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九一一 |
袁晓明/文
十五年前的9月11日无疑是拉登所领导基地的最成功的日子,19位基地的恐怖分子未用一枪一弹便将两座100多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夷为平地,谋杀3000人的生命,同时对美国五角大楼亦有重创。
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在问:“为什么会在美国本土发生九一一那样的恐怖事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读,在美国思想界的诸种论点之中,"文明冲突”论成为解读九一一事件根源的主要论点之一,因为九一一的恐怖分子全都来自于中东国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亨廷顿将“文明冲突”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推到世界的面前。其实,亨廷顿是“文明冲突”论的推广学者,而最初提出“文明冲突”论却是另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Bernard Lewis。Lewis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被誉为西方世界研究伊斯兰文明的第一人,Lewis现已九十高龄,一生研究伊斯兰文明,Lewis的研究不仅在西方世界具有权威地位,而且在穆斯林世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在1990年,Lewis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题为“穆斯林愤怒的根源”,在该文中,Lewis最先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但Lewis并未将“文明冲突”作为主题论点。
虽然Lewis提出“文明冲突”论更早,但亨廷顿将文明冲突引入到所有文明(包括中华文明)之间的冲突,这是远远超过Lewis所定义的范围,亨廷顿并将自己的一篇论文演变成一本专著,该书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因此亨廷顿却更多地与“文明冲突”联系起来。无可否认,在当今中东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冲突中,“文明冲突”的解读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但“文明冲突”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难以解释为什么同为伊斯兰国家的土耳其、中东的阿联酋等国家却能够与西方国家结盟,并没有亨廷顿所述的文明冲突,这也并非是“文明冲突”论的例外,实际上,在一些西方的学者看来,这却显示出解决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的一个出路。
Lewis在自己的文章中分析了西方国家从宗教统治到宪政管理的变革,尤其是美国的政教分开的实践,按照Lewis的观点,穆斯林国家为避免冲突,也需要改变宗教管理国家的模式。事实上,在穆斯林国家里,土耳其就是不将宗教法律作为最高法律的国家之一,管理土耳其的是一个世俗的政府,而不是一个宗教的机构,更耐人寻味的是,世俗政府下的美国与土尔其都保留自身的宗教传统,大多数美国人仍然信奉基督教,而绝大多数土尔其人却都还有伊斯兰的信仰。因此,政教分开的体制既能给国家一个现代的政体,又同时让国民保留甚至发展自身的宗教传统。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Michael Mandelbaum在2002年出版过一本书,题为“征服世界的理念:二十一世纪的和平、民主、以及自由经济”,Mandelbaum在书中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即从表面上看,拉登所领导的基地是在向美国宣战,但拉登等极端分子其实是在与二十一世纪的全球通行的理念作对,即他们反对穆斯林国家参加到源自西方、已经遍布全球的和平、民主、自由经济的政治和经济理念。Mandelbaum指出,基地恐怖分子并没有选择美国的帝国大厦,而是撞塌了代表全球经济的“世界贸易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心里有上百个国家的公司,几千名九一一的受害者也是来自近百个国家,此外,纽约也并非只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果然,如拉登所愿,九一一事件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创,几乎毁掉了美国航空、旅游等产业,同时将美国整体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拖入短期的衰退。
Lewis和Mandelbaum从两个侧面解读了为什么拉登等要向美国和世界宣战,一方面,拉登不愿意穆斯林国家成为世俗政府管理的国家,具体地讲,拉登看不起要加入欧盟、并向NBA输送了球员的土耳其、却更爱塔利班统治下、不准听现代音乐、不让女人上学的阿富汗;另一方面,虽然拉登曾经是百万富翁,但他完全抛弃了物质世界,拉登等相信,西方社会所宣扬和实践的理念标志着西方的堕落,因此,拉登曾经到非洲的苏丹开办农场,从事比较原始的农业,拉登也不喜欢以百万富翁的身分到阿联酋的杜拜去打高尔夫球,在19名九一一的恐怖分子中,大多也都是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并有良好的教育。
