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含金量再次下降

(2007-06-06 13:38:33)
标签:

高考

考生

录取率

蚁族

分类: 热闻冷看
    单位附近有个高考考场,周围街道上停满了接送考生的车,害得公交车进不了站就直接停车道上接客。北京市对高考造成的交通违章采取零容忍态度,允许他们停在机动车道上,允许他们走公交专用道,允许他们突破牌号限行日的规定……靠,高考有什么了不起,必须要车接车送啊!
    北京市的高考录取率都接近85%(2010年理科录取率为91.92%),年年的实际录取率都超过计划(2010年北京本科实际录取比计划增加855人,比2009年提高5.88%)。大学生不再是国家干部“天之骄子”了,毕业就失业都泛滥成蚁族了,只要不是白痴,稍微有点智商都应该考取(湖南脑瘫考生参加2010年高考都考出604分佳绩
    因为高考的含金量降低,成绩好的名校高中生都不稀罕国内高考了(2010年北京市有1000多名高中应届毕业生收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弃国内高考)。北京的高分考生都是申请国外大学失败后,申请香港大学也失败,才退而求其次上什么北大清华。2011年,北京市招办主任高说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低,跌破8万人,为76007人,比2010年减少4200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2010年减少30万人。
    高考,还有什么理由比小升初、中考、考研、职称考、成人高考、律考、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们更高贵!
高考含金量再次下降
    这个图是我新手机拍的,质量还不错啊,嘎嘎!不写了,下面的内容是几年前写的。
   
    今年北京市再次出台新规,高考期间严禁夜间施工,考点附近的路段白天一律禁止机动车行驶。2003年的时候,城管对高考期间违禁施工的罚款是3万,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涨到5万,今年这个数字又跳到了20万!甚至还有,“高考期间,暂不处理高考家长的违规车辆”。
    看了这样的标题,简直想让人骂娘。高考期间,只要车里拉有考生,家长尽可以加塞,闯红灯,甚至刮蹭别人,追尾了都可以先走。只要你孩子高考,全社会都向你致敬,你就可以有国宾待遇。因为你的孩子是万里挑一,将有可能是人类的精英,造福全人类。所以,在你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全人类都要为其让步,避免成为其绊脚石!
    沈阳市前年规定,高考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打的”。不由想起大前年也是该市,为减轻噪声,数百家长手挽手地拦起人墙,不让汽车通过考场外的马路,以致垂危的病人因绕道而死在距医院咫尺之遥的路上。令人感叹如今考生的“谱” 真是越来越大了!
    考期内,养心神的口服液喝着、不上班的家长陪着、优惠价的宾馆住着、医院的氧气吸着、建筑工地不让施工、考场外的马路不让走车……让人忍不住问一句:现在大学这么好考,谁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真的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为考生让步吗?    
    众所周知,从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参加高考开始,就再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生育高峰期的考生”了。随着考生绝对数量的减少,国家和社会办学规模的越来越大,招生人数在逐年攀升,招生渠道也日渐宽广,非高等教育的成材模式更是俯拾即是。在北京、上海等特权城市,考生的报考和录取比甚至是1.4比1,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有大学可上。高考竞争再也不那么残酷了,如果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那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也许是人们对当年竞争激烈的高考的惨痛记忆太过深刻,出于习惯总是以同情的态度来看待即将高考的考生。哪个家长不心疼孩子呢?变花样地做营养小灶,不去上班来全日陪读,连哄带求地劝用保健品,三天两头地去访问学校。不仅关心倍至,而且呵护有加。把个10几岁的孩子弄的衣服不洗,被子不叠,吃饭挑食,换床失眠,带钱就丢……害怕竞争的索性绕开高考出国留学,用从发展中国家挣来的钱到发达国家高消费!这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可想而知,以致有吃不得苦的考生,也夸张地形容考期为“黑色的七月”。可这样的“黑色的七月”足以让80年代以前的考生羡慕不已,感慨不已! 
    俄罗斯妇女都有把婴儿抱到冰天雪地里的习俗,为的是锻炼孩子的抗寒能力。我们虽不必人为地制造艰苦环境来磨练孩子的意志,但至少要顺其自然地,让其接受自然法则的检验和洗礼。否则温柔富贵乡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享受太多的特权,怎么能形成健全的平等人格和坚强的心理耐受力?
    媒体每年七月要出专版,煽风点火制造高考舆论,搞的家长想不紧张都不行。为什么媒体这么热衷于报道高考?一个字懒,两个字惰性,三个字没主意。一个干了多年新闻而江郎才尽的主编,是根本不需要动脑就可以做出各时段的报道计划的,高考就这样成了雷打不动的专题。
 
 教育类的话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