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心文心丰子恺漫画慈悲孩童审美 |
分类: 读书偶得 |
http://s1/mw690/492d9531gcde1ee5b8d30&690
最早接触到丰子恺是在二00一年。我喜爱看书,所以朋友会借书或赠书与我。那一年我的生日,我收到了一套丰子恺的《护生画集》。http://s9/small/492d9531gcdcfaed42838&690
今年六月我去平湖,在李叔同纪念馆看到了丰子恺的大量作品,在他的画前驻足不前,喜欢他那简单的线条勾出的漫画。他的画中普通人的生活,玩耍的孩子以及动物居多。因为喜欢他的画,就有了去了解他的欲望。阅读了《佛心文心丰子恺》我明白了丰子恺之所以能画出这样的画的原因。
他有一颗孩童的心:http://s7/mw690/492d9531g7afb2c470736&690
丰子恺二十七八岁时,已经有五六个孩子,http://s1/small/492d9531gcdcfb5cec9f0&690每天回到家,就像进了儿童天地,他不会厌烦孩子的吵闹躲进书房,而是常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孩子们玩耍,从中获得快乐,同时产生思考和联想。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生活和世间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两把芭蕉扇可以变成脚踏车;一张藤椅可以变成黄包车;戴了铜盆帽会立刻认真地变成新郎官。丰子恺被妙趣横生的儿童世界深深迷住,他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位“儿童崇拜者”。所以他的画很多都是表现孩子的世界。“两小无猜”、“郎骑竹马来”、“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等都是孩子的题材。
http://s3/mw690/492d9531gcdcfbe8b4532&690
他有一颗慈悲的心:
佛门思想影响了丰子恺一生,也成为他的作品最大特色。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http://s12/bmiddle/492d9531gcdcfca07c2fb&690常常可见。他的一幅“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现了他对和平的期盼。“二重饥荒”画的是一个讨饭的孩子,坐在教室的窗外,反映了孩子既无饭吃又无学上。“最后的吻”画一个穷妇因养不起孩子,把孩子送到孤儿院不忍得抱紧孩子再吻一下的情景。他的画让不少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他的慈悲心深嵌在画中。
他有一颗独特的审美之心:
丰子恺赞成托尔斯泰的话“凡是伟大的音乐、最有价值的作品一定广泛地被民众所理解,普遍的受民众的赞赏”。所以他的艺术创作也是遵循了这一点,简单、明了,然而不失美,不失内涵,达到了他自己定的标准形象美和意义美,因而他的作品多少年来经久不衰。http://s9/mw690/492d9531gcdd03aa2f238&690
http://s13/mw690/492d9531gcdcfe1b5a4ec&690
http://s3/mw690/492d9531gcdd02845491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