要分析拉登与西方敌对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一位埃及人Sayyid Qutb。Qutb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因此对美国的政体和文化有比较多的了解,Qutb是一个极端分子,1954,埃及政府逮捕了Qutb,并在1966年对Qutb执行枪决,但Qutb的一本书在1970出版,该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西方社会已经完全“堕落”、无可医治。Qutb的思想影响了许多的极端分子,其中就包括拉登。在拉登看来,西方社会不仅自身“堕落”,更将其“堕落”的影响,比如世俗的政体、物质的享受、流行的文化等输入到世界各地包括中东国家,拉登认为,这样的形势继续下去,整个伊斯兰的文明都可能在“堕落”的西方文明中消失。因此拉登便向西方“堕落”的龙头即美国宣战,并最终发起九一一那样灾难性的攻击,从而搞乱世界的次序。
毋须置疑,拉登等极端分子是逆当今世界潮流,尽管国家之家、文明之间有不同的文化和理念,但在大的形势下,绝大多数国家向往并实践通向和平、民主、自由经济的道路,这并非是拉登们所认为的文明的堕落,而应该是文明的进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九一一后全球建立了反恐的联合整营。在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世界资源呈现一种奇妙的分配和组合,西方文明下的国家有效率更高的经济实体、伊斯兰文明的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华文明的中国有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种分配和组合是当今全球经济的支柱,拉登等极端分子的一个目的就是打乱这样的组合。
过去的几十年,虽然国际环境远非公平,但中东国家中仍然有阿联酋杜拜那样的地方,以石油资源为原始积累,建立起现代化的城市和经济实体,杜拜拥有一些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杜拜完全走出了只靠石油的境地,虽然杜拜以伊斯兰信仰为主,但印度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都有自己的教堂,无疑为其他中东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样的,中国也正是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当今全球化的次序之中和平崛起。
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美国有政论家提出“为了文明的冲突”(Clash for the Civilization)的论点来解读世界与恐怖主义的冲突。我不完全否定“文明冲突”论,但我同意,九一一事件所引发的这场全球反恐战争更应该用“为了文明的冲突”来解读,因为击败拉登等极端恐怖分子的就是捍卫全球大环境下的和平、民主、以及自由经济的理念和实践,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持久的“为了文明的冲突”。
同样的,今天,摧毁ISIS也是“为了文明的冲突”的继续。
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在问:“为什么会在美国本土发生九一一那样的恐怖事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读,在美国思想界的诸种论点之中,"文明冲突”论成为解读九一一事件根源的主要论点之一,因为九一一的恐怖分子全都来自于中东国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亨廷顿将“文明冲突”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推到世界的面前。其实,亨廷顿是“文明冲突”论的推广学者,而最初提出“文明冲突”论却是另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Bernard Lewis。Lewis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被誉为西方世界研究伊斯兰文明的第一人,Lewis现已九十高龄,一生研究伊斯兰文明,Lewis的研究不仅在西方世界具有权威地位,而且在穆斯林世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在1990年,Lewis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题为“穆斯林愤怒的根源”,在该文中,Lewis最先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但Lewis并未将“文明冲突”作为主题论点。
虽然Lewis提出“文明冲突”论更早,但亨廷顿将文明冲突引入到所有文明(包括中华文明)之间的冲突,这是远远超过Lewis所定义的范围,亨廷顿并将自己的一篇论文演变成一本专著,该书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因此亨廷顿却更多地与“文明冲突”联系起来。无可否认,在当今中东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冲突中,“文明冲突”的解读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但“文明冲突”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难以解释为什么同为伊斯兰国家的土耳其、中东的阿联酋等国家却能够与西方国家结盟,并没有亨廷顿所述的文明冲突,这也并非是“文明冲突”论的例外,实际上,在一些西方的学者看来,这却显示出解决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的一个出路。
