残守缺”,观念落伍,行动可笑的“反面”角色。由遁翁口里道出的“由西医所误”是作者展示人物性格,增强滑稽效果的特意安排,因为遁翁的角色是笃信中医的。如果说这一段里钱对中医的讥刺还是皮里阳秋的话,那么到了第四章里对中医的讽刺批判已经是毫不留情了,这里摘一小段:“......同乡一位庸医是他邻居,仰慕他的名望,杀人有暇,偶来陪他闲谈。这位庸医在本乡真的是‘三世行医,一方尽知’,总算那一方人抵抗力强,没给他祖父父亲医绝了种,把四方剩了三方。方遁翁正如一切老辈读书人,自信‘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懂得医药......”精彩处还有很多,兹不赘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