Lewis在自己的文章中分析了西方国家从宗教统治到宪政管理的变革,尤其是美国的政教分开的实践,按照Lewis的观点,穆斯林国家为避免冲突,也需要改变宗教管理国家的模式。事实上,在穆斯林国家里,土耳其就是不将宗教法律作为最高法律的国家之一,管理土耳其的是一个世俗的政府,而不是一个宗教的机构,更耐人寻味的是,世俗政府下的美国与土尔其都保留自身的宗教传统,大多数美国人仍然信奉基督教,而绝大多数土尔其人却都还有伊斯兰的信仰。因此,政教分开的体制既能给国家一个现代的政体,又同时让国民保留甚至发展自身的宗教传统。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Michael Mandelbaum在2002年出版过一本书,题为“征服世界的理念:二十一世纪的和平、民主、以及自由经济”,Mandelbaum在书中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即从表面上看,拉登所领导的基地是在向美国宣战,但拉登等极端分子其实是在与二十一世纪的全球通行的理念作对,即他们反对穆斯林国家参加到源自西方、已经遍布全球的和平、民主、自由经济的政治和经济理念。Mandelbaum指出,基地恐怖分子并没有选择美国的帝国大厦,而是撞塌了代表全球经济的“世界贸易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心里有上百个国家的公司,几千名九一一的受害者也是来自近百个国家,此外,纽约也并非只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果然,如拉登所愿,九一一事件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创,几乎毁掉了美国航空、旅游等产业,同时将美国整体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拖入短期的衰退。
Lewis和Mandelbaum从两个侧面解读了为什么拉登等要向美国和世界宣战,一方面,拉登不愿意穆斯林国家成为世俗政府管理的国家,具体地讲,拉登看不起要加入欧盟、并向NBA输送了球员的土耳其、却更爱塔利班统治下、不准听现代音乐、不让女人上学的阿富汗;另一方面,虽然拉登曾经是百万富翁,但他完全抛弃了物质世界,拉登等相信,西方社会所宣扬和实践的理念标志着西方的堕落,因此,拉登曾经到非洲的苏丹开办农场,从事比较原始的农业,拉登也不喜欢以百万富翁的身分到阿联酋的杜拜去打高尔夫球,在19名九一一的恐怖分子中,大多也都是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并有良好的教育。
要分析拉登与西方敌对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一位埃及人Sayyid Qutb。Qutb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因此对美国的政体和文化有比较多的了解,Qutb是一个极端分子,1954,埃及政府逮捕了Qutb,并在1966年对Qutb执行枪决,但Qutb的一本书在1970出版,该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西方社会已经完全“堕落”、无可医治。Qutb的思想影响了许多的极端分子,其中就包括拉登。在拉登看来,西方社会不仅自身“堕落”,更将其“堕落”的影响,比如世俗的政体、物质的享受、流行的文化等输入到世界各地包括中东国家,拉登认为,这样的形势继续下去,整个伊斯兰的文明都可能在“堕落”的西方文明中消失。因此拉登便向西方“堕落”的龙头即美国宣战,并最终发起九一一那样灾难性的攻击,从而搞乱世界的次序。
毋须置疑,拉登等极端分子是逆当今世界潮流,尽管国家之家、文明之间有不同的文化和理念,但在大的形势下,绝大多数国家向往并实践通向和平、民主、自由经济的道路,这并非是拉登们所认为的文明的堕落,而应该是文明的进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九一一后全球建立了反恐的联合整营。在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世界资源呈现一种奇妙的分配和组合,西方文明下的国家有效率更高的经济实体、伊斯兰文明的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华文明的中国有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种分配和组合是当今全球经济的支柱,拉登等极端分子的一个目的就是打乱这样的组合。
过去的几十年,虽然国际环境远非公平,但中东国家中仍然有阿联酋杜拜那样的地方,以石油资源为原始积累,建立起现代化的城市和经济实体,杜拜拥有一些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杜拜完全走出了只靠石油的境地,虽然杜拜以伊斯兰信仰为主,但印度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都有自己的教堂,无疑为其他中东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样的,中国也正是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当今全球化的次序之中和平崛起。
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美国有政论家提出“为了文明的冲突”(Clash for the Civilization)的论点来解读世界与恐怖主义的冲突。我不完全否定“文明冲突”论,但我同意,九一一事件所引发的这场全球反恐战争更应该用“为了文明的冲突”来解读,因为击败拉登等极端恐怖分子的就是捍卫全球大环境下的和平、民主、以及自由经济的理念和实践,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持久的“为了文明的冲突”。
前一篇:斯坦福大学的灵魂
后一篇:童女怀孕生子违背科学和逻辑吗?